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他三个月要走破一双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5:30 新民晚报

  2006年,上海评选十大“平安英雄”,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交通分局的一名普通的反扒民警张翼飞入选了。

  这是老百姓自己选出来的心目中的英雄。全市共有790万市民投票,张翼飞的选票在十大英雄里名列前茅。一个抓小偷的民警,没有侦破过惊天动地的凶杀大案,没有侦破过案值数千万的经济要案,为什么受到老百姓如此拥戴?

  有网友的帖子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反扒是事关百姓的“民心工程”!

  市民口中的反扒高手张翼飞,最近还被评为上海十大杰出青年。12年来,他和战友们抓获了1500余名扒手,摧毁了20余个大大小小的地铁扒窃团伙。2006年本市轨道交通扒窃发案同比下降30%。

  张翼飞究竟有哪些抓小偷的绝活,能称为高手?

  伪装

  普通,是记者对张翼飞的第一印象,如果站在地铁的乘客堆里,你肯定找不到他。“小偷作案时是非常警觉的,他们会不停地东张西望,这种张望其实是没有目的的,但如果你气质特别突出,或者穿了一件黄色或者红色的衣服,就很可能刺激到他的视线,引起他的注意。”张翼飞拎了拎自己的汗衫,告诉记者,穿一件色泽暗淡的衣服,这是反扒队员的一种本能。

  张翼飞年年月月天天行走在轨道边,每天不加班的话正常工作12个小时,12个小时要走20公里路,3个月要穿破一双鞋,这仅仅是工作的辛苦,但辛苦并不一定有收获。

  “怎样才能铆牢‘三只手’,又不被他们发觉?三个词:‘距离’、‘视线’、‘正常’。”张翼飞解释说,“距离”,就是要和对象保持合适的跟踪距离,“只要在视线范围之内”,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视线”,是指要避免与对方有视线的交流。“便衣绝对不能暴露他的眼神,更不能和扒手对眼神,只要对视半秒,扒手立刻就知道对方是便衣,他们会立即停止‘行动’。”张翼飞从不正面注视扒手的眼睛,即使要观察,也是用眼睛“瞄”,用余光“扫”。

  所谓“正常”,是指正常的神态、动作和观察方式。“现在的小偷反侦查意识很强,便衣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伪装能力,这样才不会引起对方的警觉。”

  辨识

  今年6月18日,张翼飞带领反扒队员们,在48小时内打掉一个19人的扒窃犯罪团伙。这一仗之所以干净漂亮,是因为准备充分,在行动之前警方早已摸清了团伙成员的底细,而团伙最初漏出马脚,就是在张翼飞的眼皮底下。

  今年4月13日,张翼飞在分局吃完午饭,来到二号线的中山公园站,发现站台上有6张新面孔。每天轨道交通发送那么多乘客,难道张翼飞都能记住?显然不可能。

  那张翼飞是怎么判断的?这就是反扒高手另一项基本功,“辨识”。“扒手的心理和行为与正常乘客是两样的,我把他们的这种动作叫做‘怪动作’。”张翼飞口中的“怪动作”有很多,4月13日那天,6张新面孔就是因为一种“怪动作”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几个人不是往人少的地方走,而是往人多的地方挤,一趟车来了,他们不是简单地上车,而是频繁地上下车。张翼飞开始留心这6个人,并带人跟踪。

  很快,跟踪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4月27日这天,这6个人一早赶到了某看守所。他们去那里干什么?一了解,原来当天有13个因扒窃被判刑1年的犯罪分子刑满释放。他们是来接头的!

  这伙人一出狱,就在饭店大摆宴席,颇有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进入警方的视线。

  忘我

  1997年,张翼飞被提升为轨道交通公安分局便衣队的队长,他的工作更忙了。有时候一个星期回家换一次衣服。妻子说:“我也在公安部门工作,也知道在上海当一个民警是很忙的,但也不是你这个忙法,家里事情你一点也不管啊?”

  张翼飞满脸歉意地笑笑,心里浮现出他常常叮嘱伙伴们的一句话:“我们在执勤的时候,脑子不要牵挂任何事情,不管是结婚的宴席定在什么酒店,还是煤气费单子什么时候过期,小孩的家长会谁去开……一定要全神贯注,只有这样才不会漏掉一个坏蛋。”

  这句话,张翼飞是无论如何“不敢”跟妻子说的。在东方电视台十大“平安英雄”颁奖晚会的录播现场,当张翼飞面对电视台工作人员的提问“你觉得最愧疚的事情是什么”,愣了很久,张翼飞压低声音吐出一句:“我感觉挺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子。”

  忘我,虽然不是张翼飞的绝活,但却是他的工作态度。

  本报记者潘高峰通讯员王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