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传奇之三、之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12:45 央视《讲述》:

  与央视《讲述》联动报道(6月7-8日)

  特别视点:为了保护地宫,他编出了地宫有巨蟒的“谎言”;为了阻止

  红卫兵的破坏,他岿然站立淋油自焚;为了能妥善保护地宫宝藏,

  他直到最后一刻还托妻子带来一些重要卡片……

  千年之秘 (法门寺传奇之三、之四)

  蒋书

  1987年5月,重修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的人们,在塔底意外发现保存完好的唐代地宫,出土了2499件稀世珍宝,其中包括4枚佛教至高圣物佛指舍利,而震惊了世界。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令原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馆长刘连山惊叹每件都价值连城,陕西省文物研究所的曹伟感慨这是他考古以来所见到的空前绝后、千载难逢的宝藏,得以尽数的留存至今,其间经历了数次惊险劫难。

  一、宝 藏 吸 引 人 心

  这次发现成为一些参与其中的著名考古专家一生中最辉煌的经历,可兴奋中一个疑问也在他们心头始终挥之不去:这批于公元874年埋藏,公元1987年发掘,其间经历了1113年,距地宫口地面仅只20多公分的宝藏,如何能如此完整地被保护下来?且如地宫中的唐代物账碑上所记载:2499件文物一件不少。一千多年里,竟没人从这个看起来并不十分隐蔽的地宫中取走任何一件东西。难道千余年来,就没有一个人知道此地宫的秘密?可若有人知道此秘密,他们又因何能抵制住这些奇珍异宝的巨大诱惑,而保守秘密至今呢?

  经查找,韩伟他们发现:早在1939年修复法门寺塔时,一个名叫王保华的16岁孩子及其工友们在偶然间,通过与48年后考古学家相同的石板缝隙看到了那个奇妙的世界。当时主持法门寺塔修复工程的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常委朱子桥将军,闻讯从正在救助灾民的西安匆匆赶来,看到地宫中的情形后陷入两难抉择:其时,陕西处于激烈的抗战中,日本飞机轰炸西安,其军队迫近周边,若得知此事,后果不堪设想;且各军阀势力此消彼长,震惊世界的东陵大盗案刚发生不过10年,更何况此时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灾民。没人知道若此时这批珍宝面世将命运如何。

  翻修这座古塔时,朱子桥非常谨慎小心,施工组织很是严密,为防止塔内保存的佛像和经书遗失,保管委员会专门对其进行登记、造册,塔修好后原封不动地归回原位。塔下的这个神秘地宫是否也该就此封存呢?朱子桥曾看过关于此地宫和里面有佛指舍利等珍宝的记载,知道这都是千年难见的国之重宝,任何人都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更何况眼前这些工人和随从。

  按一般人发现了宝物,就要千方百计地设法据为己有的心理,传说朱子桥打开地宫后,一些下级军官要分了这些宝物。但朱子桥有自己的原则:我修法门寺塔是做善事,不是搞文物;救老百姓是给社会做好事,我一分钱也不能拿。虽然曾官至封疆大吏,朱子桥一直两袖清风,从事慈善事业,他知道这些宝贝属于国家,从没想过把它们据为己有。可只是打开这块石板,看看里面这些千年前皇宫里送的,很少人见过的东西开开眼界,再封存可不可以呢?

  石板下金碧辉煌的场景刺激着年少的王保华和工友们的心:原来这塔下有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那些金灿灿的东西是金子吗?祖祖辈辈流传的塔下有水银池、金船和佛指舍利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无数疑问令心痒难忍的他们,盼着朱将军下令砸开这碍事的石板看个究竟,可朱将军的反应让他们大吃一惊。他只说了四字:与此无缘。

  千年的秘密宝藏近在眼前,可朱将军却二话不说就要把它封存,甚至不让大家仔细看一眼。虽然王保华及其工友一时难以接受,却没人公开表示反对,因为对眼前的这个将军,他们每个人都怀着特殊的情感。

  二、发 誓 保 守 秘 密

  当时日本侵略者已步步逼近西安,危及着距西安仅一百多公里的法门寺,何况战乱年代土匪强盗横行。为让目击者保守此秘密,重新封闭地宫上的天井盖后,不让国之重宝损伤丝毫的朱将军让众人发誓:不仅自己不动这些宝贝,还绝不把此时看到的一切告诉他人。当时没人知道这些发誓者是否真会像誓言中承诺的那样,可从此法门寺塔多了一个传说:佛脚下有口万丈深井,里面有吃人的大蟒……为保护这批珍宝,朱子桥编出这个阴森可怕的传说,制造出恐怖和神秘,让别人不敢动这地宫。此后,关于法门寺塔又流传出其它说法:有人说这下面是海眼,塔倒了大海就会淹没关中大地;也有人说动了这塔,就会给法门镇人带来巨大灾祸和不幸……

