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与杨丽娟共处 讲述鲜为人知的细节(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0:42 国际在线

  兰州:记者是她最信任的人 关键词:悔悟

  回到家乡的杨丽娟没有丝毫让人轻松的感觉,她甚至把陪她回家的第三组记者的采访本一把撕碎。

  主持人:听说你是她最信任的记者?

  邱敏:也不能这么说。当时她比较盲目和彷徨,可能她抓住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都跟她吵过架。

  杜安娜:当时是在她的要求下陪同她去咨询签证的事情,她无意间看了我的采访本,发现里面有心理医生对她心理疾病问题的分析。她当场就发怒,一把撕掉了采访本,指责我们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主持人:她对于非常简单的问题,也根本无法理解?

  邱敏:后期逐渐稍微清醒了一点,第一阶段时总骂刘德华,说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到了我们这里的时候,已经变成要完成父亲的后事。她离开兰州的时候,就意识到穿的鞋不行——在香港买的是红的。要处理她父亲的后事就明白要换鞋。我们欣慰,稍微有进步。

  主持人:她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呢?

  邱敏:他们家是很封闭的家庭,她爸是优秀教师,是很仔细的人,重要的东西都一样一样放好,像教师资格证、医保卡、交通月票卡,像杨丽娟的户口簿、她妈妈的户口簿,每样都分类包起来。他很软弱,去他朋友家做客,不坐沙发,是坐沙发旁边的小凳子。他们一家三口经常吵架、打架,她爸爸常常都是被打的人。

  他的朋友都很不喜欢他老婆,觉得他老婆没有文化,对他不好,他被老婆耽误了。杨丽娟她妈妈很多细节我们记忆深刻,下飞机的时候,还要打一下唇彩,还要整理一下头发。

  主持人:这时候杨丽娟每天的心情有没有比以前好一些?

  邱敏:那时候她的目标很明确,回去办签证,她的情绪也好了很多,全国各地的媒体采访她,来者不拒,她虽然老是强调哪家媒体的采访,但是只要是媒体的电话,她都是来者不拒,虽然一边说我真的好累,这两天都没有睡,但是还是会接受采访。 其实她很聪明,在某些细节上她的领悟能力很好。她的记忆力很好,那天去她爸爸生前工作的学校,她还是十几年前去过,她一个岔路都没有走错。

  镜头:拍她,我于心不忍 关键词:复杂

  7天里,在三位摄影记者镜头里的杨丽娟,有着明显的差别。

  主持人:在香港街头,最早出现在镜头里的杨丽娟给人怎样的感觉?

  王子恒:最初一瞬间我觉得比较感动。第一眼我看到她非常失落、茫然。她似乎不像刚刚失去父亲的女儿,但是很快我的想法就得到更正,因为她有了第一场撕心裂肺的痛哭。

  主持人:她对你的拍摄会拒绝么?

  王子恒:我深刻地感受到杨丽娟对媒体的态度很复杂,可以说是欲拒还迎。她对媒体的排斥很真诚——她不停地说,“你们放过我,你们让我安静一下”。以至于我拍了几张之后,有一种负罪感。但她内心又期待媒体的关注。当时有一位记者要求留下她的手机号。她大声说,我给的是香港的号码,我到内地的时候,你们怎么联系我?我觉得杨丽娟这个人非常复杂。

  主持人:杨丽娟面对镜头时,和其他采访对象一样吗?

  邱伟荣:在她吃饭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够好看,会说记者先不要拍。等她吃完饭之后,到洗手间整理一下出来,才让我们拍。

  王子恒:她始终若隐若无地让人感觉她有媒体意识。采访杨丽娟的时候,让人感觉到她知道自己在接受采访,她知道需要媒体帮助。而且,她很有应对镜头的经验。

  主持人:从广州到兰州后,镜头前的杨丽娟又有什么变化呢?

  海国:她有一个能力,特别能破坏别人的情绪。我们第二天从一个宾馆到另外一个宾馆,我跟她一起坐一辆车,我坐在前面,她坐在后面。到了宾馆门口,我们一起下出租车,她最后一个出来,她不关出租车车门。我关门时,把她擦了一下,她回过头就说:“你怎么这样呢?”

  从此她就一直说这个,到了宾馆大门口又跟我说一次,“你怎么这样呢?”到了宾馆登记台碰到她,再次说了我一通。我觉得这个人真的很难理解,这也影响了我的工作情绪。

  编辑:媒体有义务详细报道 关键词:反思

  与直接面对杨家母女的一线记者不同,版面编辑从文字中阅读杨家母女,他们有着更多的反思。

  主持人:杨丽娟事件发生后,在版面上我们是怎么安排的?

  余靖:我们编辑部的基调,不是定位于一个普通的追星八卦,我们看成是一个悲剧,是什么导致这个悲剧,怎么能帮助悲剧里的主人翁,这是我们的基调,这是我们呈现给读者的整体版面。而不是一味八卦,希望有主流媒体立场正确地做这件事。疯狂的粉丝不少,怎么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

  主持人:当第二位编辑介入做这个专题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很火了?

  王月华:后期其实是反思的阶段。虽然我是后期接触,但是对这个事件很关注。作为读者最想知道,杨丽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报道的定位是要揭开这个悲剧,看看我们能不能给予帮助。

  前天看报纸,发现杨丽娟再次到香港之后,到刘德华的社区挨家挨户地去敲门,要找刘德华,她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所以觉得媒体的责任始终是有边界的,我们不是心理咨询师,我们只能把问题指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

  主持人:一味的斥责或者是谴责是没有意义的?

  武志红:她没有害人,但是她对刘德华还是有影响的,这个事情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她们自己是唯一的行动者,也是唯一的受害者,所以很悲哀。

  余靖:现在可能有更多的青少年,更多追星族做出疯狂的行径,或者是痴迷让家里人担心,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现在出现了杨丽娟,我们不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杨丽娟,提醒周边有这样的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朋友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引导。我们也希望我们报道起到这样的作用,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主持人:武志红您觉得怎么样?

  武志红:说得很对。我们媒体仍然有义务把杨丽娟的事件报道得特别详细,这是活生生的警示,这可能是世界追星史上最疯狂的一次。

  参与报道的12位记者编辑:

  邱瑞贤 机动部记者

  李 颖 机动部记者

  武志红 心理版编辑

  刘 畅 深圳站记者

  王 纳 深圳站记者杜安娜 机动部记者

  邱 敏 机动部记者

  王子恒 摄影部记者

  邱伟荣 摄影部记者

  海 国 摄影部记者

  余 靖 要闻版编辑

  王月华 要闻版编辑

  (文/本报记者邱瑞贤、杜安娜 图/记者王子恒、骆昌威、杜江)

  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