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古稀老人的干尸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17:10 周末

  -特约记者 李熠 本报记者 周益

  【周末报报道】 人死后还能发挥什么作用?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王国坚老人花了十多年的时间。

  让王国坚满足的是,不久前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答案”。2007年6月25日,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社区的王国坚收到一封从大连寄来的挂号信。这封由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塑化有限公司隋鸿锦董事长亲笔签名的信件正式通告他,他成为国内第一个志愿申请捐献遗体进行塑化处理的老人。通过媒体的报道,王国坚才知道自己竟然成为“全国第一”。因为不论从法律还是人伦角度,这个活动在全世界都充满了争议。

  “我不知道出生前自己是什么,但我却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这样就满足了。”王国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平静地说。

  热心“身后事”的怪老头

  在邻居好友眼中,王国坚的妻子贤惠、儿女孝顺,是一个家庭幸福的老人。同时作为重庆市老年合唱团独唱演员,他每天都坚持练声,每个礼拜都会跟志同道合者开一个小型

演唱会。王国坚说:“每周畅快地唱一次,很过瘾。”

  不过,王国坚在某些人眼中却是一个怪人。“呵呵,王国坚是个很特殊的人,70多岁的老头每天想的尽是死了以后怎么发挥作用这样的事。除了我们,能理解他的人真不太多。”重庆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陶克辛老师说。

  其实,这个一直困扰王国坚的问题,竟源自15年前参加的一个培训班。

  1992年5月,王国坚时任重庆牙膏厂党委办公室主任和“双革办”主任,参加了由市科委、市企业家协会主办的理论培训班。培训期间,一门名叫“行为科学”的课程让王国坚大开眼界,到今天仍然记忆犹新。

  “主讲是一个名叫姚洪川的博士,他告诉我们,在各种社会行为中,死亡行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可是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某些讳莫如深的偏见,特别是在国内,死亡行为的研究一直处于起步和初始阶段。”王国坚兴奋地回忆,“姚洪川痛心疾首地指出,人类是惟一能够预知自身必将死亡的理性物种,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可很多人不能坦然地面对死亡,更不能理性而科学地处理自己的遗体。几千年来,‘活着斗富,死也摆阔’的思想一直主宰着人类。其实,人活着时有等级地位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但死后都是遗体一具,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人的遗体也应发挥自身的价值。一些社会贤达主动把遗体捐献给科学事业;一些开明的领袖主动提出丧事从简、遗体火化、骨灰撒入江河,都是死亡行为学研究中可堪标榜的典范!人类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处理好自己的遗体是一门亟待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这些以前从没听过的言论,让王国坚的思想受到极大震动,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

  大力鼓吹“绿色葬”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不管你豁达开朗、讳莫如深还是悲悲戚戚,最后都必然投入死神的怀抱。而面对死亡,一个明智的人不该是无所作为的。”王国坚告诉记者说,“这些话在十多年前跟很多朋友讨论过,但大家都以为我在开玩笑。”

  1997年5月,王国坚退休了,立即被姚洪川聘请为重庆市行为科学学会秘书长,专心从事行为科学研究。王国坚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仁一起,专门研究死亡行为学。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写出了三篇科研论文:《论绿色葬——人类丧葬行为走向思考》《论身后辉煌——充分发挥人体资源》《论安乐死——尊重生者选择死亡的权利》。三篇论文均在报纸杂志发表。其中,《论绿色葬——人类丧葬行为走向思考》发表在《经济体制改革》杂志,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学院学术成果“优秀奖”。

  在三篇论文中,王国坚系统构建了自己对死亡行为研究的清晰理论体系,提出了死亡行为学的十六字主题:“捐躯医学、救盲复明、临终关怀、树葬兴林”。他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各民族12种丧葬方式,提出了“绿色葬”的全新概念,即“以‘绿化大地,造福人类,厚养薄葬,移风易俗’为宗旨,利用遗体或骨灰当作肥料,深埋树下,助树生长,不占土地,不留坟头的奉献型、文明型安葬方式”。绿色葬是当今时代最理想、最文明的丧葬方式,既不占用土地,又不污染环境,而且降低丧葬成本,人人皆可接受。人死后,骨灰沃树,以树代碑,一碑一树,体现“生有富贵,死后平等”的人本主义思想。

