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小学三礼教育春风化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04:20 深圳特区报

  “走路脚步轻轻,上下楼梯右行。说话轻声细语,着装干净整齐。作业准时认真,学习主动积极。公共场合守序,交通安全牢记。团结友爱礼让,三礼常驻我心。”这是大新小学自创的“三礼”教育歌。四年前,大新小学开始开展“三礼”(礼貌、礼仪、礼节)教育,4年后的今天,很多行为习惯不佳的孩子已经能做到像歌中要求的那样,这在一个外来务工子女占九成的学校,不能不说其变化是惊人的。

  据悉,大新小学已被授予“全国小学德育实验学校”,是深圳惟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小学。“基于‘三礼’教育的小学校本德育内容研究”课题已被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三礼”教育已经辐射到社区和南山区其他学校。

  “三礼”教育为什么这么神奇?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大新小学。

  吴希福校长告诉记者,大新小学有近90%的学生属于流动人口家庭,家长大多数素质较低,学生缺乏教养,行为习惯较差。2003年,学校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三礼”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有修养的文明人。

  学校通过“三会”(校会、班会、家长会)宣传介绍“三礼”教育思想内容;通过三查(一查学生每天穿戴情况、二查学生礼貌礼节情况、三查课堂表现情况)把“三礼”教育落实在具体行动中;通过“三活动”(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教师的“三礼”教育活动)使“三礼”教育有了新内容。

  过去,学生在学校最让人感到头疼的是,一到下课,到处都能听到学生吵闹的声音,整个校园始终处于烦躁的状态,现在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特别注意,男同学争当“绅士”,女同学争当“淑女”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开展“三礼”教育以来,学校的卫生环境也发生了彻底改变,整个校园看不到一点儿垃圾,校园里的墙壁上、桌子上、栏杆上也没有同学们乱刻乱画的现象了。

  通过“三礼”教育,学生们个个大方、礼貌,他们的一举一动,深深打动了老师,许多老师不无感慨地说:“‘三礼’教育就是好!过去见到学生总想批评,现在看到学生这样有礼貌,心里格外高兴,‘三礼’教育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方式。”

  一位家长这样说:“过去,我送孩子到学校上学,孩子给老师打招呼,老师理都不理,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个很大的伤害,现在,孩子回家说,我们的老师现在对我们可好了。希望这种活动继续坚持下去,让孩子受益、家庭受益、社会受益。”

  “三礼”教育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2005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7月,被中国科学院授予全国少儿科普实验基地;2005年4月,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等领导来学校调研外来劳务工子女读书问题,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结束采访时,吴希福校长说,也许目前的教育无法让每一个学生出类拔萃。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内容上求新,形式上求活,效果上求实的德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健全的人格,都能健康地成长。我们正在努力,并将继续努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