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学防范 学急救 “小鬼”争相当“演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06:59 三秦都市报

  在家中遇到歹徒怎么办?如有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突发急病怎么办?被烫伤了怎么办?经过本报连续几天的现场测试,发现很多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生活自救能力并不高。昨日上午,本报特别邀请西安公安碑林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李建朴和民警马晨、王磊,以及陕西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的工作人员杨建新老师,来到西安市建国路小学,在这里给报名参加本报活动的20多名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防范和生活自救知识课。

  扑克牌当礼物 生人来访慎开门

  民警们一到场,首先给在座的每位孩子和家长发放了一副漫画扑克牌。这种特殊的扑克牌,按照普通扑克牌的4种花形分为4个篇章对市民进行安全防范教育:“黑桃”讲述了13个防盗知识、“红桃”则告诉人们如何防抢、“方片”说的是怎样防范扒手、“梅花”教您怎样对付骗子。

  在仔细看了漫画扑克牌后,一位家长说,民警们将平时办案总结的52个经常发生在市民生活中的不法例子,采取漫画和简语,一针见血的警示语的形式,让人们看穿坏人的伎俩,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掌握了不少安全防范知识,从而避免了不法伤害,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这种形式非常好。

  民警首先拿出一张红桃4,上面写着“生人来访慎开门。”民警讲解到,当孩子独自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来访,千万别开门,也别将父母的电话号码透露给陌生人,如果遇到危险,可以假装晕倒,避免与犯罪分子发生正面冲突。

  当民警问到:“有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许多孩子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最后7岁的雷博强被选为扮演“坏人”,想方设法骗开门,而8岁的张钰辉被选为扮演独自在家的孩子,想办法守住门不开。游戏很快开始。

  在“陌生人敲门”游戏中,第一次测试中很大意地给记者开门,并将妈妈的钱包翻出来交给记者的7岁女孩小小再次扮演了“守门孩子”的角色,不过与第一次的结果相比,她这次的表演相当出色。9岁女孩李桢扮演了想骗开门的“坏人。”

  李桢:我是收水电费的,你父母在家吗?

  小小:不在家。

  李桢:我是修煤气灶的,让我进来好吗?

  小小:我父母不在家,父母不允许我开门。

  李桢:你父母说你们家空调坏了,中午很着急地给我打电话,让我来你家修。

  小小:不行,我想给我父母先打个电话问一下。

  李桢:小小,开一下门好吗,我是你妈妈的同事。

  小小:妈妈说了,不管谁再敲门,不管说什么话,都不能开门。

  李桢:你爸爸将手表忘在家里了,让我来取一下。

  小小:你有什么事情跟我爸妈联系吧。

  无论李桢怎么骗,小小这回都死守家门,不再上当。

  当坏人闯进家门,要用绳子捆绑你的双手时怎么办?民警教给了孩子们一个小决窍。“如果小朋友外出时脖子上挂着钥匙,有些犯罪分子会尾随其后,抢走钥匙开门入室,然后会将你捆绑起来。当犯罪分子要捆绑你的双手时,你就将双手递给他,不要抵抗,不要直视,但是在伸出双手时注意要将双手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犯罪分子虽然捆绑得很紧,但如果你暗中松劲缩小双手的距离,绳子就会很容易滑落。”

  “小鬼”扮演“伤员” 家长热情也很高

  杨建新老师首先针对110、120、119几个最常用的急救电话,给小朋友们做了讲解。“你打这个电话时,要告诉对方求助者的名字、家里电话或家长手机、具体的地点、求助的事情。如果住的地区不好说清,你一定要在平时生活中多留意自己家周围大的、有显著特点的建筑或单位、学校。而且,你说完话后一定不能着急挂电话,因为接电话的人有一个反应时间,对方不让你挂电话你别挂电话,因为对方可能会告诉你现在应该如何去做,或者再询问更为详细的内容……”

  生活中,吃东西时不小心被东西卡住喉咙怎么办?怎样让异物尽快地吐出来?这是许多小孩子、甚至大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在培训现场,杨建新老师专门让王泽宇小朋友扮演一名被异物卡住喉咙的“伤员”,他“很难受”地干咳。杨老师紧挨在他身后,一边示范救助,一边给大家讲解,只见她用手在他肚脐以上两指部位按压,随着她手指的用力,“伤员”随之低头,很快“吐出”异物。看到小朋友形象逼真的表演,许多小朋友一边笑着,一边在家长的配合下,模仿着杨老师所教的急救动作。

  不小心划伤手、擦伤手怎么办?不小心骨折了怎么办?这些小朋友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昨天也在培训现场有了答案。老师讲解过程中,不同的场景都需要小朋友来扮演“伤员”,在场的“小鬼”一个比一个踊跃,争相举手当“伤员”。“手划伤后流血,要紧紧捏住指根止血,再进行包扎;擦伤后,家长在包扎时进行加压包扎,但不能太紧,要观察孩子指头的颜色……骨折后第一时间要用木条、书本或文具盒等长形硬物固定骨折部位,再将骨折部位吊起……”看着扮演“伤员”的小朋友瞬间好像真成了“伤员”,在场的小朋友笑得更开心了,但在笑声中,他们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急救小常识。

  孩子从高处摔伤,家长或其他小朋友该如何在第一现场救助?昨日,孩子们在现场观看、体验了“真人秀”。一名小朋友因“摔伤”被抬到桌子上,可能颈椎受伤!其他几名由小朋友扮演的“急救人员”立即上前,有的轻轻地扶住“伤员”的脖子,其他几人将“伤员”小心翼翼地平行抬起,“送往医院”……

  虽然刚刚学会这些急救小常识,但孩子们“演”得很认真,一招一式还挺像回事。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的急救培训课快要结束了,但孩子们和家长似乎意犹未尽,不时地就生活中的小常识向杨老师咨询。“如果孩子被开水烫伤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如果鱼刺卡住了应该怎么办?……”针对家长的现场提问,杨建新老师也一一耐心地做了解答。

  两个多小时的安全培训结束后,许多家长围着讲解老师和记者,追问下次什么时间再举办这样的安全培训。“通过这种实践体验,孩子们很快能接受并容易记住,家长也有很大的收获,希望以后报社能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

  暑假安全孩子们“三知道”

  “给孩子进行暑假安全教育十分有必要!一定要让孩子做到“三知道”———杜绝安全事故,安全常识要知道;拒绝不良诱惑,法律知识要知道;假期危险因素多,自护常识要知道。”昨日,民警也希望能通过本报,向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宣传暑假安全教育。

  *安全防范篇———坚决禁止孩子进入电子游戏厅和营业性舞厅、网吧、录像厅等场所;注意游泳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旅游外出安全、居家安全,学会一些基本的救护常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健康交友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绝对不能与网友见面;在网上聊天过程中,发现对方谈吐低俗时,不要质询或回答,以沉默方式观察,如果证实网友是传播黄毒的罪犯时,应及时报告家长及有关部门。

  *交通安全篇———乘车须在站台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辆停稳后先下后上,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千万不要在车前或车尾急穿马路,以防被车撞倒;不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车,以免被招来的及路上来往车辆撞倒自己,甚至会造成因被招呼的车突然刹车导致后车追尾相撞事故。

  *生活技巧篇———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或者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使用电熨斗等发热器具时应特别当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首席记者 郭红文 本报记者 卢华 实习生 杨敏 叶青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