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19岁姑娘捐肾救父 高考获加分减免3年学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05:3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19岁姑娘捐肾救父高考获加分减免3年学费(图)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19岁的少女曹于亚在今年1月17日坚定地给父亲捐出了一个肾。曹于亚感动了世人,获得高考加分20分,并被成都纺专录取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19岁的少女曹于亚在今年1月17日坚定地给父亲捐出了一个肾。曹于亚感动了世人,获得高考加分20分,并被成都纺专录取

  今天,我们回访曹于亚,期望从她的经历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重庆西南医院肾科的干磊医生至今都记得去年12月份那令人心颤的一幕:一个长发、单眼皮的女孩走过来,“咚”地跪在他的面前,一把抱住了他的双腿。“干医生,请答应让我给我爸捐肾!”信誓旦旦要给父母捐肾、随后又撤漂的人见多了,他以为眼前抱着他十多分钟都不肯松手的女孩也只是一时冲动。但这次,他错了。今年1月17日,年仅19岁的曹于亚最终坚定地给父亲捐出了一个肾,而当时她正在广安市邻水县读高三,即将面临高考。

  女儿的心愿 没了爸爸我今后孝敬谁

  “如果没有了爸爸,我就算以后出息了,也没有人可以孝敬了……终于要给爸爸捐肾了,希望一觉醒来,爸爸还像以前那样健康、眼睛还像以前那样有神……”———捐肾救父的曹于亚

  父亲的自责 我实在不愿拖累女儿

  在记者采访期间,曹于亚多次询问父亲最近有没有到

医院复查身体,父亲不停地点头。但实际上,他已有一段时间没去复查了,“能节约点是点,我实在不愿拖累女儿”。———曹于亚的父亲曹洲德

  老师的评价 留守儿童对亲情更眷恋

  “曹于亚是个很有主见、活泼开朗的学生。她是留守孩子,在我们班,有一半的孩子都是留守孩子。可能是因为不能常常和父母在一起,他们对亲情的理解更深刻一些吧。”———曹于亚的老师张清文

  社会的感动 高考加分,减免三年学费

  曹于亚的举动感动了世人,四川省录取领导小组决定给予曹于亚政策性加分20分。她最终顺利进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为该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新生,同时该校决定减免其3年的学费。

  哭泣的坚强女孩

  2004年,一位在广东当律师的山东汉子田世国因为捐肾救母获得了“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奖。3年过去,一个刚满18岁、即将面临高考的女孩选择了同样的做法来拯救自己的父亲———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坚强女孩?

  为父捐肾的女孩曹于亚是广安市邻水县石永中学的学生。为给身患尿毒症的父亲治病,家里变卖了惟一的房子,一家人现在暂住在姨妈家。前日,记者赶到邻水县石永镇曹于亚的姨妈家。

  在父亲的呼唤下,正在睡觉的曹于亚下了床。“最近感到腰痛,很累。”曹于亚脸色苍白,身穿红白相间的上衣,看起来清纯活泼。这时,父亲接到一个电话,是山东一家媒体打过来的,邀请曹于亚到山东去做节目。“噢,算了吧。最近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刚从北京回来。很累,体力吃不消……”曹于亚把电话递还给父亲,自己则在一旁伤心地哭了起来。

  “已经有30多家媒体采访了我!每接受一次采访,我心里的压力就会增加一分。我不想像现在这样下去了,我想平静地生活,学到真的本事,好回报关心我的人!”说话间,女孩的泪水滚滚而下。曹洲德对此特别理解:“她这个人好强,不想赖在荣誉上睡大觉,她想凭自己的努力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当然,接受采访也是有意义的。”渐渐平静下来的曹于亚说,有个湖南的女孩知道她的事情后,也鼓起勇气给自己的妈妈捐了肾;广元有个在押人员给她写了封信,说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孝和爱;邻水县的几个中学生写信说,父母为他们付出了很多,但他们没好好学习,现在他们要努力了……

  当大姐的留守儿童

  6岁开始成为留守儿童,和比自己小3岁、5岁的妹妹弟弟朝夕相伴。也许,从那个似懂非懂的年月开始,曹于亚心里就埋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亲情,意味着家,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一切美好的根本。

  去年12月的一天,正在为高考紧张准备的曹于亚突然接到父亲徒弟的电话:父亲早在2004年1月就查出了肾萎缩,但一直瞒着家人,现在终因全身浮肿,被送到重庆西南医院去了!曹于亚当即向班主任请了假,只身一人第一次出远门赶到重庆。

  曹于亚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6岁时,父母到福建一家鞋厂打工,她和当时3岁的妹妹、1岁的弟弟就当上了留守儿童,跟着外婆住在一起。那时的曹于亚只知道每年春节是最快乐的时光,爸妈都会带回来新衣服、糖果。三个孩子,一左一右坐在爸爸的膝头,另一个依偎在爸爸的胸前。

