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家出钱 百姓打分 演出下乡 良性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09:4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确保惠民演出的质量 把最好的节目送到农村———

  本报讯 (记者张珏娟实习生陈蕾寓)昨(21)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今年下半年我省送到基层的百场文化惠民演出将尝试院团竞标、政府买单的全新方式。据省文化厅文艺处处长林戈尔透露,百场演出将送到我省没有文艺院团的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等,政府每场补贴5000元,包括民营剧团在内的全省所有文艺团体都可以参与竞标。

  目前四川农村演出市场有市场无票房,村民几乎不可能掏钱看演出,只能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艺术院团多生产面向农村的剧目,提高农村节目的质量。多年来,文艺院团三下乡演出不断,多为指令性安排,比如要求一个剧团在哪里演出几场,而对演什么,这个剧团的节目适不适合当地观众口味,政府的考量并不多。

  多年来,下乡演出一般是省直院团的“专利”,不论路远路近,演出成本多高,省直院团都是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省直院团大多扎根成都,要送戏到边远山区,演出成本高,政府不多的补助往往使下乡演出入不敷出。“因此,有些时候由省直院团送戏下乡很难下到最基层,往往在县上匆匆演一场便打道回府。”林戈尔告诉记者,文化厅的调查显示,演出成本增加也不利于老百姓看到自己想看的节目。

  “现在,这个格局有望被打破。”林戈尔告诉记者,全省文艺院团,包括民营院团都可以参加惠民演出的竞标,这将打破以往的“包办”格局,是缩减演出成本、促使演出进村的一种有益尝试。林戈尔向记者举例:巴中没有演出院团,如果让省歌舞剧院到那里下乡演出,成本高,很可能入不敷出;但如果换成南充艺术院团,离巴中近,成本降低,演出完全可以下到最基层。

  而在四川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民营剧团,也因此新规,可以得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林戈尔说,“有些民营剧团比国有剧团更具活力,竞标的方式能把他们推到一个更大的平台,更利于我省院团的良性发展。”

  “在今年尝试的基础上,明年政府择优采购的投入和场次都会更多。”林戈尔透露,将尝试各种方式确保惠民演出的质量,把最好的节目送到农村。

  【个案】

  成都木偶揣着“考单”惠民

  成都市木偶皮影剧院院长车尔宁的桌上放着一叠“意见表”,这是剧院半年来下乡演出的“成绩单”。记者看到,“意见表”上罗列着演出时间、地点、节目内容等,最后一项则是满意度调查。车尔宁告诉记者,这是成都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公室、文化局、教育局等联合开出的“测评单”,是专门考核“文化直通车惠民行动”的,只要不满意度超过5%,演出单位的政府补助就会扣发。

  今年年初,成都市有关部门要求开出“采购单”,面向全市文艺院团分门别类征集文化惠民的演出节目,既有针对农村儿童的专场演出,也有专为村民演出的节目。车尔宁告诉记者,成都尝试性地采取院团竞标的方式,谁的节目好通过专家组评审,谁就获得政府采购,由政府采取每场补贴的方式把演出送到村民面前。

  “竞争儿童专场演出的单位有好几个,所以不能随意拿些拼凑的节目去。”为此,剧院开了几次会,主题都是选什么节目才能突出剧院的优势、满足农村孩子的需求。最终,3台儿童剧《猎狗侦探》、《文明之风》、《乖娃娃系列木偶剧》送报到有关部门。车尔宁说,从来没为下乡演出这么伤过脑筋,因为以前剧院是政府独一无二的采购单位,但现在面对竞争,必须拿出老百姓喜欢的节目。

  拿到“采购单”,成都市木偶皮影剧院再次面临院是政府独一无二的采购单位,但现在面对竞争,必须拿出老百姓喜欢的节目。

  拿到“采购单”,成都市木偶皮影剧院再次面临考核,“演了不算,要村里的小朋友和老师说好才算。”如何赢得超过95%的满意率,演出现场成了新考场。“提高服务质量成了演出的关键环节。”车尔宁举例:所有费用都由剧院承担,哪怕是上下午都有演出,也在就近的餐馆自己解决午餐,不花当地一分钱。而演出,则要求演员必须拿出最好状态;演出后,与小朋友交流,及时改进节目内容,提升质量。

  通过这样的交流与演出方式,剧院的3台剧目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认可,也使成都市木偶皮影剧院上半年演出量达到461场,更多的小朋友还盼着剧院下半年带着新节目再到学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