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欢迎来到“第二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3:11 新世纪周刊

  你可以控制着自己的化身,四处走走看看;你甚至可以飞;你还可以体验热带别墅、摩天大楼甚至成人用品店... ...

  -本刊特约记者/林嘉澍

  夕阳在路透社(Reuters)新办公楼

  的外墙上洒下了金色的余辉,大厦周围的蓝色标志此刻看来分外醒目。这两座高耸入云的大厦坐落在一座不大的小岛 上,不过楼内的硬件配置却和路透社在纽约时代广场上的总部相差无几——从宽敞的办公室到豪华的大堂,处处显现世界一流 媒体机构的风范。

  举目四望,你会发现一些特别的情况:这里的编辑们在下班以后并不是开车回家,而是在转眼之间就化作一团数字尘 埃,消失在空气里;这里的记者们要上楼并不乘坐电梯,而是双腿一蹬就像超人那样飞到了半空中;这里的游客们在接受采访 时并不开口说话,而是默默地举起双手,伴随着键盘声的连续响起,一行行英文字母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这些奇怪的场景正发生在一个名叫“第二人生”(SecondLife)的虚拟世界中,而办公大楼的所有者正是 路透社“第二人生”分社。每一天,路透社的记者们都会从这里发出严肃的商业报道。“这不是一个游戏。”路透社“第二人 生”分社社长亚当·路透(AdamReuters)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

  类似的虚拟世界曾经出现在人们的幻想里。在1992年5月出版的小说《雪崩》中,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描述 了一个名叫“超自然世界”(Metaverse)的虚拟空间:“百老汇、爱丽舍宫……它并不真的存在。但就在此刻,有 几百万人正在来来往往。”1999年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22世纪的人类思维接受了“矩阵”(TheMatri x)的接管—真实的身体生活在数字构造的虚拟世界中,今日都市和未来空间并行不悖地共存着。

  在2003年问世的“第二人生”中,一家名叫“林登实验室”(LindenLab)的硅谷互联网公司开始让所 有人亲眼目睹了“超自然世界”和“矩阵”最原始的雏形。从“第二人生”的官方网站(secondlife.com)下 载一个客户端软件,你就可以在电脑上看见这个栩栩如生的三维世界了。当然,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电脑配置 和网络速度——看着读取进度条不断增长,不妨想象一下自己步入电脑屏幕的场景。

  你可以用鼠标和键盘控制着自己的虚拟化身(avatar)四处走走看看。如果你讨厌走路,也可以选择在天上飞 ,或者直接“瞬间移动”(teleport)到想去的地点。除了和同样满心好奇的路人交换一下初来乍到的感受,还能体 验体验热带别墅、摩天大楼、高尔夫球场、虚拟紫禁城、数码连锁商城甚至成人用品专卖店。

  但是,和“魔兽争霸”之类的虚拟世界不同,这些令人应接不暇的场景没有一个是由林登实验室搭建的。完成这些丰 功伟绩的,全都是“第二人生”中的公民。实际上,用户不仅创造了这个世界,还创造了他们自己。在游戏中随时打开控制面 板,你都能修改自己的模样——从着装到身材、从面部表情到走路姿态、从左边眼影的渐变色彩到脚下凉鞋的跟部长度。

  “第二人生”的设计初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鼓励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参与。“在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就对用 电脑模拟现实非常着迷。”林登实验室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罗斯戴尔(PhilipRosedale)说。在开 发初期,他就想建造一个类似于科幻小说《雪崩》中“超自然世界”那样的虚拟实境,让人们可以在这里将现实世界进行延伸 。

  友好的界面和简单易用的制作软件成了激发“第二人生”公民们创新激情的点金石。通过粗略的学习,普通用户就可 以借助“第二人生”的客户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三维模型的搭建。在“第二人生”的世界中,五十多岁的美国阿姨三下五除二 “盖”出一座房子并不新鲜。而门槛较低的编程语言,也让各种各样超乎想象的互动效果在“第二人生”中遍地开花。

  越来越多的虚拟艺术家在“第二人生”中开始展露头角,“字母池”是最新的热门产品。在路透社的最新报道中,记 者露比娜·路透(RubinaReuters)描述道:“在房子中间,一个蓝色的大池子正在往外不停冒着蓝气。当虚拟 化身在池子旁边窃窃私语的时候,每个字母都从池子里跑了出来,飘到了空中。”

  而且,随着“第二人生”公民的日益增多,现实中的品牌也开始在虚拟平台上尝试新的推广方式。去年5月底,“第 二人生”中的公共关系及广告公司MillionsofUs推出了由他们策划制作的第一个互动营销活动,推广对象是华纳 旗下歌手雷吉娜·斯派克特(ReginaSpektor)的新专辑《BegintoHope》。此前,还没有哪家美国 唱片公司进行过类似的尝试。

  在专门搭建的虚拟房间中,访客们不仅可以在专辑正式上市之前就听到所有歌曲,还可以坐在这个大摄影棚的沙发上 和其他人分享感受。随着曲目的变化,整个房间内的陈设都会随着旋律的感情基调重新摆放,窗外的风景和室内的灯光也会自 动调整。走进那个房间,用户就会觉得像是活在那张专辑里面一样。

  除了感受这些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的新奇体验,人们也在“第二人生”中用三维的虚拟化身发展着真实的人际关系 。在这里,虚拟化身比真实世界里的人们要友好得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漫游虚拟紫禁城或者上个世纪的巴黎是再好不过的选 择。当然,上网交友之类的事情在“第二人生”中只能算是小儿科,虚拟世界里盛大的婚礼也早已是屡见不鲜的场景。

  有一个名叫“姿势球”(poseballs)的小玩意让“第二人生”的互动性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它同样来自用 户的奇思妙想。姿势球的发明者在拳头大小的三维小球中写入了一些程序,只要虚拟化身坐上小球,他们就会根据程序做出相 应的动作——比如说跳舞、拥抱或者夫妻生活。

  “如果你问我:技术在未来还有没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林登实验室的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罗 斯戴尔(PhilipRosedale)说。在“第二人生”的创始人看来,今天的“第二人生”就像是上世纪90年代初 的文字网页——终于有一天,虚拟的三维世界将会成为互联网内容的最大载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