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侃侃三人行]职业可探索 千万别迷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07:08 荆楚网-楚天金报

  主持人:张新雄

  嘉宾:肖水清、王晰璐

  嘉宾简介:

  肖水清,创汇模具制品有限公司华中大区经理

  王晰璐,武汉人才市场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职业测评师

  一路迷糊走了数年“弯路”

  张新雄:前几天,本版报道了一篇文章《她为何在羡慕中辞职》:小莹原在一家中央在汉企业工作,年薪5万,专业对口,福利不错,但她发现,她从事的采编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是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还是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管理类工作,她一度感到很迷茫。最终,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辞职读工商管理硕士,开始全新的征程。

  肖水清:这篇稿件我看到了。主人公高考时错选专业,大学毕业后又错选职业,结果一路错下来,导致走了7年的职业弯路,这确实是个典型,给我们职场人士提了个醒:要注意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科学规划。

  张新雄:今天,我们想从主人公的故事衍生出一个与职业迷茫有关的话题。

  王晰璐:好的。职业迷茫,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遭遇挫折的职场老人,都容易出现职业迷茫。

  肖水清:我同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社会实践少,职业规划晚———很多人根本没有职业规划,毕业后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大有人在,对职业感到迷茫的自然大有人在。

  我想重点说的是,即使是职场老人,对职业感到迷茫的人也不少。我认识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做了十年的销售,虽然他在不少名企工作过,但他似乎总不在状态,业绩和职位总上不去,至今还是普通的销售代表,让人唏嘘。适合还是不适合做销售,适合做什么工作……思索很久,他一直没找到明确答案,前不久他还嚷着要去做职业测评呢。

  张新雄:职业迷茫有什么表现,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肖水清:依据我的经验和观察,出现职业迷茫,会有困惑、苦闷、抑郁、无力、无所适从等表现。此外,会出现频繁跳槽的情况。

  王晰璐:这年月,就业形势不是太好,能成功跳槽说明这人还行,至少有下家愿意接收,苦的是“跳空槽”,找不到下家。但频繁跳槽并不好,容易引发极度自卑和过度自负两种极端心理:跳槽后,起点会比同龄人低,业绩很可能会不如人,这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跳槽后不如意,会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机会不好,怀才不遇,由此容易产生过度自负心理。

  找准定位进行有效探索

  张新雄:在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经历一个职业探索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职业探索期通常是在初进职场1到3年内的这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会在这段时期进行不同职业的多次尝试,最后选择一个职业方向,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肖水清:然而,不少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所适从,职业探索期变成了职业迷茫期。因为职业迷茫而频繁转换工作,结果是业绩差、工作满意度低,而跳槽转行后也不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王晰璐:迷茫期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可能多次出现,一旦职业目标不明确,或者职业发展受到挫折,迷茫期就可能出现,并且不断反复,造成长期的困扰。刚才肖先生谈到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当事人差不多迷茫了十年。

  张新雄:职业生涯周期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很可能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

  肖水清:对大多数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尚处在职业探索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通常会对个人发展有不切实际的过高预期。同时,他们对自身各方面的了解有限,因此往往需要在多次的尝试中逐渐了解自我,最后确立方向。而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自我,就容易出现职业偏差,导致迷茫。

  现实生活中,由于对自己不够了解,很多人从事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干的不是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没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优势,导致业绩平平,长期晋升无望。

  王晰璐:由于探索期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的起点,这段时间比较容易形成对职业生涯的一种自我预期,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建议每个人应当慎重选择第一份职业。

  张新雄:职业探索期间,该如何避免职业定位陷入误区呢?

  肖水清:首先得全方位认知自己,包括认知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特色等。可以求助专业的职业测评师,通过科学的测评手段了解自己。

  王晰璐:梳理和分析所做过的职业。有必要对自己所做过的职业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哪份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干得长久的,同时思考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让你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此外,每次跳槽的动机———是因为薪酬,还是工作环境或其他,都需要统一分析,这有助于启发自身的职业价值观。

  明确了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之后,职业竞争力是接下来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如何寻找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可以从自己在职业岗位上取得成绩的地方入手去挖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