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为救产妇南京城献血总动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8:26 无锡日报

  据金陵晚报 昨日下午2时许,江苏省人民医院ICU重症病房前,沃美玲的爸爸沃恒贵和妈妈孟凡英坐在用包装箱铺盖的地上。面对记者,妈妈不停地抹泪,爸爸叹息,指着紧闭的病房的门:“她还在昏迷当中,血还不够”。

  沃美玲一家来自溧阳市龙庙镇朱庄村,小两口春节后一直在常州呆着打工。14日晚,沃美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河西分院妇产科产出一死胎后大出血。15日凌晨4点,她被送进ICU重症病房,血还没有能够止住。因为出血量太大,沃美玲极需输血,但是沃美玲的血型是O型RH阴性,这种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都达不到千分之一。

  全市总动员寻救命血昨天早上,江苏省血液中心库存的1400毫升血已经全部输进了沃美玲的体内,但是和沃美玲失去的4000毫升血相比,这些还远远不够。

  面对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江苏省人民医院ICU的工作人员万分焦急。他们一边将电话打到江苏省血液中心,一边请医院宣传办的工作人员想想办法。上午10时30分,宣传办的小陈将急寻救命血的消息发往南京所有媒体,电台很快就播了,热心的市民马上行动起来了……

  大学生冲出课堂献血接到江苏省血液中心的电话时,南理工电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岳昌文正在教室参加《国际接口技术》的复习答疑。岳昌文顾不上第二天就要考试,奔出教室奔出校门拦了一辆出租车就往离学校最近的新街口一个采血点奔。“当时的想法?没什么想法,就是觉得人命关天,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在采血点,岳昌文献了300CC的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1岁的岳昌文已是第四次献血了,在2005年第一次献血时,岳昌文知道自己体内流淌的是一种稀缺血型。此后,在2005年、2006年,岳昌文又先后两次接到血液中心的求助电话。

  朴实的岳昌文一次又一次用“这没什么”来概括自己的行为,他说“毕竟这是一条人命呀”。

  很多人赶到了采血点作为江苏省血液中心稀缺血型俱乐部的成员,江宁某中学的化学老师陶老师也是昨天早上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的。当时,他正在尧化门开会,“接到电话,我就赶到血液中心,但因为是周日,没人采血”,陶老师于是又赶紧到迈皋桥的采血点,献出了300CC的血。这已经是陶老师第8次献血了,“从2001年知道自己是稀缺血型后,半年到一年总要献一次”,陶老师说。

  像岳昌文和陶老师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从山东来宁的美容师陈莉是在接到朋友电话后急急忙忙赶往采血点的,“朋友知道我是这种稀缺血型,我接到电话后,什么也没想,打了车就往最近的采血点赶”。可因为第二天有个小手术,陈莉没献成。“有点失望”,陈莉说。

  产妇输血后情况好转昨日下午5:25,900毫升经过检验合格的救命血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ICU,立即被输入到沃美玲的体内。截至记者发稿时,血站还在接受献血。而来自医院的消息是,沃美玲的情况稍稍好转,医生正在对其密切观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