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早有定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05:43 三秦都市报

  新闻提示

  2006年《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第2期)发表了南京建筑学家陈景元《兵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的文章,随之,《时代人物周报》、《楚天都市报》、《凤凰卫视》网站以及台湾等地的媒体接连对此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2007年7月16日,新华网以“惊世骇俗: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为题,再次报道了陈景元的观点:“兵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连日来,人民网、搜狐网、TOM网等网站纷纷予以转载。由此引发了人们的争议。

  陈景元这一观点,意味着将兵马俑命名为“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命题是错误的。事情果真是这样吗?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以及临潼区文物局对此有何反应?记者采访得知,他们一致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早有定论,陈景元的学术观点不值得一驳。

  “兵马俑之父”袁仲一:

  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确认无疑

  袁仲一,75岁,196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员。1964年开始在陕西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秦俑考古队队长。自1974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秦始皇陵园及兵马俑坑的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被称为“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博览诸多中外典籍,论述著作颇丰,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宝级”考古专家、文史学者。

  2006年,袁仲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陈景元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探明的秦始皇陵面积是56.25平方公里,周围包括兵马俑在内的多处发现都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陵园西边有小型马厩坑,东边有修陵园人的墓葬,北边有动物坑等,距离秦始皇陵封土都很远,所以兵马俑坑在帝陵东墙千米之外非常正常。至于“三百丈”,那是古人的约数,不能用今天的长度标准来换算。

  至于衣服的颜色,袁仲一这样解释,尚什么色,是以某种色为贵,并不是规定天下子民都穿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历代的舆服志中反映得很清楚。始皇陵铜车马上的铜俑,穿天蓝色外衣,镶着彩色的衣缘,能说明这些不是始皇帝的陪葬品吗?

  袁仲一还提出对秦宣太后姓名的不同看法:在俑坑中发现的陶字,应是“脾”字,非“月”与“卑”,而对方把一个字拆开,并不顾字顶端的断裂线,把“卑”认作“芈”,是欠妥的。“脾”字只是制陶者名。《史记》中记载:“(秦昭王)四十二年,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骊山。”具体就是今天的洪庆一带,与俑坑风马牛不相及。

  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靳军良:

  宣太后安葬在秦东陵

  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靳军良说,《史记》记载,宣太后是昭襄王的母亲,死于襄王四十年十月(公元前265年),归葬于芷阳骊山,其墓葬在秦东陵。

  宣太后距秦始皇相隔三代60余年。那时秦国国力有限,加之频繁的对外战争,连国君本人陵墓的规模都非常有限。何以为宣太后营造兵马俑那样大规模的工程?再说秦国从普通平民到大臣,从大臣到国君,墓葬的大小等都以生前身份确定。在等级森严的丧葬制度之下,连名声显赫的昭襄王、庄襄王墓都没有营造兵马俑这样大的陪葬坑,何以会为宣太后营造兵马俑坑?

  靳军良还认为,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从兵马俑出土的瓦当等文物上有“咸阳”、“齐”等字样看,兵马俑坑的修建,动用了六国的劳役。只有统一六国才有可能这么做。从这一点上说,兵马俑的主人也不可能是宣太后。

  采访中,靳军良给记者拿出《秦始皇兵马俑——帝国御林军的风采》一书,对记者说,至于俑坑的修建年代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专家张占民在书中说“兵器上刻字‘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四年’、‘五年’、‘七年’等字样,年号均为秦始皇纪年。这些字样清楚地表明秦俑坑是秦始皇年代的。又如车马饰上的‘十六年寺工X造’的字样,‘寺工’作为中央政府铸造业的一个官署,是秦始皇新设有的官属之一。”由此也说明,“寺工”官属制作的兵器及车马饰无疑是秦始皇时期的。而且,在秦坑发现的砖及陶文也与秦始皇陵西建筑遗址出土的砖,在大小、颜色、火候、质地、重量上完全相同,甚至连砖上陶文的内容、文字风格、戳记方法也没有丝毫差异。兵器文字及秦砖充分证实俑坑是秦始皇时期所造的。

  文物局、秦陵考古队:

  陈景元的观点不值得一驳

  7月18日记者走访了秦陵考古队、陕西省文物局、临潼区文物局的有关领导与专家。他们表示陈景元的看法不足为据,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西安市临潼区文物局副局长董虎立对记者讲:“早在1984年,陈景元在学术杂志《大自然探索》中发表文章质疑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否秦始皇一文。当年,国家和陕西省就曾组织过一个学术研讨会,认定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后,30多年来出土的大量金文铭文证明,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确凿无疑。因此,陈景元老先生23年后再次提出这个观点没有新意,也不值得一驳。”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告诉记者,陈景元的说法,毫无考古根据。他发表这样的观点,只能说明他对兵马俑关注,不能说明他对此有什么深入的研究。考古界、文物界没有几个人认同他的观点。

  7月19日,记者电话采访了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的周魁英处长。周处长表示,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学术界早有定论,毕竟绝大多数专家对此都认可。陈景元提出他的学术观点,那是他的自由。但不会影响对秦始皇陵的保护,也不会否定秦始皇兵马俑的“命名”。

  本报记者 赵福生 实习生 赵喜娟 通讯员 蔺安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