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不清水中泥,却在被填河道旁挖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15:19 新民晚报

  本报5月28日A18版报道了嘉定区娄塘镇白墙村的一条乡村河道一夜之间被非法填埋,水务执法部门要求肇事的施工单位将填埋的泥土挖出来,重新疏通。但2个多月过去了,当地村民向本报反映,河道至今仍未恢复原状——

  河道中泥土原样未动

  8月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白墙村。当地村民说,挖泥机开进白墙村的时候,大家以为河道恢复原样在即。但事与愿违,挖泥机并非来挖掘被填埋进闵家港河的淤泥,而在被填河道旁动起了土,挖出了个长方形大坑。

  记者在现场看到,闵家港河里的泥丝毫未动,两边“断头河”中的河水有些泛绿,在太阳的暴晒下,散发着阵阵异味。在被填河道的一旁,果真如村民所说,出现了一个长约60米、宽约7米、深不过2米左右的大坑,两端挨近河道。而一辆挖泥机正在把堆在大坑旁的土铲到一起集中堆放,堆的位置正好是当初被填埋的那段河道。一旁,还堆放了几个涵管。

  施工队挖错了地方吗

  挖这个大坑干什么?记者询问了白墙村村委会副主任赵先生。他面露惊讶:“不可能有那么大一个坑,恢复河道后,要做驳岸,那应该是挖出的一条沟,做围堰打基础用的。”他表示,上报到水务局的驳岸规划方案还没批下来,工程队只是先把前期工作做好。“河道完全恢复原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肯定会按照水务局的图纸施工。”提到涵管,赵副主任告诉记者,村里计划要在恢复后的河道上铺路,可能会用到涵管。

  记者又来到嘉定区水务稽查支队,支队长朱建人表示,“当初要求他们恢复河道原样后,肇事单位考虑到今后河边农贸市场建设,主动提出建驳岸,方案7月31日刚刚批下来。”朱队长猜测,在被填埋河道旁开挖,应该是用来做围堰。然而,8月2日,当朱队长、规划建设科科长和稽查三科科长一起在闵家港河现场查看后,他们也糊涂了,因为在这里做围堰的话,大概只需挖二三米宽的一条沟。“村里说施工队挖错地方了。”朱队长有些啼笑皆非。

  清泥原本只需二三天

  据当初的估计,从河道中挖出的泥土约1300立方米,一旦动工,只需两三天,为何2个多月过去了,清泥行动迟迟没有“上马”?朱队长告诉记者,本报曝光了私填闵家港河后,水务执法部门非常重视,要求立即把河道恢复原样。嘉定区水务稽查支队也三番五次要求白墙村委会敦促肇事单位和施工队加快动作。嘉定区水务稽查支队队员还调阅了关于闵家港河的各种资料。

  根据水务稽查部门最初向白墙村开出的通知书,河道恢复被限在20天内完成,但肇事单位主动提出要建驳岸,这需有水利资质的设计单位规划设计,加上审批需要时间,令此事拖延了不少时日。除此之外,朱队长认为,阻力还在于村里领导一开始并未对此事引起重视,经过多次教育后,才意识到事态有些严重。

  涵管铺设未获批准

  被部分填埋的闵家港河是规划中的村级保留河道,按规定,河道宽度是18米。8月2日,水务执法人员再次实地查看定位,划定了河道的“蓝线”(即河道的范围)。“如果建造驳岸,河道达到规定宽度,如果不造驳岸,就得把填埋的淤泥立即挖出来,河道复原到原来的14米宽左右。”

  驳岸获批,但村里申请在河内铺设涵管,打算修筑过河道路,此报告未获批准。朱队长表示,“涵管通水能力有限,时间久了,还可能坍下去。”水务执法人员当场提醒白墙村委相关负责人,决不允许私自把涵管放入河道。至于造桥,则需要请有水利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方案后,另行上报审批。

  今天,嘉定区水务稽查支队的执法人员再次“登门造访”,限定肇事单位最终恢复河道的时间。朱队长估计,如果真的动工了,只要1个月左右,就能够恢复河道和建造驳岸。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还没有清泥,恢复工程将由当地水利部门代为施工,并由肇事单位承担所有费用。

  见习记者王瑜明本报记者陈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