  曹于亚11岁那年,爸爸一人回到村里当上了村里的医生。接下来的3年,是曹于亚跟父亲最甜蜜的日子。那时,他们家的新房子修起来了,一楼一底,200多平方米。爸爸在门前种了梨树、柿子树。房前有个池塘,爸爸常带他们去钓鱼;花生成熟时,他们三个就跟着父亲,边挖花生边偷嘴。三个孩子还时常悄悄跑进爸爸的房间翻看医学书,顺手拿几种草药“配”成老鼠药,还真毒昏过老鼠呢……后来,为了挣钱,父亲又去福建打工了。

  下跪捐肾的孝女

  虽然已经满了18岁,但在主治医生来看,这个小女生做出的“冲动”注定将影响她今后的一生。与捐肾救母的律师田世国不同,曹于亚背负的担子更重,今后面临的人生十字路口更多,更难抉择。

  终于在医院里看到眼睛失去光泽的父亲,曹于亚惊呆了。在医院照顾父亲时,这个有心计的女孩四处打听,终于知道自己也可以给爸爸捐肾。

  当曹于亚把打算告诉父亲的病友刘箐科时,刘惊呆了。“哪个人不愿意继续活下去呢?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年轻人的路更长,子女给父母捐的很少。”刘当即劝止,但曹于亚找到了父亲的主治医生干磊,以下跪表达自己的决心。

  直到现在,对曹于亚捐肾仍持保留态度的干磊告诉记者,当时他觉得这个女孩就是一时冲动。实际上,曹于亚在乞求干医生的同时,正跟父母紧张交涉。当曹于亚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妈妈时,妈妈的眼泪一下子淌了下来:“傻子!”第二天,当曹于亚再跟妈妈说时,妈妈又把她骂了一顿。第三次,妈妈沉默了。最终,妈妈同意了。想到手术需要钱,曹于亚瞒着父亲,和妈妈一起把家里的那幢房子以较便宜的价格卖了,接着又向亲友借来十多万元钱,这才给父亲说出此事。

  当曹洲德听曹于亚说出自己的决定时,他以为自己女儿疯了:“坚决不行!”曹于亚又拉着妈妈找到了干磊医生。干磊不太赞成没有生育过的女子捐肾。因为捐了肾,肾脏的储备能力会下降,抵抗外来威胁的能力就差了,特别是在女子生孩子的时候。但曹于亚坚定地说,她想好了,如果父亲没了,这个家就不完整了,“我们家里的人,一个都不能少!”

  干磊终于让步了,接下来就只差父亲的同意了。“医生都同意了,我有一个肾就足够了。”“如果没有了你,我就算以后出息了,也没有人可以孝敬了。”“钱不多了,再拖下去钱也花了,你的病也治不了,快换肾吧!”“我和妈妈、弟弟妹妹都需要你,非常需要!”……女孩的坚定也感动了病友们,大家也开始帮着她说服曹洲德,他终于含泪同意了。

   想当设计师的大学生

  “冲动”最终化为了“行动”。只有设身处地,我们兴许才会感受到“冲动”背后所付出的决心和毅力。孝道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但真正能做到捐肾救父的能有几人?亲情,在这一刻能抵御任何疾病,能换一座金山不止。

  今年1月17日的手术十分顺利。当医生告诉曹于亚,她的肾移植到父亲体内两分钟后他就开始排尿时,曹于亚高兴极了:“能这么顺利,都是因为父女亲情!”

  在医院里住了8天,曹于亚就出院了。此时,距高考只有不到5个月了。“要早点考上大学,再拖一年就多花一年的钱。”虽然伤口还是会痛,虽然躺下、坐起都很困难,但曹于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不耽误学习。

  爸爸出院后,妈妈回到了福建继续打工。手术后的曹洲德必须终身服药,每个月的药费就要4000多元钱。妈妈走了,爸爸没人照顾,曹于亚决定带着父亲“上课”。学校的一位老师把自己的房子借给了曹于亚。于是,曹于亚比以前更忙了:每天一大早起来,用电饭煲煮上饭后就去上早自习;自习回来后,给爸爸买点咸菜;上午课间操时,跑回来煮午饭,中午再回来炒菜……就这样,曹于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上课,直至高考结束。

  曹于亚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这是预料之中的”。曹洲德说,是他拖累了女儿。曹于亚从小成绩就好,奖状把家里墙壁都贴满了,但手术过后她感到自己的记忆力比以前差了,总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曹于亚估计自己考不上大学后,居然跑到

南充一家餐厅里打工,就是为了挣点钱,给父亲买药。“为了让那个手术不白做,我妈、我舅舅、舅妈在福建打工,妹妹去了一家鞋厂,弟弟也去了福建捡垃圾,大家都在想办法挣钱,我怎么能躺在家里呢?”

  说起即将走进的大学生活,曹于亚说,她进校后准备勤工俭学,想办法给父亲继续治疗而挣钱。“我以后想当一名服装设计师,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回报社会。”

  临走时,曹于亚跑上来热情地拥抱了一下记者,随后往回走,步履轻松……

  本报记者 梁效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