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工业遗址成文保“热门人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07:43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冕)明年,第八批市保单位将新鲜出炉。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新一批市保的总数将多于30处,工业遗址等近现代史迹将首次成为“热门人选”。

  “这是本市第八批市保单位,其总数将超过第七批的30项。各区县目前正在汇总情况,延庆等区县已经上报了候选单位。”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介绍,目前大栅栏商业街上四家老字号商铺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纷纷跻身新一批国保,这标志着我国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因此此次新市保中,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工业遗址将首次挑起大梁。

  “新市保公布同时,更要重视合理利用已经公布的六批市保单位。”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介绍,目前本市文物合理使用率仅为30%,仅98处国保单位中,就居住了约77000余户居民,如果搬迁将需约1000多亿元。因此文物部门将首次主动“联手”区县、文物使用单位及个人,尝试建立惩罚措施,有效保证文物安全。争取到2015年,本市合理使用文保单位数量将翻一番,占总比例的60%。

  除了筹划公布新一批市保,本市年内还将公布第七批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另外,20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也将获得新“身份证”。“随着这些金属牌陆续挂上,人们不会再错过身边的古迹了。”王玉伟介绍,每块名牌都有大约200字左右的中英文对照文字,介绍这处市保的历史故事等内容。RJ207

  相关新闻

  2011年京城3500处遗珍网上“逛”

  本报讯(记者刘冕)金碧辉煌的故宫、小巧别致的四合院……2011年,京城3500余处遗珍将首次实现“数字化”,市民轻点鼠标就能饱览本市所有古迹。近日,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透露了这一消息。

  “3500处不仅包括了98处国保、224处市保、567处区保,还包括本市所有核定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可以说把京城值得一逛的去处统统涵盖。”王玉伟介绍,虚拟古迹不仅包括照片、时间等信息,还将GPS定位、建筑价值、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保存现状等信息一网打尽。

  为了避免市民在繁多古迹中“迷路”,工作人员将特意给古迹划成古遗址、古墓葬等6个区域。各区里继续分户,比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区就“住”了16户,其中包括工艺建筑及附属物、医疗卫生建筑、交通道路设施等。而且每处虚拟古迹都有“门牌”,方便查询。

  其实,遗存上网只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一项内容。王玉伟介绍,此次是全国首次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的普查,范围主要包括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由于本市曾于1997年对全市文物家底做过一次“大摸底”,因此工作重点将放在核实并录入已有信息。

  “预计本月底,文物局将率先给各区县文委有关负责人开班授课,解读普查过程中的具体事项。”王玉伟表示,虽然近年来人们对于古村落、四合院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目前本市仍有2000余处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展普查,给古建明确“身份”必须尽快解决。RJ207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