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自海洋的餐饮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9:58 《小康》杂志
什么是海洋的味道?咸的?鲜的?还是腥的?大海的气息,可以用舌头品尝,更要用心感受。 ★文/《小康》记者 郭芳 每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都会带有海洋情结,或深或浅,却挥之不去。大概因为所有的生命都从海洋中来,人们依恋着海洋,如同种子依恋着土壤。看海、吹海风、吃海鲜,人们用了许多办法让自己靠近大海。其实我们也许不用千里跋涉去遥远的海边,就在喧闹的北京城里,也可以闻到海风的气息。 当餐饮遇上海洋文化 净雅是国内最大的以海洋为主题的餐厅。它的主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海边人,他将长在骨子里的海洋情结移植到了餐厅中。18年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净雅就已经打上了海洋的烙印。 净雅所呈现的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海鲜”,而是具有鲁菜风格的“中式海洋餐饮”,以此来区别于日式、韩式、港式等海鲜料理。“中式海洋餐饮”概念是以黄海高档海鲜、有机蔬菜及橄榄油为原料,通过全过程标准化加工,融合海洋生鲜与中国传统熟味,体现营养鲜香的特色菜系。它的特点是采用来自原产地的优质食材,加工上标准化,口味上追求原味和清淡。 更重要的是,“净雅新鲜”与“中式海洋餐饮”都是文化题材,净雅的“海洋宫”不是海鲜酒楼,而是海洋文化的体验交流场所。净雅在北京共有三处店面,最著名的要算是金宝街的一家。金宝街上那块洋溢着深厚海洋文化的坚韧“海洋礁石”,已经成为京城的地标式建筑。如果说金宝街净雅这块“海洋礁石”的魅力是张扬的,那么长安净雅展现的则是宁静海洋的内敛,德盛净雅则充分烘托出海底世界的神秘。 走进德盛净雅,大堂里,从地板到天花板,由下而上,一组组同心圆相互叠合,宛如水上涟漪圈圈欢欣泛开,迎接贵宾的光临。中央的旋转楼梯像是海底世界的一个巨大漩涡,在灯光的折射下色彩斑斓;环绕在楼梯四周的是银色的珠帘,自上而下,直至“海底”,似一串串升起的气泡。置身于“海底”的地下一层用餐,恍如隔世。不断制造惊喜的是这里的包间,“水底洞穴”、“暗礁岩洞”、“火珊瑚穴”、“气泡礁湖”……每一个包间诠释的无不是海底世界的美丽与神秘。 让人忘掉舌头的美味海鲜 “海洋餐饮,贵在新鲜”是净雅经营的主旨。净雅在威海拥有千亩天然海产养殖基地,来自威海周边纯净海域的优质海产品从根本上保证了净雅的优质菜品。鲜活美味与营养健康已经成为净雅菜品的制胜法宝。原汁海参汤、净雅新鲜、净雅一品鲜、首府燕窝、桂花炒翅……凭借着原材料和菜品创新制作方面的绝对优势,引发了中式海洋餐饮旋风。 用海洋的胸怀提供服务 净雅人都执着地相信,他们做的不是海鲜,而是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他们用海洋的胸怀,为顾客提供服务,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着主人对大海的那一份情感。 由于净雅实现了标准化,所以在净雅的每一个分店,你尝到的都是相同的菜品,味道也别无二致。净雅是国内最先开始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操作的餐饮集团。2003年,净雅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对所有的菜品制定了标准,使整个集团在全国各处分店的菜品质量得到统一。在集团内部,他们成立了菜品研发中心,每年拨款数百万元用于菜品研发和技术人员的外派学习。标准化使净雅的每一款菜品从原料到储运、出品,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标准化,最大程度确保质量的统一。 在净雅,记者见到了最不像主厨的主厨。王新文是集团的总厨,与观念中的大厨形象大相径庭,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厨房走出来的师傅,倒像是从文房里出来的书生。在净雅掌厨14年的王师傅如今已经不轻易下厨了,他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净雅菜品的研发。他走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过许多派别和风格的菜品流派,从形式到内容,从载体到文化,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人才应该是净雅不断创新菜品和完善标准化体系的保证。 在一个美食网络论坛上,有网友这么介绍净雅,“ 近来京城很火的商务宴请的地方,装修很费心思,海底洞穴风格,主营山东菜和海鲜,绝对的山东味儿。服务特别好,体贴入微;一个包间三个人服务,让你体验一种高贵的感觉。惟一的不足就是,上菜‘特别慢’。” 络绎不绝的客人可能是影响上菜速度的一个原因。但极富创意的海洋意境,宾客至上的服务体验,优质的菜品,足以弥补这“惟一的不足”。 从德盛净雅出来,身上还存留着淡淡的海洋的味道。对于来自海边的人,解除乡愁,没有比这更适合的地方。即使不是来自海边,但如果你同海边人一样有着浓厚的海洋情结,这也是一个上佳的选择,置身于海洋世界,品尝着海的味道,闭上眼,似乎还有海风吹过,仿佛回到了人类最初的家园。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