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百岁槐树移入甘熙宅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7:07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百岁槐树移入甘熙宅第
移栽的古槐树焕发生机。金山 摄

  继甘熙故居第一期保护工程2001年完成之后,其所在的南捕厅历史街区的改造与保护成了关注热点。昨日,记者在南捕厅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现场发现,施工单位非常注重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即使不是文保单位的建筑也不随意拆除,一口古井,一棵古树,都千方百计保护下来,作为历史街区重要元素的古街古巷也基本原样保留。

  建筑传承徽派风格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大板巷,南起中北长途汽车站围墙,北至南捕厅路,总占地面积约2.1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分两部分实施,一部分为甘熙故居内历史文物的修缮保护,另一部分是甘熙故居周边配套设施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由

东南大学吴明伟教授担纲,南捕厅公司承建,建筑以两层为主,局部三层,在建筑形式上,传承甘熙宅第原有的徽派建筑的风格。

  甘熙故居内的修缮工程今年3月份启动,6月中旬完成主体的修缮工作,现正进行后花园的施工,预计7月底全部完成。配套设施10月底前完成,年内可迎接市民的参观。

  百岁老槐树移进老宅

  改造工程在文物保护紫线范围外也保留了4处建筑,即南捕厅13号、大板巷40、44、54号,现正进行落架重建,其中40号、54号的小二楼是全木结构,为保持建筑风貌的原汁原味,除继续利用原有尚能使用的旧木料外,南捕厅公司还多次去苏州旧木料市场淘选其他合适的旧木料。而文物保护紫线范围内原列入拆迁范围的一幢民国建筑——八角楼,在拆迁过程中被发现和保留,并由南捕厅公司出资百万进行加固维修。

  文物保护紫线范围外有棵百年本槐树,原来住在附近的居民对其有很深感情,希望不要毁掉,南捕厅公司于是出资15万元,委托白下区绿化所,将这棵槐树移入甘熙故居后花园栽植,并由绿化所悉心养护,现在是生机盎然,枝叶葱绿,为甘家后花园增添了绿色景观和悠远古韵。

  复建古戏台重演昆曲

  甘熙家族以江南戏曲世家显赫一时。已故京昆名家甘贡三先生、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均出自于此。根据规划,“熙南里”历史街区西北角将重建古戏台,昆曲、京剧、

越剧、南京白局、
相声
曲艺将在这里粉墨登场,票友、戏迷们可以在古戏台旁惬意地喝茶看戏,沉醉在悠扬的古调之中。

  即将改造完成的南捕厅历史街区,既不是再造一个夫子庙,也不是打造另一个1912,它是以甘熙故居为文脉传承与互动的载体,形成一个以“都市游憩特色业态”为功能定位的优雅的历史文化街区。将还原古都南京旧时生活的同时,还要让古老的历史街区焕发生机,在保护中利用,从而追求“在一个历史的城市续写历史”。本报记者陈金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