记者与杨丽娟共处 讲述鲜为人知的细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0:42 国际在线

  

记者与杨丽娟共处讲述鲜为人知的细节(图)

  3月28日,在香港街头杨丽娟靠在本报记者李颖的肩头痛哭。

  29岁的兰州女子杨丽娟追星追到家破人亡,这可能是世界追星史上最疯狂的举动,也是今年清明节前最令人扼腕的镜头。对这个极端事件,我们媒体有义务报道得尽量详细,因为这是对类似追星活动活生生的警示。同时,作为媒体的我们不愿只做看客,我们时刻在反思自己的角色和做法。

  昨日下午,一场独特的采访开进了本报采编大楼的办公间里,这是大洋网首次举办的“报网直播室”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广大的读者更快更深更广地了解热点新闻事件。12位记者、编辑走到镜头前接受了一次独特的采访——讲述杨丽娟追星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种种细节。

  本报记者在杨家母女身边陪伴了7天,她们突遭丧夫丧父打击后的7天。我们的记者、编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看到杨丽娟身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记录下整个事件的最本质面目,请细细品味我们来自一线记者的描述。他们亲眼看到的杨家母女,也许与你想象中的大为不同。

  香港:无法不给予她肩膀 关键词:悲伤

  3月28日,香港尖沙咀,本报记者是首批赶到现场的内地记者。

  主持人:你们是第一个去看她的,当时她在干什么?

  李颖:那是3月28日,她父亲跳海第三天,她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她对媒体有排斥心理,但是又希望媒体帮助,她似乎知道,记者是很好的依赖。

  邱瑞贤:杨丽娟当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晚上总是睡不好,经常想爸爸,白天时被记者包围着,反而会好一些,因为有人和她说话。

  武志红:晚上独自面对亲人的死亡,很寂寞。她和记者在一起起码不孤独。这样就可以让她得到安抚。

  主持人:我看到一张照片是当时杨丽娟靠在李颖的肩头痛哭?

  李颖:那天下午我和她们一起在香港的街头流浪,在我眼里没有“疯狂”或“精神病”这类字眼。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女儿。我和邱瑞贤当时站在她的旁边,只希望给她一点温暖,可以安慰她。一个刚失去父亲的女儿,母亲在旁边很沉默,给她一个肩膀是理所当然的。

  邱瑞贤:我们看到她们最脆弱的瞬间。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虽然在场的所有香港记者都在干活,但那一瞬间大家都很震动。

  主持人:你们送她们去坐大巴的?

  邱瑞贤:对。她母亲特别无助,一直拉着我的手说:“你们会不会觉得我们是疯子,你们会理解我们吗?”她就像一个溺水者。

  武志红:家里的支柱一直是她父亲,是唯一经济来源,也算是精神上的支柱,他是为了这两个女人转。你看她妈妈的神情,杨丽娟可能还正常一点,她妈妈脸上的表情,感觉在发冷。

  深圳:饭盒扔到记者身上 关键词:彷徨

  在皇岗口岸,本报驻深圳站的记者接到了杨家母女。在媒体大战中,杨丽娟感受到了被记者“宠”着的滋味。

  主持人:接到杨丽娟,她们愿意和你交流吗?

  刘畅:愿意。但她们的思路比较混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对杨母说,你丈夫的遗体在香港,是否安排后事?杨丽娟猛然一下醒过来了,说是啊。我觉得媒体太宠她了,她甚至拿饭盒来砸我们记者。

  主持人:为什么?

  刘畅:我说,如果刘德华给你写一封信怎么样?她猛然一回头,啪,把饭盒砸向我的同事王纳身上。更恶劣的是砸了饭盒不算,嘴里的饭还往王纳身上吐。在她砸饭盒时,其他媒体的一位男记者二话不说,马上去捡地上的饭,还说没事没事。高高大大一个男孩子卸了自己的架子,但是杨丽娟却立即迁怒于他。当时我就蒙了,这个女孩怎么这样。

  武志红:我想这是她和她家人的模式,杨丽娟把男记者变成她父亲对她的模式。所以可以看出,她的爸爸平时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溺爱会导致很糟糕的结果,内心深处没有平等待人的能力。

  主持人:我们一直在分析她的心理过程,王纳在过程中有没有自己的感受?

  王纳:我觉得她对亲情非常淡薄,我从深圳陪她来广州,她母亲一条腿残疾,走路很慢,她都不会去扶一下。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