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安徽望江干部公选独爱浙江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4:5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周瑜

  安徽望江县公开选拔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报名17日截止。此次公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望江县明确提出“非本省和浙江人不招”。望江的这一举措也确实吸引了不少浙江贤能。望江县委组织部昨天透露,报名应招的浙江人有20余位,占总数的1/3。

  事实上,远在杭州300公里以外的望江县与浙江的渊源远不止于此———安徽省望江县56名乡镇、县直科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本周也开始了在浙江省委党校“学习研究浙江”的集中培训。

  公告圈定选拔地域

  上个月,望江县开始公开选拔共青团县委副书记、妇联副主席(女)、卫生局副局长、建设局副局长、望江经济开发区企业发展促进局副局长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除了提出学历、年龄、工作经验、专业等要求,公选《公告》特别设定了选拔范围———“面向安徽、浙江两省”。

  昨天,望江县委组织部部长叶林霞告诉早报记者,公告发出后,邻近的湖北、江西等地有不少符合条件的人员来咨询,想参加招考,“但这次县委决定,除了本省,只面向浙江选拔。”“为的就是学习浙江的先进理念。”望江县委书记黄晓武表示,虽然原则上要求报考的是符合条件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但考虑到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不少民企高管在经营管理上有先进理念,因此,“对政治过硬、确实优秀的民企高级管理人员也可以破例考虑”。

  意在打造“小浙江”

  此次“划定区域公选”的决策者是望江县委书记黄晓武。今年4、5月,他曾在宁波北仑区委挂职锻炼。昨天,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个月里,对浙江活跃的民营经济,政府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印象深刻,尤其是大力发展经济的意识。“突破地域限制,面向浙江选拔领导干部,不仅意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浙江干部来驱动机关队伍建设,也是望江推动学浙江,引浙商,把望江打造成‘小浙江’策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早报记者获悉,今年6月,望江县提出“学浙江,引浙商,把望江打造成‘小浙江’”,县委、县政府不仅组织部门负责人到浙江的杭州、宁波、绍兴等地考察,还要求各乡镇、县直科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在浙江省委党校举办的领导干部“学习研究浙江培训班”,重点学习浙江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城乡规划、民营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目前,望江已引进浙商企业58家,协议总投资16.7亿多元,浙商已成为望江最大的外来投资群体。”黄晓武表示,来自浙江的干部不仅对发展民营经济经验丰富、熟悉浙商需求,也可以在招商引资方面发挥优势。

  “引资”到“引人”对一半

  “‘非浙江和安徽人不招’,可能会使人感觉有‘区域不公平对待’之嫌,但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也表明了一些地方‘从引资到引人’的观念更新。”对此,

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郎友兴教授表示,正如望江县委书记此前在宁波挂职锻炼时体会到的,浙江不仅民营经济发达,而且领导干部有开拓创新、包容诚信的特性。但暂不论引进的浙江干部有无才能、资源,5个副科级干部能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从‘引资’到‘引人’只算对了一半———关键是要通过引人,学习、吸收经济发达地区的优秀制度、文化精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