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晨报市民科考队让专家竖大拇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07:32 南京晨报

  昨天,晨报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市民化石野外考察终于出发了。近50位对化石感兴趣的市民和30多位化石网网友在专家的带领下赶赴湖山、孔山等地,实地考察化石,感受古生物演变历史。

  “十八般兵器”都没有地质锤好用

  尽管在活动之前,专家们已经提醒市民,最好携带地质锤进行化石的挖掘。可到了现场之后,市民拿出来的工具还是让专家们大开眼界,市民带来的工具可谓是“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

  他们有的从家中带来了锤子,有的带来榔头,还有起子、铲子,甚至有人用起了撬棍。一位南京市民爱好者告诉记者,他们有五个人,每个人的工具都不一样,从专业的地质锤到小铲子,什么都有。记者发现,各种工具,在挖掘化石的过程中,实用性就表现出来了,从家里带来的大头锤子和榔头明显使不上力,碰到大石头敲不动,小石头则被敲得粉碎。

  古生物所的傅强博士说,专业的化石采集需要专业的装备。从岩石中采集化石,由于岩石种类不同,采集标本所用的工具也不一致。“常用的工具有小镊子、地质锤、錾子、广口瓶、刷子、筛子、标本袋等。”

  第一块化石被7岁小男娃找到

  9点半左右,载着近50名晨报“市民科考队”队员和30多位化石网网友的大巴在驶过一段长长的山路后停下车,小队员们兴奋地开始下车要找化石。

  “哪里有化石啊?”一位小朋友敲了半分钟的地质锤,没有找到化石。专家傅强笑着告诉这位小朋友,到二叠纪末的岩层里去找。“就在那个叔叔站的地方,肯定能找得到。”

  又过了半分钟,一位母亲带着小孩捧着块石头递到了专家王伟博士的面前,王伟摘下眼镜,仔细看了一会儿,肯定地回答说:“这是化石,是一种虫的遗迹化石!”听到消息的小朋友高兴得立即把化石夺回到手中,仔细观看。这位才7岁的小朋友,叫周思辰,前天就在晨报早早地报名参加市民科考队。周思辰小朋友第一个找到化石,一下子成为了化石发掘现场的名人,被许多小朋友围着看。

  “刚刚专家说的,你看,这是虫子爬过去的痕迹,现在就是化石。”周思辰小朋友腼腆地向记者介绍。

  收获颇丰爬山出野外真好

  下午返程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发现绝大多数的爱好者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有的人甚至还有四五块,甚至更多。

  面对大家如此丰富的战利品,专家们连连表示意外。王伟告诉记者,原本他们甚至打算,如果大家找不到什么化石的话,就给大家准备一点化石纪念品。不过,现在看来不用了,大家的收获都不小。“看来,爱好者里面,也有不少卧虎藏龙的啊。”专家们说。

  能找到如此多的形态各异的化石,也是很多市民爱好者原先没有想到的。他们觉得,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开阔一下眼界,顺便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张先生说,他带孩子来,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吃吃苦,免得在家里娇生惯养。正好小孩又比较喜欢化石之类的东西,就带他来了。没想到,野外考察虽然辛苦,但是有收获还是很开心的。李阿姨也说,晨报组织大家来报名参加这种野外活动太好了,不仅孩子高兴,就连她自己也很开心,希望以后能多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

  走火入魔“这个化石味道不错”

  到了野外,市民爱好者谈论最多的就是化石和古生物了,人们之间聊天也都离不开和化石有关的话题。中午,众多市民拿着发放的压缩饼干和矿泉水,席地而坐,体验专家们野外生存的感觉。

  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爱好者小王,坐在一群刚认识的朋友旁边,一边拿出饼干,一边谈着上午的收获。正说着,他抽空啃了一口压缩饼干。然后说:“都说这个味道不好,我怎么觉得这个化石的味道还不错啊。”在一旁正在聊天的爱好者听到小王的感慨都大笑了起来。这时,小王也发现自己说错话了,他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说:“这个饼干要是放个几万年,变成化石了,味道肯定好。”

  也许是受到小王的启发,旁边一个孩子指着妈妈带来的夹心蛋糕说:“妈妈你看,蛋糕上层就像是山上的地层,中间那个(奶油)就是石灰岩,我们可以到里面去挖化石。”小孩子天真的话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化石竞猜领奖啦

  晨报前期组织的化石有奖竞猜活动结束了,凡是参与晨报化石有奖竞猜答题,成绩排名前110位的读者(以接到晨报通知为准)均可获得由古生物所提供的奖品,其中前10名获得价值100元以上的精美化石工艺品。领奖时间:今天下午2点半起,至本周三之间的每天工作时间,过期不候,赶紧来领哦。领取地点:南京市管家桥65号新华大厦45楼南京晨报。

  第一站:湖山就是座菊石大宝库

  古生物所王伟博士介绍,湖山可以看到二叠纪和三叠纪岩层交界的地方,市民挖掘到最多的,就是菊石。“这里可以看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迹象,90%的海洋生物、70%的陆地生物都在这一时期灭绝。”古生物所陈孝政介绍,灭绝前的岩层里,藏有很多化石,昨天市民挖掘到的绝大多数也是这一时期的化石。

  第二站:孔山见证了海生植物登陆

  专家介绍说,在孔山这一带,裸露在外岩石的主要是晚泥盆和早石炭时期的。一位市民敲到一块石头,古生物所陈孝政判断是一块很大的亚鳞木化石,化石表面的纹路看上去像鱼鳞。“不懂的人还以为是鱼类化石,其实是树干形成的。”“当时海生植物正向陆地登陆生存,所以植物化石很常见。”古生物所蔡重阳老教授说。

  作者:黄洪连 黄敏/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