  这篇《论绿色葬》的论文引起极大反响,重庆市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会议,学习和宣传王国坚的思想,积极倡导“入树为安,与树千古”的新型丧葬方式。

  王国坚身体力行,在撰写论文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百年后遗体的处理问题。他最初打算采用树葬方式,给后人和社会做出表率,可后来他发现我国医用遗体十分有限,一般人都不愿意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王国坚于是改变初衷,决定将遗体捐给医学事业,同时,捐出自己的眼角膜,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光明。

  1999年5月27日,王国坚在老伴和子女的陪同下,到重庆红十字会郑重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在附栏中,他写道:“过世后,首先摘除眼角膜,以救盲复明。身体其他器官,如没有发生病变,可无偿移植给需要的患者;如已发生病变,可摘除供医学研究之用。”

  不仅如此,王国坚还动员自己的老伴和其他亲属捐出遗体。“老伴年老多病,心理受不了过多刺激,但她已初步答应下来。”王国坚笑着跟记者说。

  让家人惊骇的念头

  2003年5月15日,王国坚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报道:《人体塑化标本大揭秘》。报道介绍说,德国医学博士冯·哈根斯发明了一种遗体处理的新方法——遗体塑化。

  王国坚从而了解到,就在他为身后事困惑的时候,遗体塑化的发明者冯·哈根斯博士早已于1979年起致力于这项工作,并在1996年首次在日本举办了展览,引起极大的轰动。

  “哈哈,看到这个报道,我突然觉得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同志!”王国坚把那篇报道剪下并贴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他对记者说,“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决定把遗体捐献给媒体所报道的哈根斯设在中国大连的塑化工厂,做成塑化标本供人们参观和医学研究之用。”

  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老伴,老伴大为惊骇:“这像什么话?把自己的遗体交给外国人!还要剥去皮肤,剖开肌肉进行展览,坚决、完全不能接受!”

  好脾气的王国坚不急不忙,开始耐心地做起了老伴的思想工作。

  “我严肃地对她说,我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个共产党员。我不相信‘入土为安,死要全尸’的鬼神说法,在生命终结以后,应该考虑让遗体发挥应有的价值。”王国坚说。

  几个礼拜的软磨硬泡后,老伴渐渐被他说服了。

  2003年6月17日,王国坚和老伴到北京参加老年合唱比赛。比赛结束后,王国坚立即乘车到大连,他要亲自前往大连遗体塑化工厂,当面表达自己捐献遗体进行塑化处理的愿望。在大连逗留三天,王国坚询问了上百人,竟没有一个人知道大连有这样一家“恐怖”工厂。王国坚到当地的民政局和殡仪馆去询问,那里的人竟然也不知道。

  回到重庆后,王国坚找来报纸,仔细查看,发现文章是编译稿,作者也没写明详细地址。王国坚不死心,他按照报纸上提供的大概地址,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信,直接寄到大连遗体塑化有限公司,收信人写冯·哈根斯。这一天是2003年9月26日。

  中国申请捐遗塑化第一人

  苦苦等待5个月后,满怀希望的王国坚竟然发现自己寄出的信被退了回来,原因是地址不详!

  王国坚没有死心,就托朋友到网上搜索,经过千辛万苦的查询,他终于了解到,冯·哈根斯早就离开了中国,现在大连的塑化公司是由他的学生隋鸿锦全面负责。(编者注:据报道,隋鸿锦与哈根斯已经分道扬镳,创立了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塑化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0万元人民币,大连医大是其主管单位。)

  王国坚按照新的地址,立即又寄出了第二封信。

  2004年8月26日,王国坚终于盼到了回信。隋鸿锦的助手王建给他回信并告诉他,国内捐献遗体进行塑化的有关办法正在制定中,公司将随时和他取得联系,以便正式签署协议书。2006年5月27日,大连公司方面在取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后,给王国坚寄来了正式的捐遗申请书。按照他们的规定,捐献遗体进行塑化处理必须征得所有直系亲属的同意,并在申请书上签名。

