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边艳伟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5:13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边艳伟越来越想做成些事了。

  一年前,大学毕业的他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来到五台县台城镇西富村,担任了村委主任助理。村里一些工作需要他去做,可和村民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他时常得打着村党支部书记的旗号,村民才肯听,尽管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小边”。

  是工作往往就有些难度,这个道理边艳伟懂。有时他一个人静下来,也心想,自己家庭条件好,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不了解农民的生活,也不熟悉他们的心理,仅凭豪情就想在农村轰轰烈烈做些事,太不切合实际了。在和村民的交往中,观念上的差距让他有过失落。一听说是大学生,村里人都有一种折服的神情,这给了小边些许虚荣的欣慰,尽管他自己心里清楚,“那是老百姓对知识的敬畏”。

  当了村官,小边就住在村里。他经常看到村里几个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娃娃,或在街上闲逛,或帮大人在地里挥汗干活。村民们也不时来找他,问些他们看来很复杂的问题。小边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同时也暗暗问自己,该做些怎样的事。

  要做成些事的想法日益膨胀,似乎要冲出他的胸腔。他给父亲发了个短信。

  小边的父亲没有告诉他,应该做些什么,只是说,自己又在“瞄”干闺女、干儿子了,准备再资助几个家庭贫困的学生,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小边想起曾与父亲一起看过资助的3名贫困学生,知识改变了他们和整个家庭的命运。

  改变贫困,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当他与考“村官”时认识的郑宝军一商量,两人居然一拍即合,开始行动。他俩还为此专门取了一个名字“漫贫行动”。边艳伟告诉记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漫贫”的意思是“让爱漫过贫困,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加注到改变贫困上”。整个活动过程由五台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五台新闻网全程指导监督。

  爱从来不是孤单的。“漫贫行动”6月中旬正式开始,郑宝军来了,和小边东奔西跑,五台县首批18名大学生“村官”来了,大家每人捐款100元。在县城,大小商家捐了4000多元,五台山上有人打来电话说要捐款200元,结果,他们去了,三天“化缘”到1000元。

  “8914”,这是令小边他们难以忘记的数字,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就筹集起这么多善款。经过“漫贫“小组合议,捐来的所有资金全部用来为沟南乡的刘建村小学置买实物。

  刘建村小学是他们考察过的最需要帮助的学校。400多口人的小村里,全校一共3名教师,19名学生。教室没有玻璃,窗户全部用纸糊,教室里的墙皮大片剥落,满眼狼藉。小边说起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形,神色黯然。尤其是复式制教室里一个叫白俊杰的四年级学生,母亲去世,父亲年老,破衣烂衫,灰头土脸,但一双黑黑的眼睛大睁着,死死盯着黑板,那种专注求知的表情让他差点当场落泪。现在,学校学生,每人一套校服,还有了2500册图书和一批文体用品。看到娃们拿到足球和篮球时的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小边他们觉得自己值了。

  7月11日,记者见到了这位21岁的村委主任助理边艳伟。他高兴地说:“没有什么能够取代那种愉悦,当那些受过资助的孩子小鸟般扑入你怀里时,你的一切烦恼和不快都没有了,什么冷遇,什么冷语,全部都不值一提。”

  农村是个大舞台。小边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登上这个舞台,面对台下观众期待的、怀疑的、鼓励的、嘲讽的种种眼神,谁不想一亮相就能赢得满堂彩,但是这出戏只有大纲而没有剧本,甚至连角色也没有完全确定,是主角,还是配角,还是跑龙套,生活这个导演只在一边静静地观看。他认真地说:“来到农村,我们满腔热情来服务村民,也在很努力地做事,但融合有个过程。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给我们点时间,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有的大学生“村官”到任后,亲自刨地,挖茅厕,以各种身体力行的行动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和这些“村官”相比,小边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他却不以为然。他对贴近农民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漫贫’行动同样是与村民打成一片的。不一定每一个村官到位,非得种地锄田。通过做一些大型的活动,集体亮相,使大批的‘村官’让村民接受,知道是为老百姓做事的,方式更好。”

  目前,“漫贫”行动让一个刘建村小学有了改善,是不是一颗流星,记者不知道。乡亲们知道,乡间的小路上留下了小边他们奔波的足迹,知道这是一群想为大家做事的年轻人,他们稚嫩但不空谈。

  本报记者 王利强 本报通讯员 李海燕

  (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