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余尾鱼苗欢快入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02:34 新闻晨报

  □记者张谷微

  晨报讯“1、2、3,开始———”随着一声令下,阀门启动,一尾尾大黄鱼苗、黑鲷鱼苗欢快地游入大海。长江口、杭州湾2007至2009年生态修复暨“使者行动”昨日正式启动,小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放流了18万余尾(只)鱼苗。今年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将至少放流4000万尾(只)鱼苗。

  昨日上午,在洋山港深水港区工作码头,记者跟随由中学生组成的生态修复小使者一起,登上了中国渔政201船。11时45分放流正式开始,小使者争先恐后地用小水桶舀起大桶里准备放流的鱼苗,将它们小心翼翼地运送到一旁的放流槽。看到鱼苗被自己亲手放归东海,小使者们欢呼雀跃。

  据介绍,从今年起,为了配合新一轮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东海渔政启动了“生态修复使者行动”,计划通过选拔有志于生态保护的大、中学生,通过培训,使他们成为生态修复宣传的使者。

  据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富荣介绍,今年至2009年的3年间,利用洋山深水港三期工程和上海液化天然气项目的1350万元渔业生态补偿款,加上其他配套资金,将开展为期3年的新一轮增殖放流。今年将投入550多万元用于长江口、杭州湾的人工增殖放流。放流品种包括岱衢簇大黄鱼、海蜇、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缢蛏等。6月15日至8月15日,东海渔政还将在相关水域设置临时保护区,届时任何渔船不得进入。

  近年来,寻常百姓的餐桌上已难觅大黄鱼等传统野生鱼类的踪影。除赤潮灾害频发以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迅猛增加,是导致渔业生态环境质量没有根本好转的主要因素。

  此外,水利水电、交通航运和海洋海岸工程建设等不断上马,造成水生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品种消失。过度捕捞也造成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据介绍,在2004-2006年的第一轮东海区人工增殖放流中,个别放流品种(如三疣梭子蟹、大黄鱼等)的投入产出比已经达到1:10以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