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打工者助人六年力不从心 谁来接过“爱心接力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8:13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上林讯(记者奚振海)近日,一位李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说,他从五六年前开始帮助上林县残疾人罗祥。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经济并不宽裕,而罗祥的儿子马上要上中学了,眼看开支越来越大,他感觉力不从心,希望能通过本报,帮罗祥争取政策扶持或找到“爱心接力”人士。

   打工者助人六年

  李先生和罗祥都是大明山茶场上林白圩分场的职工子弟,两人年龄相差一岁,从小就是很好的玩伴。三四岁的时候,罗祥患了小儿麻痹症,两条腿都萎缩变形,走路要靠两张小凳子。

  李先生十几年前就离开了茶场到南宁发展,但他的境遇不是很好,到现在还是靠打零工过日子。因为经济困难,四十出头的他还没有要小孩。6年前,罗祥的孩子上了小学后,他就开始经常资助罗祥,比如在小孩开学的时候帮付学费等。

  7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上林县白圩茶场罗祥的家。40岁的罗祥坐在椅子上,客气地和记者打招呼。他身材瘦削,两条腿严重变形,被民政部门评定为一级残疾,出入全靠两条小板凳“腾挪”。他没有工作,每月只有120元的城市低保金。

  低保金不够用,罗祥只能经常向父母要钱,这让他很愧疚。他的父母都是茶场的退休职工,父亲每月有五百来元的退休金,母亲因为是病退的,所以退休金就少很多。

  孩子成绩很好

  在罗祥家的墙上有很多奖状,那都是他儿子的,除了段考、期末考的奖状外,还有上林县一些学生竞赛的奖状,南宁市优秀少先队员的证书等等。罗祥很为儿子骄傲。这个11岁的孩子叫罗翕瑞,下学期就上六年级了。罗祥说,儿子从5岁半开始上学,本来应该是下学期上初中了,但由于担心没钱上中学,他让儿子留了一级。

  罗翕瑞放假后,就到宾阳一个亲戚家帮人摘茉莉花去了,这样可以挣些下学期的零花钱。罗祥的妻子曾某平时在茶场做工。现在是农闲,她经人介绍到南宁做保姆了。

  说起李先生,罗祥很感激。他说,老李总是照顾他,儿子读书他帮了不少忙,在南宁有什么合适的活,非要拉上他去一起做。但自己是个残疾人,做不了什么,去了南宁,吃住在老李家,会给他添很多麻烦,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政府帮助有限

  当天下午,记者到上林县残联采访,办公室工作人员黄立温告诉记者,国家对残疾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帮助:一是危房改造,但这是针对农村户口的,罗祥不合适;二是残疾人子女的一次性上学补助(他记下了罗翕瑞的详细信息,表示帮争取);三是城市低保金,罗祥已经得了;四是帮助就业。但是,上林县本身没太多工业企业,所以残疾人就业主要靠劳务输出,但罗祥是一级残疾,只能做些手工活,这样的活不是很好找。还有就是逢年过节的慰问,但上林有残疾人3.3万余人,每次的慰问对象也就是一两百人,所以可能没有慰问到罗祥,他们会考虑下一次到罗祥家里去。

  据上林县民政局低保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上林县城市低保的标准是每人每月150元。罗祥一家三口中,他的妻子是有劳动能力的,根据她的收入,罗祥一家只能享受每月120元的低保金。

  而罗祥说,他更期望的是能守个小店,每天能有现钱出入,这样就能供孩子读书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