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7信报·利群阳光公益助学 励志图书送进戒毒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15:40 北京娱乐信报

  最近,11名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阳光使者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戒毒中心看望戒毒人员,给他们送去励志图书,并在中心建立了信报·利群图书角。在这里,阳光使者们对戒毒人员的生活有了全面了解,也接受了生动的“禁毒教育”课。

  

2007信报·利群阳光公益助学励志图书送进戒毒中心

  阳光使者在戒毒中心现场合影留念。 郝思茹/摄阳光使者参观戒毒中心

  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戒毒中心成立于1995年,到现在为止共收治戒毒人员17000余人。在戒毒中心所长金俊的带领下,阳光使者参观了戒毒中心的监控室、运动场,来到戒毒中心的“向日葵治疗社区”。“向日葵治疗社区”内明亮整洁,走道两边的墙壁上张贴着家庭成员的绘画作品,一张张蜡笔画虽然简单,可看得出都是认真画出的。

  金俊介绍说,“向日葵治疗社区”是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戒毒中心具有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特色的戒毒康复管理模式。里面的戒毒者都是平等的家庭成员,所有成员互相关爱,共同学习生活。“居住者”进入社区后必须承担一定的工作,根据工作能力表现逐步升级,最高可以成为管理层的“辅导员组”。

  励志图书送给戒毒者

  来看望戒毒者,阳光使者们都做足了准备,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特日格乐特意上网搜寻戒毒中心的资料,学习如何与戒毒人员交谈。每位阳光使者都精心准备了一本书,要送给“向日葵治疗社区”的家庭成员。记者注意到,阳光使者们挑选的,都是《别怕挫折来敲门》、《小故事大道理》、《善待命运》等励志类图书。一位使者挑选的是本《心态决定命运》,他说,这本书是自己的珍藏本,每次遇到困难都要拿出来读一遍,对陷入低谷的人非常有帮助。“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总会遇到挫折,用什么心态面对挫折是比遇到什么挫折更重要的事,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这位使者说,希望这本书能给戒毒者启迪,走出低谷,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口。

  阳光使者把自己的藏书交到戒毒者手中,随书送去的还有使者们的殷殷叮嘱:直面挫折,战胜困难。阳光使者们的礼物和发自肺腑的话让戒毒人员深受感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回响在小会议室中。本报也将记录历年阳光使者故事的励志图书《阳光力量》送到戒毒人员手中,在戒毒中心建立起信报·利群图书角。

  阳光使者和戒毒者畅谈

  在会议室里,阳光使者和戒毒者坐在一起分组交流,虽然年龄和阅历不同,可双方还是交谈的非常热烈。戒毒人员告诉使者们在“向日葵治疗社区”的生活,阳光使者也给他们讲自己的大学生活。北京师范大学阳光使者黄昌义说,戒毒人员不愿多说当年吸毒的经过,她现在非常后悔,正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毒品的阴影。“看得出来,她对知识渴求,希望过正常的生活。”黄昌义说,同组讨论的人都一起给她鼓励。

  北京邮电大学何娜娜说,在学校中也接受了不少禁毒教育,可这么近距离和吸毒人员接触还是第一次。有的原本有幸福家庭,可就因为吸毒,花光了所有积蓄,家也散了。“我从未如此深刻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以后要把毒品危害告诉身边的人,让大家远离毒品。”何娜娜说。

  半个小时的交谈让双方加深了了解,戒毒人员热情地拉着阳光使者参观活动室。“在社区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尽量弥补我以前做过的错事,我们会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贴在黑板上。”一位戒毒者指着一篇稿件告诉刚认识的阳光使者,这是她不久前写的。认真读完后,阳光使者由衷称赞,戒毒者听到表扬高兴地笑起来。

  探望很快要结束了,“向日葵治疗社区”所有的家庭成员一直把阳光使者送到了社区门口,不能再往前走了,这才拉着手告别。“要好好学习呀!”“你也要加油,争取早点离开。”不少女孩眼里泛起了泪花。

  所长提醒:远离毒品

  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戒毒中心所长金俊说,阳光使者到戒毒中心看望戒毒者对双方都有好处,对于戒毒者来说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和帮助,更加坚定戒毒决心,早日走入社会。而大学生通过和戒毒者的交流,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比课堂教育更直观,更深刻,时刻绷紧一根弦,远离毒品、拒绝毒品。金俊说,禁毒并非只是执法部门的事,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每年戒毒中心都要接待3000人参观交流。“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金俊说,对毒品不要抱好奇心去尝试,同时也要谨慎交友。

  信报记者 李静

  

  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