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让我来做一个现代“愚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12:42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冯兰蔺 摄影高亮亮报道

  三年时间,他亲自动手将原本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河岸,变成了一块长达百米休闲避暑的亲水平台。这一浩大的改造工程,均是由竹港桥的河道保洁员吴金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周围的居民称他为“现代愚公”。

  曾经杂草丛生垃圾满地

  上个双休日,又是一个“高温警报日”。闵行区竹港河边上,河水清澈,岸边蹲着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河道边清除杂草,烈日下,上衣已全部湿透,他就是每天要工作10小时以上,却还利用业余时间铺设“亲水平台”的河道保洁员吴金根。

  吴金根告诉记者,三年前,竹港桥边杂草丛生垃圾满地。“竹港桥两边的野草足有一人高,桥下成了垃圾场,大小便随地都是,周边的居民避之不及。”

  某天下班途中,他路过一片拆迁工地,看到“废墟”中有几块地砖,心中一闪:何不把这些别人废弃的地砖铺设在河道边呢?当时,老吴为自己的“突发奇想”激动不已,决定立即动手干。当夜,他就用自己新买的三轮车把砖拖到了工地上。

  百米亲水平台终铺成

  骑上三轮车,从老街到剑川路,吴金根跑遍了竹港桥周围的拆迁工地。三年时间里,他先后拉坏了两辆三轮车,换回了近万块地砖与颜色各异的路面砖。他所在的江川街道河道保洁养护服务社,也给予大力支持,连续三年给他评上了单位先进。

  与此同时,“河道改造工程”同步开工。打木桩、挖沟槽垫花岗岩、浇水泥……等河道两侧堤岸被加固后,老吴根据当时拥有地砖的数量与种类,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开始规划。此外,他还利用拆迁现场挖来一些小树苗,每隔两米砌一个花坛,移植些树苗。

  这几个月,河里的鱼多了,引来不少周围居民到此垂钓休闲,不少人还在东川路桥下的通道上避暑纳凉,好不惬意。

  继续铺设“亲水平台”

  闵行区水务局规划科的工作人员对他义务铺设“亲水平台”的做法给予肯定:“竹港河属区级河道,目前并未出台相应的规划整治措施。但河道两岸6米距离范围,法规上是有严格界定的,这个亲水平台符合防台防汛的标准。”

  现在,老吴还在沿竹港河向北铺设地砖,两岸的“亲水平台”已达两百多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