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70万元寻了个“通天朋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5:59 新民晚报

  59岁的刘菊兰为了结交“有路子”的朋友,两年内被一个叫仇国兴的人骗走了全部积蓄70余万元。近日,长宁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仇国兴依法提起公诉。

  自称能买到便宜房子

  几年前,刘菊兰退休了。她看中一处旧厂房,便卖掉自家住房,租下旧厂房,靠对外转租,慢慢有了一点积蓄。

  由于没有固定住所,刘菊兰一家三口全成了“袋袋户口”,寻觅一处可以安身养老的住房成了她的心愿。2004年底,一个叫仇国兴的男人因为经常来找刘菊兰的房客,和刘菊兰慢慢也熟悉起来。2005年初,当仇国兴听说刘菊兰想要买房子后,表现得很热心。“他说有个舅舅是土地规划局的领导,所以他认识很多房产开发商,能通过这层关系买到便宜的楼盘,其中有一楼盘的房子只要每平方米5000元就能拿到。”刘菊兰知道这处位于中山公园商圈的楼盘均价早已超过万元,仇国兴的“路道”顿时令她刮目相看。

  几天后,仇国兴果然拿来了房产公司瞿总的电话。这个“瞿总”在电话里满口答应以优惠价卖房给她,而且是卖两套。刘菊兰庆幸自己遇到了“通天朋友”。

  写下两张借条

  刘菊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社会上浮浮沉沉这么多年,她知道认识一位有“分量”的朋友,无异于开通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因此当仇国兴告诉她在外面拉关系要花钱,并称自己身体不好经常看病,手头有点紧,想借点钱时,刘菊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仇国兴以“肝不好”为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一次次向刘菊兰伸手借钱。几个月后刘菊兰一算,自己居然被仇陆续借去了十多万元。眼见仇国兴借去的钱越来越多,却根本没有要还的意思,在刘菊兰的要求下,仇国兴写下了两张借条。

  外地打来坐牢的电话

  2005年8月,刘菊兰接到仇国兴打来的电话,仇国兴告诉她,自己和一个叫胡秀娟的女人在安徽蚌埠火车站被公安局抓了,他让刘菊兰汇钱到胡秀娟的银行卡里,并表示等他走通关系出来后,肯定连以前欠的钱一并偿还。想到仇国兴如果真被抓,自己借给他的钱岂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刘菊兰只好依言向胡秀娟的银行卡里汇了几万元钱。后来仇国兴又打电话来,说他和胡秀娟被关到南京的公安局了,又要刘菊兰汇钱,刘菊兰也相信了他。就这样,从2005年8月至2006年底,仇国兴骗借了刘菊兰70余万元。

  揭开骗子真实面目

  那么,向刘菊兰前前后后借了70余万元的这位“通天朋友”,真实身份究竟怎样?1953年出生的仇国兴其实是某医院退休工人,1983年曾因诈骗行为被长宁公安分局劳教3年。最初触动刘菊兰神经的“诱饵”:某房产公司瞿总,是仇国兴临时叫来的“演员”,瞿其实是某工厂的仓库保管员。仇国兴的妻子说:“仇国兴的舅舅根本不是什么规划局领导,听亲戚讲已经死了。”

  今年1月,仇国兴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文中人物为化名)

  通讯员郑晗黄峥本报记者袁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