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来娃的暑假难叫人放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10:27 解放日报

  

外来娃的暑假难叫人放心
外来娃在苏州河堤上玩耍。 邵剑平摄(资料照片)

  今年以来,本市城郊结合部发生多起儿童溺亡事件。记者了解到,这些惨剧的受害者多为外来建设者的子女,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他们自行玩耍,结果发生意外。

  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现有外来娃30多万名。随着暑假到来,留在上海度假期的外来娃如何确保安全?记者进行了调查。

  学校放假,学生“放羊”

  来自江苏的王兴龙在曹家渡附近卖水果,两个儿子一个9岁,一个7岁。记者看到他们时,兄弟俩正蹲在水果摊边,用西瓜皮逗一只流浪猫。

  “我准备把儿子送回老家,家里有老人看着,放心点。”王兴龙告诉记者,去年暑假两兄弟留在上海,学校没暑假作业,也不返校,两个小家伙天天在附近小区花园里游荡,还比赛扔石头,把小区里一辆轿车玻璃砸破了,结果车主找上门。

  学校一放假,孩子就“放羊”,闵行来沪青少年服务站负责人张锡华说,这种情况在外来娃中尤为普遍。以闵行区为例,全区16岁以下的外来娃有3万多人,暑假里一多半人回家乡,但留在上海的还有1万多人。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如何确保这些孩子安全度假是个问题。

  五年级的小婉和父母住在城郊结合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简易房里。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一放暑假,她的任务就是带好弟弟妹妹。每天上午,三个孩子头凑着头挤在桌子上写作业,下午就到附近玩,溜进过工厂,也到建筑工地上玩过黄沙,只有马路不去,“那里大卡车多,爸妈说危险”。

  “两不管”背后有苦衷

  据统计,本市外来建设者子女中,三分之二以上在全市约300所外来建设者子弟学校就读。记者了解到,这些学校很少举行暑假活动,返校次数也不多。

  青浦民生学校放暑假前的最后一天,四年级学生小余和两个同学来到阅览室,对着黑板上的日程表记下今年暑假四年级学生唯一一次回校活动的日期———7月23日。张校长向记者坦言:暑假活动牵涉安排场地、聘请管理人员等多个问题,开销不小,而且有风险,“万一学生发生意外伤害,责任谁来担”?

  据了解,大部分外来建设者子弟学校是个人出资兴办,活动经费有限,搞暑假活动如果向学生收费,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哪怕是15元一张的电影卡也买不起。

  而在家庭方面,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上是生活压力沉重的打工一族,平时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只能对孩子进行“粗放式”管理。这样,许多外来娃在暑假里处于学校、家庭“两不管”状态。

  让外来娃真正融入社区

  “外来孩子在假期里还是有不少去处的。”数位街道的青少年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年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在暑假都会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向本地孩子开放,对外来娃同样不设门槛。但令他们纳闷的是,外来娃的参与率几乎为零。

  为什么?不少孩子给出答案:不敢。12岁的江波曾经想到社区阅览室看小人书,在门口张望时,“里面有个阿姨,很凶地叫我先去洗手”。另一个孩子告诉记者,他去看过一次社区的儿童电影专场,放映厅里,别的小孩都坐得离他远远的,此后他就再也没去过。

  “让外来娃止步的,最主要还是那扇看不见的大门。”普陀区负责外来建设者子女工作的社工陆莉娟认为,心理上存在的鸿沟,使外来青少年始终徘徊在这些活动场所之外,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融入社区,消除这道鸿沟需要本地居民和外来娃们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孟知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