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纯英文店招禁而不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8:26 东方网-文汇报

  早在半年前,本报就曾对上海商业街的纯英语店招现象作过报道。但昨天上午,记者在南京西路上陕西北路至茂名路段短短数百米内发现,ALVIlERO MARTINI、STONEFLY、SWAROVSKI、JACKJONES、VEROMODA等纯英语店招,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一家在店招上配有中文对照,这还不包括开设在该地段广场内的品牌商店。

  据悉,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后,上海市各区县已经成立了监测网络,对区域地块内的4条以上马路进行语言文字监控,发现纯英文或繁体店招后立即会向商家提出整改意见,告知其怎样的店招才符合规范,如果拒不改正将由有关行政部门进行执法。根据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招牌、告示、标志牌如需使用外国文字,应用规范汉字作标注。

  既然如此,纯英文店招为何禁而不止?南京西路一家使用纯英文店招的商店负责人昨天称:国家的规定是规定,但实际操作中,不必太较真。从销售讲,用纯英文店招,有利于吸引顾客,有利于商品的销售。再说,换店招成本相当高,尽管有不少人反对使用纯英文店招,但一些年轻人,还是非常喜欢的。“我们的商品消费对象主要就是年轻人。”她说。

  负责南京西路商业街纯英文店招整治的静安区市容和市政管理委员会向记者介绍,对于南京西路上的纯英文店招,涉及到的商店有60家,日前,该区市容、语言委、工商、规划等部门已进行过“会诊”,提出了三套整改方案:一,整个店招架子重新做,重新设计制作有中外文对照标识的店招店牌;二,在不破坏原有店招店牌整体美观的前提下添加中文标识;三,增设中文标识的小型店招。

  据介绍,有关纯英文店招的整治在卢湾、黄浦两区也已经同时展开。上海一些商业街区的所有店招必须在英文店招旁配上中文对照。一旦涉及到的商店如不听劝告,城市执法部门将行使执法权。目前,卢湾区已在淮海路沿线和新天地等地试行此类店招“中英互译”,这一方式可能在全市推广。

  本报记者周其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