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低价商品房为啥只有拆迁户才能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2:21 现代快报

  

中低价商品房为啥只有拆迁户才能买
中低价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在一起配建,价格比普通商品房至少要低20%,而且今后卖起来没有任何限制。近日,南京最新的中低价商品房管理办法出台后,引起众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关注。

  然而,不少中低收入的市民向快报反映,中低价商品房他们想买买不到,而有的拆迁户却在高价出售这些“政策房”,一转手就是三四十万的获利。中低价商品房为何只对拆迁户供应?这让很多普通中低收入家庭想不通。

  中低价房小区内环境还不错 (资料图片)

  中低价房转手就赚一倍多

  双和园是位于奥体的中低价商品房小区,10多栋小高层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比记者想象的要漂亮得多,绿化率也很高,算得上是花园式小区。要不是事先知道是中低价商品房,还真看不出来与别的小区有多大区别。而且记者从地铁中胜站下来沿泰山路正常步行,只花了12分钟就到了小区,交通十分便利。

  在河西一家二手房中介,数套双和园的中低价商品房赫然挂牌在售。其中一套位于6楼,面积95平方米,挂牌价格72万,单价达7500元/平方米。

  而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双和园成交均价3298元/平方米,6楼住宅的价格约3280元/平方米。据此计算,这套挂牌的中低价商品房当时购入总价约31万元,相比之下,在二手房市场的标价足足涨了41万元,涨幅高达132%。

  中介工作人员透露,这套房子的主人是当地一位拆迁户,他自己已有住房,因此这套房子并未居住过,还是新房。中介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申购中低价商品房的人手里都有多套住宅,未入住、未办产权证甚至未交付就售出的情况时有发生。

  小区空置 市民却喊买不到

  据了解,南京的中低价商品房,按照规定,即使是拆迁户也只有收入较低的人才能申购,怎么会有这么多房源在卖呢?卖了房,这些困难的拆迁户住哪呢?记者在双和园小区惊讶地发现,这个小区入住率大约只有30%~40%,一大半房子空着没人住。

  小区住户告诉记者,有的拆迁户是因为嫌这里远,过几年才会来住,但也有的家庭,当年拆迁时由于房子里户口多,一家最多能拿四套中低价商品房。

  小区人气不足,但多数普通市民却被挡在门外。市民王先生说,他是近期拆迁的,以前一直不知道还可以申请中低价商品房,这两天看报纸才知道,他们家完全符合申购中低价商品房,但是他跑到当时负责拆迁的拆迁公司,拆迁公司让他去找房改办,房改办又告诉他中低价房是由建委负责的,应该去找原来的拆迁公司。

  记者了解到,被拆迁困难家庭符合中低价商品房供应条件的,应当自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之日起半年内申请,过期作自动放弃处理。申报户到原拆迁单位申报,也可与被拆迁房屋所在区的房产管理部门联系。而实际上,由于部门合作不紧密,申购渠道有时会出现不畅。

  近几年来建设量“萎缩”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中低价商品房本来就建得不够多,大量非拆迁户根本享受不到。翻开南京中低价商品房四年的建设情况:从2003年至今,南京近十个中低价项目建成的仅三四个,总面积34万m2,一年10万m2出头的建设量,和楼市1000万m2的销售量相比,仅占1%多一点!

  2003年,南京首次提出要建中低价商品房,解决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之间的居住问题,当年的建设计划就达到50万m2,规划是“三年100万m2”。

  随后几年,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量实际上却“萎缩”了。今年6月,市建委最新的统计显示:主城区建成的小区仅有两个,一个是栖霞区的百水家园,13.48万m2;另一个是建邺区双和园一期,12.03万m2。即使加上六合的两个小区,总共也不过33.78万m2。

  而市民对于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房管部门的统计显示:2004年南京商品住宅共销售720万m2、2005年806万m2,2006年更是达到1144.2万m2,总计2670万m2。

  这样算来,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占楼市的比例仅1.27%。今年的建设量被定在35万m2,但竣工量是多少仍没有明确。即便如此,35万m2最多也只占楼市的3%。

  而在中低价商品房2004年的定位里,南京的建设规模将控制在每年40万平方米左右或占被拆迁户的20%左右,最多应该能占到商品房建设量的10%。

  为何不能放开门槛

  本该是普通市民能“够得着”的政策房,为什么建得如此之少?保障功能达到了吗?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的四级住房保障体系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普通商品房四级本该环环相扣,保障面、享受人群应当是逐级扩大。但实际上,廉租房享受的人群达到8000多户,已经做到“应保尽保”;经济适用房近年的竣工量达到120万~150万m2,受惠人群达到4.4万户;而中低价商品房从2003年开建至今,购买人数也只有5000人,保障面甚至还不如条件最苛刻的廉租房。

  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低价商品房仅针对拆迁户供应,导致有的拆迁户一家有几套房捂着卖高价,而大量收入稍低的普通市民却无房可买:想买2500元/m2的经济适用房条件不符合,主城动辄7000~8000元/m2的普通商品房又买不起。

  中低价商品房为什么不对普通中低收入市民降低门槛?就此,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一个政策的出台需要充分调研”。而且标准一旦放开,以收入来定购买标准,工作人员认为“造假太多,收入情况我们难以一一清查”。

  而记者了解到,在全国最早推出限价房的青岛,2005年拿出3个“限价商品房”楼盘,当时要求购买者必须具备青岛市常住户口、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没有住房或住房面积未达到政府规定标准的家庭或单身者。

  普通的中低收入家庭难以享受,这或许就是南京中低价商品房面临的最大尴尬。

  快报记者 裴文彬 孙洁

  商品住宅总量 中低价商品房所占比例 经济适用房 所占比例

  2004年720万m2三年一共33.78万m2, 1.56%120万m216.7%

  2005年806万m21.40%120万m214.9%

  2006年1144.2万m20.98%120万m210.5%

  2007年预计1200万m235万m22.9%150万m212.5%

  平均每年11.26万m2

  中低价商品房与楼市供应量对照一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