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女婴鼻子被老鼠吃掉遭抛弃 获资助做手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7:5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女婴鼻子被老鼠吃掉遭抛弃获资助做手术
在捐助仪式上,小花和襄樊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周爱民在一起

女婴鼻子被老鼠吃掉遭抛弃获资助做手术
提起亲生父母,伤感爬上眉头

女婴鼻子被老鼠吃掉遭抛弃获资助做手术
每天,推着“姐姐”李红琳外出透透风

女婴鼻子被老鼠吃掉遭抛弃获资助做手术
小花与央视记者李贞成了好朋友

  记者王小晗 刘尚坤 通讯员周绪文 实习生曹蕊

  核心提示

  -小花生下来时,鼻子被老鼠咬掉,父母见医治无望而将她抛在襄樊市儿童福利院门口。

  -在福利院的关爱下,小花读完了中专,成为一名护士。3年前,受惠于国家民政部的“明天计划”,她多次接受鼻子再造手术,花费5万多元。昨日,省福彩中心再次捐助小花6万元手术费。

  -“这个样子,对我来说已经非常非常漂亮了!”昨日上午9时,在省福彩中心五楼,红裙、红帽的小花落落大方,不时露出喜悦的笑容。

  -“明天计划”实施3年来,我省共有2212名孩子接受了手术治疗,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

  “父母就是因为我没了鼻子才抛弃我的”

  关于小花的“亮相”,襄樊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周爱民记得特别清楚。

  那是1986年12月3日清晨,襄樊天气异常干冷,最低温度为摄氏零下3度。保育员发现福利院门口有一个用被褥覆盖的旧纸箱,大家凑近细看,不禁惊呼一声:箱内有一个刚出生的小女婴,不断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嗓子都已嘶哑,而她的面部满是伤痕血迹,整个鼻子都没了!

  福利院为孩子取名李小花,这一天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小花的生日——在福利院,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

  此后,福利院多次带着小花求医,当地一医生透露,小花的鼻子是被老鼠咬掉的,其父母曾抱着孩子前去求救,得知复原几乎无望后,抱着孩子匆匆离去。

  “我知道,父母就是因为我没了鼻子才抛弃我的。”说到此处,小花神情悲伤,但她很快又展现笑容:“也许,他们真的是没办法了……”

  20年过去了,对父母亲情的渴望,浇灌出小花更多对未来的想像,她反复告诉记者:“我总在想,我以后也会有个孩子,我一定会无比地爱他,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好好地疼他,绝不会离开他。”

  “我总在做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出鼻子”

  在福利院里,幼小的小花并不知道什么叫自卑,可转眼7年过去,小花该上学了,仅留着两个黑洞的鼻部,成了她无法回避的缺陷。

  入学后不久的一天,老师教学生玩指鼻子游戏,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每当老师说“鼻子”时,同学们都齐刷刷地望着小花。忆起童年时光,小花说:“就像个怪物被人看着,我那时最怕上学,也不想见人。”

  周爱民院长告诉记者,当年的小花不肯照镜子,甚至只要对面有人走来,她就会惊恐不安。小花说:“我知道,想改变自己的苦命,除了拼命学习,再也没有别的途径。”就是凭着这种信念,小花以相当不错的成绩升入襄樊25中。

  但自卑感与日俱增,一次学校组织春游,照合影时,小花个子不高,应该站到第一排。一位调皮的男生却说:“让李小花站在后面吧,我可不想让父母看到我和一个没鼻子的在一个班。”听到这话,小花哭着跑回了福利院。

  小花告诉周爱民:“我总在做一个梦,梦见自己有鼻子了,变得好看了,没人再笑话我了。”每当此时,周爱民不断地告诉小花,就像别人生病,你这样不是你的错,那些笑话你的人才是错的!为小花筹钱修补鼻子,也成为周爱民日甚一日的期待。

