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时髦”打工妹当上山村“孩子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06:5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张亚斌唐军本报记者陈勇绕过几道山梁,坐落在偏远穷山村的南充市高坪区隆兴乡峦鼓峒村漂亮的新村小让人眼前一亮。

  “小朋友们,老师念一个字你们跟着念,注意,发音要准,吐字要清楚……”7月13日上午,离村小不远的曹尚琼家传出朗朗读书声。“村小老师缺,我利用假期给孩子们开点‘小灶’。”见记者来访,她有些意外,略做解释又继续“上课”。

  “小朋友们,这字念什么?”“爸,爸爸的爸;妈,妈妈的妈……”清脆的童声在寂静的山村传出老远。

  “娃儿们能有现在这么好的读书条件,真亏了这一家子呵!”同行的村主任杨朝俊打开话匣子:老支书张文胜为修村小累死在工地上,他的弟媳妇曹尚琼忧心于村小缺老师,甘愿放弃在广东惠州月收入2000元的工作,回乡担任每月仅400元的代课教师……

  新村小是用生命“砌成”

  3年前,为了解决山村孩子读书难,地处金城山脚下的隆兴乡峦鼓峒村、千佛寺村、混源寺村3个村的群众呼吁修建一所联合村小,让孩子们就近上学。2005年夏,乡党委决定在峦鼓峒村建设联合村小,而建新村小的重任便落在了峦鼓峒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胜肩上。为修建村小,张文胜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劳动在工地上。连续的冬雨泥泞,陷住了拉建材的马车,张文胜带头扛起沉重的水泥、砖块往学校工地搬运。12月12日晚,在工地上忙碌了一天的张文胜把其他人放回去休息,自己在工棚里继续值班守夜,不幸因过度疲劳引发心脏病,告别了他牵挂的一切。

  噩耗传来,全村村民扶老携幼前来为张文胜送行,哀声遍山乡。爱德基金会在得知张文胜感人事迹后,向资金断档的联合村小捐款10万元,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使峦鼓峒村联合村小于2006年春竣工投入使用。近200名孩子告别过去的危房,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学校。

  条件差收入少留不住教师

  可乡亲们还未来得及高兴,头疼的事就来了:学校找不到足够的老师!

  由于山村生活条件太差,过去只有五六名代课教师,400元的月收入根本留不住人,三天两头就有老师调走,即使乡、村出面请到老师,但过不了几个月便拎着行李又走了。

  “找到稳定的老师实在太难了!”多次被返聘回校的退休代课教师杨朝明告诉记者,学校老师没有一名正式编制,全是代课教师,而且随时可能离职。“要不然,像我这把年纪,还何苦去顶缺?”他苦笑道。

  “当教师曾经是我的梦想。”曹尚琼告诉记者,1995年她高中毕业后考取了蓬安师范学校,但由于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她含泪将录取通知书悄悄撕掉,外出打工。在广东惠州一家大型电子厂,她一干就是10多年,凭着苦学苦干,她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管理人员,月薪也升到了2000元,成为一名“蓝领”。打工期间,曹尚琼与张文胜的弟弟张刚相恋并结婚。

  “哥哥为修村小把命都搭进去了,可学校却缺老师上课,娃儿们该咋办哟!”曹尚琼心里很不是滋味。“干脆我回去当代课教师吧,毕竟那里有你哥的心血!”她与丈夫商量,获得支持。

  愿意在山村教一辈子书

  “啥?2000的工资去换400的?你脑壳进水了呀?”不理会同厂姐妹的冷嘲,2006年春季开学时,30岁的曹尚琼毅然拎着行李回到峦鼓峒村,应聘做了村小代课教师。一年多来,曹尚琼承担了学前班的教学工作,耐心细致地带着30名孩子学习入门知识,并照顾他们的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村里留守儿童太多,缺乏教育引导可能出现很不好的后果。”暑假里没有老师和家长辅导功课,曹尚琼就将周边的孩子聚集到自己家里,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带着他们做游戏。

  “孩子们现在对我很依恋,将我当作妈妈,除了学习外,帮他们洗衣服做饭,也是我的活。”曹尚琼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她已丢不下这里的孩子。中午,饭菜香味从曹尚琼家飘出,孩子们放下书本,举着小碗兴奋围住饭桌……

  一旁的曹尚琼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意,向记者表示:“如果学校用得着我,我愿意在山村当一辈子代课教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