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市首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获得国家批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00:00 石家庄日报

  本报讯(记者焦莉莉) 据省科技厅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办公室透露,由河北曲寨水泥有限公司与瑞典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的“9000KW余热回收发电项目”日前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待下一步在联合国注册后即可开始实施。这是我市的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它的批准预示着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将迈向国际合作的道路。

  由鹿泉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承担的“9000KW余热回收发电项目”,属于典型的纯余热发电的节能工程,也填补了我省在这个领域的空白。简单来讲,项目就是利用现有的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进行发电。将购买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的瑞典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欧洲工业界提供成本有效减排方案和碳资产管理服务的领先供应商,核心业务就是在全球范围收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减排量。

  今年2月份,鹿泉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投资7443万元运营该项目,目前平均月发电量已达487万度,预计年发电量将达5850万度,可供电5382万度。最重要的是,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878吨。按照联合国《京都议定书》规定,该公司已与瑞典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了10年的二氧化碳减排购买意向。待项目在联合国完成注册后,瑞典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即可购买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并将这些减排数额作为该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减排量。

  项目投入仅5个月时间,就已初显节能减排效果。以往排放的悬浮颗粒等有害物质大大减少,附近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该项目生产的电力,属于无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洁电力,用于内部生产,解决了企业四分之一的生产用电。据透露,目前该公司的用电成本还不足0.2元。

  “站在我国企业的角度来讲,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好处就是能够使企业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且从经济角度企业还可以获益,真正做到将企业的减排信用变化为现金。”据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办公室冯士君介绍,截至目前我省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如风力发电项目、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等共有14个,但是利用水泥生产纯余热发电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我省还是第一个。

  相关链接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下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在全球履行的一种机制。其核心是鼓励发达国家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保护合作项目,获得由项目产生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与此同时,实施此类项目的国家(如中国)可以通过吸引额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