  看到的、体会到的痛苦太多了,初中毕业后,小花坚持不肯上高中,而选择了护校,“有病真的是太难受了,我不想让别人像我这么痛苦,当护士就能帮助他们了。”福利院有个比小花早来两年的李红琳,因小儿麻痹症被遗弃,每逢周末,小花就推着轮椅上的姐姐到汉江边转转,她们一同分享青春的梦想、人生的理想。

  “明天计划”点亮小花的梦想

  2004年7月,小花从襄樊市护士学校毕业,可命运再一次捉弄了她:由于面部残缺,许多医院都把她拒之门外。

  周爱民带着小花奔波在全市的医院间,靠着老同学、老朋友的关系,请他们给小花一个实习的机会,可得到的答复几乎一样:“周院长,实在不好意思,我们要的护士必须五官端正。”最后,周爱民只得把小花留在与福利院配套的小医院博爱医院实习。

  即便如此,小花仍异常开心,她每天戴着口罩上班,对每个病人都格外体贴。照顾福利院里的孩子、推着轮椅上的残疾孤儿外出玩,也是她的日常功课。

  2004年8月,国家民政部启动“明天计划”,出资为福利机构的孤残儿做康复手术。小花被列入襄樊首批116名“明天计划”康复手术对象。

  2005年底,小花入住省口腔医院,开始接受鼻子再造术。那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从左上臂打穿一块肌肉,再将其与鼻部相连,此后一个多月都得保持“左手抱着”的姿势,待肌肉成活后,再取下造鼻子;还得再取下一块肋骨,两片耳后软骨,分别造出鼻梁和鼻翼,整个过程持续3个多月。

  “那时我每个晚上都没法睡觉,但我心里真是高兴啊,只要觉得难受,就是向我的梦想靠近了一点点。”术后的小花格外开朗自信。

  去年,小花在武汉市三医院再次接受手术,顽强的她坚持在手术间隙参加考试,取得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2006年11月,福利院的另一名孤儿樊小福因脊膜膨出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手术,小花随同前往专门照顾小福。该院一位专家得知小花的病情,建议再做一次手术,鼻子会更好。

  然而,这次治疗颇不顺利:本应在额头装入扩充器,再注水使皮肤充分扩张,最后将皮瓣转移到鼻部再造,但小花对扩充器过敏,手术部位不断渗水并起了红疹,只得先行治疗过敏,到今年9月才能真正实施手术。

  “今后我也会有机会,把这样的爱送给别人”

  7月3日,正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小花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来电者是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记者李贞,她在偶然的机会里听说了小花的遭遇,想要采访小花。

  “说实在的,苦难的孩子我见得不少,但小花这样的,还是让我十分震动。”昨日,李贞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成长如此艰难,仍能如此乐观向上,小花身上的这种精神,使得她成为央视《讲述》节目的主人公。现在,小花和李贞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

  事实上,小花的大方、自信也远远超出了楚天都市报记者的想象。她说自己身上的衣物都是好心人送的,耳垂上闪闪发亮的耳钉,是北大人民医院的一位护士姐姐送的,“纯银的呢,我是不是很臭美啊?”一边微笑,小花一边表露了自己的观点:接受人家的赠与,她从不觉得自己可怜,“我收获的不光是一份份礼物,还有一片片爱心,今后我也会有机会,把这样的爱送给别人。”

  坐在一旁的福利院保育员黄阿姨告诉记者,小花从小就爱美,此次为进行鼻再造术,额头埋入了一个扩张器,她别出心裁地戴上一顶红帽子,“既能防晒,又能掩盖头部的大包,还挺漂亮吧?”

  与同龄少女相比,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时髦的新衣,没有浪漫的爱情,但记者眼前的小花却对未来充满信心。她甚至开始梦想,假如亲生父母看到新闻报道后现身,“我肯定会认他们。福利院是我的家,再多一个家不是更好吗?”

  由于到今年4月“明天计划”已全部结束,小花的后期治疗费用成了问题,鉴于小花的特殊情况,省民政厅、省福彩管理中心决定从福彩发行费的节余中拿出6万元,助其完成最后手术。中心主任俞远汉说:“苦难的孩子更要坚强,小花这样的孩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全力帮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