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南宁豆制品将贴标签上市 11月起必须标明厂家地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9:05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伍鸽玲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报道的地下豆制品小作坊在卫生条件恶劣的环境以及使用工业石膏生产豆腐后,一些爱吃豆制品的市民犯起了嘀咕:到处都是这种卫生条件差的豆腐作坊,以后还吃不吃豆制品呢?南宁到底还有没有可以吃的豆制品?对此,执法部门表示,今年11月1日后,豆制品上市,必须标明生产厂家、地址等,以确保市民买到“放心豆腐”。

  市民反应

  还有没有“放心”的豆腐吃?

  随着一批地下豆制品小作坊被媒体曝光,其肮脏的生产环境和使用工业石膏、潲水油等黑幕被揭开,不少南宁市民都对豆腐“敬而远之”。经常爱买豆腐回家做麻婆豆腐和凉拌豆腐的农老师告诉记者:“看了报道后,都不敢吃豆腐了。”记者的一位朋友也打来电话说,看了报道,他们单位很多人也说不敢吃豆腐了。她说:“南宁有这么多地下作坊生产豆腐,到底还有没有可以吃的豆腐呀?”

  不过,也有市民对此不在意。记者在建政市场采访时,一位正在买豆腐的男子对记者说:“以前农村做豆腐不都是这样做的。那么多年,也没听谁说吃豆腐吃出问题来。”不过他也说,只要使用的不是工业石膏,其他卫生问题应该不是太大。

  记者探询

  真正“放心”的豆腐是怎样的

  记者从南宁市卫生监督所获悉,目前,南宁市办有证照的豆制品生产厂家有8家,加上一些超市自己的加工场和部分市场里现做现卖的有证摊点,南宁市持证的厂家、摊点在15家左右。另外,还有5家在建规模较大的豆制品厂在申请中。

  根据南宁市卫生监督所提供的名单和地址,7月15日记者来到南宁市北际路南宁市豆腐厂,这是南宁目前较大的一家豆制品生产厂。走进厂房,记者马上感觉到不一样:地板和墙面都按规定贴有瓷砖,厂房里有更衣室、选豆车间、洗豆车间、磨浆车间以及化验室等等,每个车间都各自为阵互不相通。即使需要传送物品,都只能从车间里的窗口进行传送。在进出各个车间的门口,工人都要经过一个消毒池对水靴底消毒。而黄豆从原料车间进入选豆车间,直到做成豆浆,全都是在管道中流动。比如,在选豆车间,选豆的机器按照黄豆的比重,将沙石、坏豆选出,豆上的灰尘被吹掉,然后一条管道将选过的黄豆吸上二楼的清洗车间,在机器中清洗、浸泡,然后被另一管道吸入磨浆机,再到煮浆机,然后被管道送到过滤的机器,再送到压制成型车间。豆制品出厂前,还得经过化验室对大肠杆菌等进行化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接着,记者又来到位于心圩四联村的一家豆制品加工场探访,这是一家规模不算太大的私人豆制品加工场。虽然场地不大,但加工场所有的车间也都隔离分区,地板、墙面都贴有瓷砖,各车间外也都具备消毒池,车间里也有紫外线消毒灯。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的豆制品大部分销往周边学校。

  针对一些地下作坊的做豆腐是小本生意,没办法投入大量资金达到卫生要求的说法,卫生监督人员告诉记者,这不过是狡辩而已。因为考虑到很多豆腐作坊确实是小本经营,他们采取了灵活的管理措施。比如,在一些市场,有的摊位租下一个小地方,现做现卖豆腐。只要这种小作坊有明晰的功能分区,现场有消毒等卫生措施,可以达到卫生的基本标准,他们同样也予以发证。

   准入标准

  “放心豆腐”将贴标签

  虽然正规的豆制品企业有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卫生条件,但由于投入大,“正规军”敌不过“游击队”。

  南宁市豆腐厂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厂房、设备等投资达到200多万元,日生产豆腐的能力为3.5万公斤左右。根据他们的市场调查,南宁每天的豆腐的需求量最多在5.2万公斤左右。南宁有8家“正规部队”,他们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供应整个南宁市场。但由于“正规军”投入成本高,而“游击队”光逃税就可以挣下不少,因而在价格上,“游击队”生产的豆腐的批发价可以低于“正规军”0.05~0.15元/500克,甚至更多。因此,“正规军”常常竞争不过“游击队”。市场被“游击队”抢占了一部分后,“正规军”的生产能力就大打折扣,像南宁市豆腐厂,现在每天只生产7000公斤豆腐。

  一方面是市民需求放心豆腐,一方面却是放心豆腐难以完全占有市场。在鱼龙混杂中,市民和正规厂家都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规范市场,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也让正规企业得以正常发展。

  南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管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国家已将豆制品列入准入制度范围,以后豆制品上市必须要有相应的标识,这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今年11月1日后,豆制品上市,必须标明生产厂家、地址等,以确保市民买到“放心豆腐”。一些执法部门也建议正规厂家,在此之前可以在市场供应点标上自己的标识,让市民能方便地识别放心豆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