  虽然大家宣了誓,有了神秘的传说,可仍对埋藏着宝藏的法门寺地宫不放心的朱将军,又请来僧人守护处于黄昏期无人照看的寺院,并做了一尊巨大的铜佛像伫立在地宫天井盖正上方的塔基上。当时的朱将军尽了最大努力保守着这个秘密。

  1941年,朱将军在陕西病逝,可他要求大家保守秘密的誓言,仍刻在当年看到神秘宝藏人们的心里。有些人过世了,他们的家人及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秘密。懵懂少年王保华,也坚守着誓言从没向外人说过此事,也没妄想占有那神秘宝藏。可此后近半个世纪,那些晃眼的瓶瓶罐罐时常会出现在他的梦里:那些金灿灿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里面到底有没有金船?

  1987年,法门寺地宫文物终于重见天日。让王保华兴奋又惊奇的是:自己当年从那个小小的石板缝隙中看到的金灿灿的棍子,竟是一根长1.96米的双环12轮鎏金银锡杖,被称为“世界锡杖之王”,如今是法门寺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是我们知道的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一枚锡杖。法门寺地宫中的2499件文物,大部分都出土于朱子桥将军和王保华他们当年通过石板缝隙看到的那个地宫后室,其中包括震惊世界的佛教至高圣物——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看到这一件件自己出过力保护下来的宝贝,王保华他们心里乐开了花:若是以前说出了这个秘密,不被别人偷去,也可能被毁坏,我们能有佛舍利和这些这大唐国宝吗?

  2006年5月,朱子桥将军纪念馆正式在法门寺镇落成开放,法门寺人希望人们在欣赏、惊叹于两千多件珍宝的美轮美奂时,也记住那些曾为了这些宝贝默默付出的人们。朱老将军为保护这批宝藏,做出了千古贡献。

  朱将军和王保华他们出于责任和爱,没有在战乱年代打扰法门寺地宫的千年酣眠,可宝藏的命运却并非从此一帆风顺:1966年,一群人再次叩响地宫的门扉。为继续保守这个千年秘密,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

  三、高 僧 护 宝 自 焚

  1966年7月中旬的一个中午,时任法门镇话务员的韩金科,突然接到县委电话,说红卫兵要来毁法门寺。即生不祥预感韩金科即跑去人声鼎沸的法门寺:寺院里尘土飞扬,惨不忍睹,二三十个红卫兵用粗麻绳把佛像拉倒在地,见寺院的东西就砸,包括工艺精湛的大佛宝剑、十八罗汉、大铜佛等珍贵文物。突如其来的劫难让村民们痛心不已。在法门镇矗立了几百年的法门寺宝塔,俯视过一代又一代苍生的生老病死,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来说,伴着塔上的风铃声在塔下玩耍乘凉,早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村民们都信奉着:塔在这里保护生灵,带来吉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面对肆意破坏,村民们只能在心里为宝塔默默祈祷。就在韩金科也为宝塔的命运捏一把汗时,有一个人的行为吸引了他的目光:良卿法师在门前像座高山一样岿然不动,他身扎锅禅手拿捻珠,不愤怒也不悲哀,平静地站在那里,对红卫兵的呵叱一言不发。良卿是当时法门寺里的住持,在法门寺生活了几十年。在韩金科的记忆中,平日里不善言笑的良卿,有着出家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在此几年前的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里,有一次正在吃饭的良卿,给了来寺院的他并不认识的韩金科半碗玉米糊糊吃。当时那玉米糊的香甜和大和尚的慈祥,一直温暖着儿时的韩金科,此时也加深了他对良卿的同情。

  而悲剧并没如韩金科的期待早早谢幕。翌日一早,一个可怕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法门镇:良卿法师自焚了。韩金科闻讯赶紧跑到寺院,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寺院里浓烟滚滚,良卿法师的残骸在火上任其焚烧,火中手脚还在不停地抽搐,他身旁的一棵葡萄树都被烧死了。自己淋油自焚且表现异常平静的良卿的壮举震慑了破坏者,从此再也没人来法门寺闹事。

