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南京今夏知了爆发 必要时将实施灭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14:03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暴雨过后,天渐渐热了起来。行道树茂盛的街道,又闻聒噪蝉鸣。近3年来,中山植物园的专家们一直在对生长在南京的蝉做研究,他们发现,南京今夏正处于知了的暴发期。

  今年适逢南京蝉生长轮回年研究员汪洪江参与了这次研究。他说,蝉在南京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年,今夏正是蝉蛹大面积羽化的季节。据介绍,南京蝉从卵孵化到成虫一般有3年周期。每年夏天,都有一批新蝉诞生,但据他观察,今年是新蝉的生长轮回年,产量要远远超过往年。

  专家发现,近几年来,数2004年知了的数量相对较多,从2004年以后,数量逐年递减,2005年和2006年,新街口地区几乎听不到蝉鸣。因此专家分析,2004年是蝉暴发的“小年”,3年过去了,那批蝉产下的卵正好今年羽化,因此,今年会是个“大年”。

  专家分析,知了靠吸食树的汁液为生,经过几年的植绿,南京的树木更加繁茂。而繁茂的树木对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也有改善作用,生长环境变好了,3年前的那批蝉卵,今年的成活率很高。知了通常在每年6月20日后开始羽化,因此汪洪江每隔3天就要去实验林里收集蝉蜕,也就是蝉蛹羽化后留下的壳。他收集的蝉蜕数量,也印证了他的推断。

  昨天,汪洪江将记者带到他收集蝉蜕的松柏林,这里栽种了100多棵松柏。一走进林子,此起彼伏的蝉鸣就充斥在耳。两天前,他将树林里所有的蝉蜕都捡回了实验室,可昨天,这些树的树干上已经吸附着一颗颗黄色的虫壳,这些就是蝉蜕。在其中一棵树上,记者数了数,竟有12只。如此密度,汪洪江说,他和他的同事还是第一次碰到。“这大概是去年同期的3倍。”汪洪江说,他以此推断出今年蝉的数量大约相当于去年的3倍。蝉是害虫,必要时将实施灭杀据介绍,现在南京最常见的蝉是蟪蛄,它的叫声尖细而不间断,发出我们常听到的“吱——”声。而另一种“知了、知了……”的叫声,属于一种名叫寒蝉的蝉。寒蝉和蟪蛄最大的区别就是,寒蝉很“精”,稍有动静,就会立刻停止“歌唱”,一声不吭。

  尽管今年南京的蝉非常多,但一些品种却正在消失。

  成语“金蝉脱壳”中的“金蝉”,本是南京最常见的一种蝉,它的个头在蝉里面最大,叫声也最响。可近几年,却很难再听到它的叫声。今年夏天,汪洪江只在紫霞湖附近发现了一只这种蝉的蝉蜕。金蝉消失的同时,汪洪江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蝉。它的蝉蜕比蟪蛄和寒蝉的都小,还不到2厘米长,粗细和筷子差不多,金灿灿的。汪洪江和同事们查阅了网络和书籍,但都没找到这种蝉的资料,汪洪江只好给它取名“小金蝉”。根据蝉蜕的数量,汪洪江估计,它在南京绝不是“小队伍”。

  今年蝉大量暴发,也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据介绍,蝉是一种害虫,从幼虫开始,就靠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会导致树木枯死,只不过它的危害比天牛等要小。

  但今年蝉如此之多,还是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南京林业大学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将密切关注蝉的生长,如有必要将实施灭杀。南京日报记者江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