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冲不垮的堡垒 压不弯的脊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10:3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日前,洋县贯溪镇白鹤村遭受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全村所有房舍进水,倒塌房屋48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320亩,村民财产损失严重。面对严重洪灾,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被群众誉为“冲不垮的堡垒、压不弯的脊梁”。

  洪灾前沿的堡垒

  从7月3日开始,雨一直下个不停。次日下午,洋县贯溪镇白鹤村接到镇政府通知说,晚上有大暴雨,要求村、组做好防汛准备。望着阴霾的天空,贯溪镇白鹤村支书周忠善和村主任樊理成立即召开了村两委紧急会议,研究防雨防洪工作。傍晚,雨越下越大,晚上10时后已变成大暴雨。白鹤村地势低平,经过两天的雨水浇灌,饱含水分的土地再也承受不住暴雨的侵袭了,村民门前的积水越来越多。这时,杜家河洪水泛滥,河水漫过堤坎,冲向村里,刹那间整个村子陷入一片汪洋之中。滔滔洪水直接威胁着全村7个小组749户、2334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危急时刻白鹤村迅速成立了以村组干部及党员组成的26人抢险突击队,兵分3路,摸黑沿着已被淹没、水深达1米的3条主干水泥路,争分夺秒地组织村民转移,与暴雨洪水抢时间,争速度。

  在肆虐的洪水中,根本分不清哪里是道路哪里是沟渠,稍不留神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然而,为了抢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抢险突击队们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了。村里70多岁的杨紫兰老人因年事已高双耳失聪,抢险队员们在其家门口多次呼喊,却不见有任何反应。情急之下,村文书闫景宏带着村民闫虎民、闫金成翻过院墙,将正在熟睡的老人摇醒,搀扶出来。51岁的闫中成是个痴呆人,房子进水就要倒塌了他却还不知躲避,村主任樊理成冲进去把他拽出来,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党员闫中厚家里。

  抢险队员们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同时还抢运出粮食3万多斤,在百年一遇的大洪灾面前无一人伤亡。

  支部就是一面旗

  村民安全转移后,村上党员干部顾不上喘口气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7月5日清晨,他们从县民政局拉回了40个救灾帐篷,安置灾民126人。

  白鹤村受灾后,党员干部在七天八夜里,吃饭、休息的时间不超过30小时!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坯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从7月5日开始,村里对所有危房设置警戒线,设立警示牌,落实责任人看护,不经批准不得进屋取物。接着,由镇、村干部组成的查灾队,逐家逐户对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登记造册。

  村委会的8间土房被洪水冲毁了,村两委就把办公地点搬到了灾民安置点,安抚村民,发放救灾物资。村党支部及时召开了全村党员干部大会,动员大家积极开展生产生活自救,要求每名党员必须帮扶一至两户灾民,签订协议,落实责任,在党员干部与村民发生利益冲突,必须把以群众摆在第一位,而把自己放在第二位,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村民振作精神,自强自立,重建家园。

  目前,白鹤村全村420户已完成了清淤工作,占所有进水户的80%。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165袋大米、50床棉被、4000元现金等第一批救灾物资已发放到灾民手中,而同样受灾的党员干部却没有拿上一分钱、一粒米。全村62名党员,在“7·4”洪灾中,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群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古月通讯员杨石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