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退休老教师拾荒7年帮助9名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09:54 燕赵都市报

  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一级教师仍住着20多平米的旧房子,每月领着2000多元的退休金仍四处捡破烂,家徒四壁、生活拮据仍坚持捐资助学……以两位老人的条件,完全可以一边充裕地生活一边捐助贫困学生,为何非要这样“苦”着自己呢?事实上,人们眼里的“苦”恰恰就是两位老人心中的“甜”!

  7月3日本报刊发了刘义老人拾荒资助学生的报道,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昨日,带着众人的关心,记者再次走进了这位老人的家。

  退休教师的“破烂”家

  刘老师的家很小、很破。刘老师身上的裤子、布鞋是捡来的,家里3个柜子有两个也是捡来的,家里的各个角落、房前屋后都堆放着老两口捡来的“破烂”。

  “一弯腰就是一分钱!”这是刘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谈中记者了解到,老人基本上每天上午出去3趟、下午3趟,手中总是提一个大袋子,到附近批发市场、步行街搜寻,连身边的垃圾桶也不放过。早出晚归,到家时一定背着捡的回收物。到家后老人也闲不下来,他得为这些垃圾分门别类,把相同材质的回收物归拢一处。

  做这种活计,需要老人不停地弯腰、直腰,几十次、几百次不算什么,可天天如此就难说了。老伴甄大妈很担心:“他这腰以前啥事没有,这两年总捡这个,恐怕是落下了病根,腰疼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其实老两口并不缺钱,刘老师每月领2100元的退休金,而且老两口的8个子女都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孩子们的成功让老两口自豪,但孩子们的钱物却被老两口拒绝。教育局要再给老人一套房子也被拒绝。

  “过去太苦了,现在太幸福了。”刘老师说,“我这么大岁数已没有任何物质需求,就是希望能为社会做点儿贡献。”

  小女儿每次来看望父母,都劝他们放弃捡破烂,甄大妈说:“闺女虽然埋怨,但我们资助学生们钱不够的时候,她还是给我们补上。”

  老伴也支持他助学

  刘老师和甄大妈是一对再婚夫妻,双方都各有4个子女,当初为他们做媒的就是各自的儿子。而之所以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甄大妈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她是看中了刘老师善良、诚实的品质。“他先是照顾后妈,一直到后妈95岁高龄去世,后来又照顾患癌症的前妻5年多直到去世。从这两件事我就知道他是个好人。”甄大妈就这样相中了刘老师。

  和刘老师一起生活了12年,甄大妈说:“他做的这些事都是好事,我们都过过苦日子,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我理解他,也无条件支持他。”

  经历小事化作感恩情

  谈话中,刘义老人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在滦县师范求学期间的一件小事,“1956年我24岁,学校放寒假的当天,同学们一一回家,就剩下我一个人,摸摸口袋中没有钱坐车!”

  最后刘义只能选择走回家。刘义扛起被褥出了校门,没走出20里,因饥肠辘辘险些摔倒。附近一位好心的村民见状,拿出自家刚出锅的大块红薯让给刘义吃,看着刘义吃饱后,主人才放心让他赶路。多年前的这件小事,沉淀在老人心里,化作感恩的原动力。

  刘义老人谈起那个年代,“那时候家里人手少,就靠我一个人,白天上学,晚上还得种地。”老人深感辛酸,日头一落山,乡亲们都从田里往家返;而我呢,一个人扛着锄奔向庄稼地,借着星光犁田,到晚上10点多钟再回来休息。

  刘义说:“当时因为我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学校领导都觉得我这孩子是个可塑之才,在毕业那年保送我上了师范院校。”对每一次命运的青睐,刘义都说是有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才有了他个人的舞台,“中学时国家给我两元钱补贴,后来提高到10块多钱,再后来上师范学院的时候,发给我36元助学金,我的学业是国家供出来的。”

  “你们说,以我现在的生活状况,如果不对帮助过我的家乡、资助过我学业的国家和社会,做一些应该有的回报,心里是不是过意不去?”老人说。

  7年助学情深深

  “一个人有书读,是最大的幸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34年的老教师刘义,对读书自然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老人第一次助学行动,始于2001年4月。据老人介绍,他在有了拾荒助学的念头后,想到的第一个资助对象就是自己老家迁安的孩子们。老人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先和老家上屋村的村委会联系,表达了捐赠1000元给贫苦孩子读书的想法后,村里完全支持。”说着,老人拿出一本证书说是当时的“表扬”,老人脸上泛起喜悦。

  2002年,他自己联系学校负责人,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份5位贫困学生的名单,他立马带钱赶到。刘老师说:“临走,几名同学挤在校门口欢送我,一个同学给我戴上红领巾,后来孩子们都哭了!”此后,老人陆续向迁安的夏官营中学、迁安二中、丁官营中学、迁安一师小等学校的贫困学生,捐出他辛苦拾荒换回的爱心款。

  7年来,老人用拾荒挣的钱资助了9名贫困学生,金额近4000元。

  刘义总说:“我是吃国家饭、喝家乡水长大的,只要我有能力就要回报家乡,回报社会。靠个人的这点力量,让一个渴望读书孩子不因为贫困而失学,是在帮社会培养人才,促进国家发展”。

  (本报记者:张剑英、马跃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