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小学生获奖被要求交5元工本费买证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00:25 哈尔滨日报

  文/本报记者王浩

  期末考试结束后,香坊小学校的小学生欢天喜地回到家中,告诉家长自己得了许多荣誉称号,但要想拿到荣誉证书,家长每份证书要交5元钱。学生家长认为校方对学生获得成绩的认可和奖励不应带有金钱色彩,对学校老师参与这种“商业”活动的行为极为反感,向教育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诉。学校领导闻讯后,也觉得这种收费有些欠妥,决定与老师们商议再拿出最终意见和办法。

  1家长:孩子获奖不应家长“埋单”

  据香坊小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家长投诉,前几天他们的孩子兴奋地回家通知家长,他们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口算大王”、“解题能手”等多样荣誉称号。但是,老师告诉他们要想拿到荣誉证书,必须得交纳证书工本费每本5元钱。学生获奖励,哪有家长花钱买证书的道理?尽管家长们对交纳这笔费用存在异议,但实在不忍心打击孩子获奖的喜悦心情,还是掏钱默许了买证这件事。

  发证日期被安排在期末家长会上,教师讲台上摆满了一叠叠的红色荣誉证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老师公布的获奖名单几乎涉及到了全班每一名学生,奖项名目繁多,覆盖面也广,除“三好学生”、“优秀班干”外,还有“朗读大王”、“劳动能手”、“单词大王”、“识字大王”等,有一名学生竟然得了8个证书,家长一下子就花了40元钱。会后,家长们通过交流得知,在这个小学里,一个学生得几个荣誉证书是很平常的事,不得证书的学生微乎其微,家长会上都是一派喜洋洋。家长们质疑:“孩子取得好成绩,获得奖励本是件好事,可以激发孩子上进心。可是,如果奖励的数量过大,势必会让孩子对荣誉产生麻木心理。另外,家长还需付费才能拿到荣誉证书,让荣誉与金钱挂钩,学校不仅有以此赢利的嫌疑,还亵渎了荣誉的纯洁度,容易给孩子产生荣誉是花钱买来的错觉。”家长们认为香坊小学校的这种奖励机制实在是有些不妥。

  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获奖小学生。学生们普遍认为,第一次拿到获奖证书时很高兴,也很兴奋,在班级里很有荣誉感和成功感,可接连几个学期都得到了不少几乎相同的证书,就没有新鲜感了,感觉得不得奖都无所谓。学生小聪说:“我的前后桌每人都得四五个证书,得奖名目与自己的差不多,连班级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得了‘学习进步奖’,现在家里的证书都堆成了小山,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哪方面成绩是最突出的。”

  2校方:“全体获奖”是一种赏识教育

  孩子获奖、家长花钱买证书,校方如何看待此事?为此,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暗访,与香坊小学校的老师和学校领导取得了沟通。据一年四班班主任李老师讲,学生获得一份荣誉,荣誉证书加上一张获奖照片,向其家长收取5元钱费用确有其事。但是,家长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为孩子领证书,例如像“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荣誉,在学生中普及率并不高,一个班级各有五六个名额,完全可以证明这名学生确实很优秀,孩子拥有这类证书,在今后择校时会起到积极作用。至于像“口算大王”、“解题能手”等荣誉称号,学校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而定的,因为本次期末考试题型相对简单一些,每班里会有10到20名学生得满分,对这些得满分的学生,学校都给予了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也许对高年级学生来讲不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得到奖励可以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我们学校现在实行的是一种赏识教育。”对待学生“全体获奖”现象,香坊小学校刘副校长解释说,实行赏识教育方式,让每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个性发展的机会,比如班干轮流干、人人都能得到奖励等等,这样会使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待一些不爱学习或者一些成绩较差的孩子,作为老师也不能放弃他们,要发掘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比如在劳动方面、德育方面、体育方面等,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特长,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颁发一些不同的奖项,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满足。学生获奖对于家长而言也是一种安慰,试想在家长会上,如果自己的孩子一个证书都没有得到,家长也会感到很没面子。至于收费问题,校方认为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家长们完全是依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愿购买,校方没有这笔经费,收取一些工本费用,家长应该理解。对于记者反映的收费问题,刘副校长也认为这种收费方式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校方可以听取家长们的意见,重新确定今后的奖励方式。

  3不要把孩子的荣誉与金钱“挂钩”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学校向家长收取荣誉证书的费用,不仅发生在香坊小学校,其他个别学校也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这种做法究竟应不应该?就此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市教育局纪检处的工作人员。据该处负责人讲,学校老师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给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向家长要钱,是坚决不允许的,尤其是“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是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综合考评给予的称号,学校更不应该收“证书”钱。

  花钱买“荣誉”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青少年心理学专家曲伟杰认为,客观地讲,学校能够根据每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给予一种鼓励和奖励,让大家都有荣誉感,没有失落感,在学生们当中既能形成竞争气氛,又能相互学习,对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凡事都是物以稀为贵,荣誉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孩子在每个学期都能得上五六个、甚至更多的荣誉,孩子会丧失荣誉感,同时也不会珍惜唾手可得的荣誉;老师通过孩子向家长收买证书的钱,孩子会认为荣誉证书是可以用金钱买来的,还催生了学生之间的金钱攀比心理,因经济条件所限不能给孩子买更多的证书,家长会陷入一种自责、矛盾的境地。

  “全体获奖”是否属于赏识教育?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学会副会长张大生认为,所谓的赏识教育是指打破传统功利色彩,发掘孩子生命潜能,追求生命的自信与尊严,倡导孩子成长的快乐与喜悦。学校用“全体获奖”方式培养孩子,从表层上看是让孩子得到了自信和尊严,可事实上这是一种廉价的吹捧和奖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抗打击能力特别弱,遇到挫折不知所措;从某种程度上,“全体获奖”还会使孩子们迷失奋斗的方向,误认为获得“大王”和“能手”证书就是努力的最高目标。赏识教育下,荣誉应当是个身外物,孩子的成长与努力才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