  岁月渐渐带走了劫难的影迹,却始终带不走盘旋在韩金科心中的疑问:21年前那个那个风雨袭来的下午,破坏者到底发现了什么,让法师当晚选择了不惜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难道法门寺里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21年后的1987年,法门寺惊现唐代地宫,作为发掘的主要负责人,从一开始参与行动,韩金科就带着疑问:当年良卿的死会否和地宫的秘密有关?希望这次行动能解开自己多年的疑问。

  可还没等找到答案,发掘中就出现了难题:第二道门打开,人们看到了一个金色的图案世界,里面是一摞摞的丝绸和800多件皇帝及帝后的服饰,一套挨一套前室都放满了,有些面料已腐化了,可上面金丝线的花纹完好。此时引发了一个严峻问题:丝绸是最脆弱的文物,其保存是考古界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地宫里堆放的丝绸经过千年岁月,大部分已腐化破损,若不及时拯救,将所剩无己,而考古队里却没有一位丝绸专家。情急之中,考古队队长、陕西省文物研究所所长石兴邦想到了一个人。

  四、专 家 为 宝 病 逝

  翌日,曾在马王堆发掘、敦煌文物保护、国外羊皮书修复等重大考古发掘中,起过决定性作用的中国考古研究所的丝绸保护专家王旭带重病赶来。对古丝绸的保护视同自己生命的王旭,对韩金科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些丝绸像刚生下来的孩子一样,不能见风、见光,也经受不了众人带有细菌的呼吸,空气的流通也会导致丝绸毁坏。每天脸色青青端个大瓷茶缸,喝一大把药带病工作的他,对丝绸防霉有一套严密措施,从选择药品、正式灌注惰性气体等,皆事必躬亲。

  经过十几个昼夜的抢救,在王旭的努力下,法门寺地宫里的大部分丝绸得以保存下来,让后人有幸观赏到唐代丝绸工艺的精美绝伦。其中最为珍贵的有五件蹙金绣,至今完好如新,那蹙金绣的金丝细度只有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就是现在人的手工技术也达不到。像丝绸一样,地宫里的每件珍品都向后人显示着当年唐代皇室的奢华。

  就在韩金科感叹着祖先的精湛技艺时,考古队在另一处传来一个让他兴奋的消息:在发掘到距凿井石约50、60公分时,发现了烟头和劣质糖的包装纸。此令考古队员疑惑:当年红卫兵为什么与宝物近在咫尺却停止了挖掘?韩金科却恍然大悟:11年前的那个下午,面对红卫兵一点点逼近地宫的铁锹,无助而愤怒的良卿惟一能阻止的方式,也许就是为护宝捐躯。作为高僧的他,一定知道相关秘密,也许他到法门寺来就是为了护宝。

  从明代百姓自发修塔,到民国时期朱子桥带头宣誓,再至良卿护寺自焚,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让韩金科和参与发掘的考古队员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大家都在一种非常疲劳,却又非常兴奋的状态下工作,在现场8天9夜没休息。韩金科累得上火,眼睛都出血了看不到走路,后去医院治疗。

  历时35天的法门寺地宫发掘完成两年后,韩金科去看望病重正在做透析的王旭。此时他病入膏肓,脸缩到羽绒衣里抬头都艰难。但他仍念念不忘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绸中,一部分因风化严重已无法揭开的丝绸。令韩金科深感震憾。不久王旭去世了,其妻把一个箱子送给前来吊唁的韩金科:这是王旭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写的怎样保护法门寺出土丝绸的卡片,让我交给你。那夜雨声淅沥,韩金科热泪盈眶:工作负责的王旭,带着对法门寺丝绸保护问题的未了心愿离开了人世。

  自地宫发掘结束后,韩金科被调任法门寺博物馆馆长,专门负责对两千多件文物的保管工作。他觉得法门寺这个事业,不仅仅是一千年多来老祖宗的一个重托,更是当代人为之奋斗的一个伟大事业。如今,两千多件珍贵文物陈列在博物馆里,迎接着无数世人惊奇的目光。法门寺也因为佛祖真身舍利的重新面世,引来八方信徒前来膜拜。当世人有幸在充分感受老祖先创造的辉煌文化时,历史也将保护的任务交给我们传递下去。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00和1套次日凌晨1:40《讲述》

  通讯: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讲述》栏目 翁德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