  第二天是星期天,王国坚的一对儿女和一个孙子全部到齐,大家坐在客厅静静地听他解释关于遗体塑化的事情。面前摆着从大连方面传真过来的遗体塑化捐献书。与普通的遗体捐献书不同的是,普通的捐献书只需本人签名认同,而这份捐献书则要求捐献者每位直系亲属都要签名,这意味着除了儿女妻子以外,就连8岁的小孙子都有否决权。

  “自从听说我要捐献遗体,儿子连续3个月没有跟我说话,如今不仅要捐献还要做成标本在公众场所展出,家人会同意吗?”王国坚心里没底。突破口是从孙子身上打开的,王国坚问孙子:“人死后是埋了占用土地资源好呢,还是用来做教具发挥作用好?”小孙子想了几分钟后第一个在“捐献者家属姓名”栏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妻子、女儿,包括一直不赞同的儿子,紧跟着也签了名,事情比王国坚想象的要顺利许多。

  事隔一年后,2007年6月25日,经大连医大生物塑化有限公司认真研究和反复征求王国坚的意见,终于寄来了由隋鸿锦亲笔签名的正式确认书。

  “如果按他当年寄信申请的时间来算,王国坚应该算中国第一个申请者。”大连医大生物塑化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建告诉记者,在此之后有40多名中国人办了申请手续。

  惟一要求——请让我永远高歌

  “最不可思议的是,塑化技术还能将尸体塑造成各种形态,包括正在下棋的样子、正在吸烟的样子等等!”为此,王国坚向塑化公司提出了自己捐献遗体的惟一条件,“如果进行塑化处理,我要求把我塑成《黄河大合唱》独唱者的形象,让《黄河大合唱》的旋律永远定格在我的生命里,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欣赏到一位中国演唱家的风采!”

  据王建介绍,“其他40多名捐献者还没有要求一定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动作形象的,最多要求展示骨架或血管,王国坚是第一个提出这种特殊要求的。”他表示,对于志愿者的要求,该公司都会尽量满足。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体艺术、人体科学、人体展览等“异端方式”,从司法、医学、美学、道德等不同领域产生出空前疑惑,成为了死人考问活人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同为人类的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新闻链接]

  “一年四季都穿着黑皮背心,头戴黑呢帽,这装束就像天生长在他身上的一样,好像他从来不换衣服。他双颊深陷,眼球突出,面无表情,眼睛里透出的冷冷的光,活灵灵就像他的干尸一模一样,给人一种不知是他拷贝了干尸还是干尸拷贝了他的感觉。这个出现在世界各个媒体上的人物,就是冯·哈根斯,解剖学家,在海德堡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维基百科全书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七千多人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遗体——把自己的尸体制成“塑化”人体标本,参加全世界的巡回展览或用于医学研究。

  据悉,在7652个同意捐赠遗体者中,有461人已经死亡。

  从1995年到现在,这种栩栩如生的“真人”标本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展览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据统计,观众数量已经超过1300万 人。

  不过,遗体塑化的倡导者德国的冯·哈根斯却一直饱受争议。有人称赞他的展品展示了生命的奥妙与意义,有人痛斥用真人做展品并赚钱,是对人类尊严的侮辱。最有争议的,莫过于外界质疑他的尸体来历不明。哈根斯从不肯透露尸体的来源,只说尸体是捐赠得来的,主要来自德国。

  此外,哈根斯由于滥用职称被德国法院起诉并罚款10.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近110万元),哈根斯虽然获得博士学位,但他没有在德国取得任何职称。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一直以“教授”自诩,据他说是在中国获得的,所以法院判决规定,如果他想用这个“教授“职称,必需注明V.R.C(中国)。

  注:遗体塑化就是将遗体的皮肤剥离,抽出体液,通过特殊方法,注入硅橡胶、环氧树脂等聚合物,待聚合物变硬,人体组织就会以自然状态完好地保存下来,各种组织和器官呈现出与身体无异的色泽和姿态。遗体无臭无味,可长期保存,并可塑成静止或运动的各种姿态。据介绍,每件塑化人体标本的制作时间需要一年以上,造价都超过6万元人民币,而每件标本国际市场售价超过6万美金。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陈克铨表示,这项技术绝非对遗体进行人为的毁灭,而是这些死去的人在继续用自己真实的身体来为科学的发展做贡献,完全不牵涉伦理道德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