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打造品牌强市 推进三次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9:55 温州都市报

  本报讯7月12日,市工商局和市品牌协会联合举办了以“品牌与资本运作”为中心议题的论坛,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和70余家温州企业的代表,现场解答和分析了企业并购重组、私募融资、上市等问题。举办该论坛,旨在推动温州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帮助我市具备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累资本运作经验,为今后成功驾驭并购重组、私募融资、上市等资本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今年4月25日举办的“温州民企高峰论坛”上,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提出支持温州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十二条意见。意见明确规定:省著名商标企业可以以无形资产出资,出资比例最高可占公司注册资本的70%,这充分肯定了品牌在企业资产中的价值,增强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回顾过去20年,民营企业家凭借“拎着一麻袋钱就开始独立创业”的精神,把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温州打造成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企之都”。如果说民营企业家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大多扮演的是“土财主”的角色,那么现在产业要升级,企业要壮大,资本市场的诱惑也在加大。民营企业家是继续做“土财主”还是投身资本市场,这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温州企业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品牌创建之后,紧随而来的是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这成了众多企业必须突破的“瓶颈”。要不要进行资本运作,选择什么时机进行资本运作,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资本运作的模式需要企业进行哪些变革,如何规避资本运作的国际化陷阱等诸多问题,都成了温州企业面临资本市场的巨大考验。

  温州企业上市热情为何不高?

  近几年,以浙江商人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民营企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市热潮,仅绍兴某镇就有7家上市公司。但是,一向领风气之先的温州民营企业,却在这股热潮中难觅踪迹。已在国内上市的只有浙江东日和华峰两家企业,还有两家借壳上市。此外,就是刚刚获准上市的报喜鸟集团。

  进入资本市场的今天,上市一直被企业公认为非常有效的融资渠道之一。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上市不仅可以取得发展壮大急需的资本,还可以就此理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但为何温州民企上市热情不高呢?

  对于这种情况,留美法学博士邹林林分析,目前温州企业上市步履缓慢、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怕由此带来的补税问题,二是怕影响企业决策权等。他用各种案例阐述了上市对企业的财务要求及调整、法律要求,还有政策动态等民营企业上市的实务知识。

  在论坛现场,奥康、红蜻蜓、正泰等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我们企业正在筹划上市,参加这样的论坛就是想从各个方面多了解和学习一些企业资本运作的经验和知识,为企业今后成功驾驭并购重组、私募融资、上市等做好充分准备。”但也有不少企业表示:“从融资的角度来说,上市是很好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如果证券市场非常健康稳步地发展,那么可能有很多温州企业就上去了。”

  市工商局商标广告处处长柯志成表示,对温州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运作的诸多问题,工商部门会尽力当好企业的引路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解决企业的困难。目前我市奥康、红蜻蜓等诸多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其他企业也正跃跃欲试。此次组织论坛的目的就是关注企业品牌资本运作及发展,让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实力的温州企业积累资本运作的经验,可以通过上市来做强企业,推动温州企业有好又快地发展。

  艰辛自创品牌,品牌价值几何?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投资评估研究所所长潘晶就“品牌与企业价值”和温州企业家展开了交流。他说,品牌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温州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民营企业从其自身实践和无数教训中深知品牌价值的重要性,开始走从借用品牌到自创品牌的艰辛探索之路,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他分析,温州品牌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借牌到创牌阶段、快速发展和扩张阶段、竞争力全面提高阶段。

  据调查,自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以来,温州的品牌数量和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团队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团队。截止到目前,温州市拥有“驰名商标”58件、“著名商标”179件、“注册商标”8万余件、中国名牌产品32个,品牌发展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我市工商部门还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构建了有效保护品牌的联动机制和协作打假网络体系。去年发布了《温州市质量与品牌发展规划》;今年上半年度,全市工商系统查处商标案件944起,入库罚没款1245.32万元。

  企业品牌如何走国际化道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战略,而品牌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上海百金投资公司总经理楮红键就温州企业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说,温州企业在品牌的意识方面尚显不足,在品牌定位、技术创新、形象塑造等方面与国外企业差距明显。我市企业必须学习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实力,借助世界知名品牌走向成功的经验,逐步走上踏出国门的发展之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国际化。

  论坛结束后,温州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开设的论坛对企业帮助非常大,增加了企业今后在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经验。他们愿更积极地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和探讨,为实现温州的三次跨越共同努力。

  马中伟 蔡小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