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分别20多年慈母千里来连捐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1:00 大连晚报

  

分别20多年慈母千里来连捐肾(图)
20多年前父母离婚,贫困的儿子省吃俭用,可大学刚毕业不久病魔就向他袭来;在外打工的母亲决定要救儿子

  分别20多年慈母千里来连捐肾

  ■文/首席记者 陆彤

  ■摄影/卢国忠

  “虽然我和儿子已经分开20多年了,但我们的心贴得很近。我决定把我的肾捐给儿子,挽救他的生命。”昨天,从深圳专程赶来大连的母亲曹汝英很激动。她说,当得知儿子得了尿毒症时,她拿着电话就瘫在工厂里。她知道这是要命的病。在从深圳到大连的火车上,曹汝英几乎两天两夜没吃饭没合眼,她想得太多了。她知道自己和普通的母亲不同,她感到对儿子最多的是亏欠。

  特殊的一家人

  分别20多年

  昨天,在大医附属二院的一间病房里,51岁的母亲曹汝英、26岁的儿子杜鹏、24岁的女儿夏慧娟聚在了一起。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曹汝英一家人原生活在河南新县杜湾村,是大别山脚下的一个偏远农村。一家人以砍柴、种地为生。20多年前,曹汝英与丈夫离了婚,女儿夏慧娟随母亲,儿子杜鹏随父亲,离异后的曹汝英带着女儿到湖北打工后改嫁,现如今母女两人在深圳打工。儿子和父亲留在河南老家。虽然一家人天各一方,但母子爱、兄妹情却一直没有割断。

  前几年,儿子杜鹏考上了大学,可以砍柴种地为生的父亲只能维持父子俩的生计,却拿不出钱供孩子上大学。妹妹夏慧娟初中毕业后,就到工厂的流水线上打工,用每月微薄的几百元打工钱供哥哥上大学。夏慧娟说,父母离异时她才三四岁,朦朦胧胧中知道自己好像有个哥哥,因为家里穷,一直舍不得路费钱,所以直到2002年才和分别多年的哥哥见了第一面。虽说兄妹俩互相都没有太多的 印象,但一见面却非常激动,抱头痛哭了很长时间。之后,哥哥每星期都给妹妹写封信。哥哥上大学时,知道他的学费中有一部分都是妹妹省吃俭用,甚至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而积攒下来的,他在给妹妹的信中写道:“如果有可能,我多么希望坐在课堂里的是妹妹你!”本想等工作后好好报答妹妹,可他却病倒了,杜鹏心里比谁都难受。

  大学刚毕业一年

  就查出患重症

  杜鹏的二叔说,杜鹏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从上小学起,学习成绩就十分优秀。小时候,由于山村贫穷,几个村庄组成一个小学,他每天要起很早,赶很远的山路去上学。早上走时就带着一疙瘩咸菜和一把米(中午在学校把米给蒸一下)。下午放学就回家给干了一天活的父亲做晚饭。看着同学们午饭时带着妈妈做的各种炒菜,他从未向爸爸要过,因为他知道家里的贫穷。

  为供儿子上学,父亲几乎借遍了全村,大学里,杜鹏更是省吃俭用。冬天没有棉被,就花20元买一条被子用了4个冬天,睡到半夜,经常被冻醒。大学期间,从未添过一件新衣服,军训时的迷彩服穿了5年。冬天脚冻得又红又肿也不舍得买一双棉鞋。在他看来,什么苦都可以挺过来。2006年大学毕业后,杜鹏被分配到河南新县的一家公司,并长驻大连做销售。但就在同年7月,父亲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瘤。

  手术后,50多岁的父亲随着家乡的外出打工人员,也来到了大连,帮人拆迁房屋,希望能尽快偿还家中的债务。但不幸的是,今年6月19日,刚毕业一年的儿子,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出患有尿毒症。

  母亲千里来连

  为儿捐肾

  据大医附属二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介绍,杜鹏的尿毒症已是晚期,各项指标都很高,只能靠肾移植或终身透析来维持生命。原本,杜鹏一家人打算靠透析维持生命,可细算下来,透析费用比肾移植还高出好多。加之,母亲提出捐肾的想法,活体亲属间的肾源条件好,费用相对较低,术后的排斥也小,所以决定做肾移植手术。

  目前,经医院全面检查,母亲已经和儿子配型成功,下一步就准备做手术了。可一家人东凑西借的4万元钱连手术费都不够,更别提加上术后每天必须服用的抗排斥药物。

  虽然手术还是个未知数,但杜鹏心里却已很欣慰。他告诉记者:“妈妈、妹妹和我多年没有生活在一起,原本以为亲情可能会淡一些,可通过这次手术,一家人有可能恢复到平常家庭一样,这种感情更深厚更有价值,我真的很感激她们。”

  图片说明:悲伤的母亲要挽救儿子的生命(后左一为患者的妹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