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河南铜山湖频现“水怪”魅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3:25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河南铜山湖频现“水怪”魅影(图)

  河南铜山湖水库

  

河南铜山湖频现“水怪”魅影(图)

  1980年9月,位于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的铜山湖水库突现“水怪”魅影,与之遭遇的水库职工被吓得大病月余;随后的20余年,“水怪”频频出现,被传得神乎其神,尤其是今年4月底,竟然出现长100余米的“水怪”魔影。它们究竟是何方神圣?记者亲赴铜山湖采访目击者,试图揭开谜底。

  ■科学家说

  地球上不可能存在“湖怪

  传闻中的“湖中怪兽”是不少人热衷谈论的话题。不论是在尼斯湖,还是长白山天池和喀纳斯湖,这些 “动物”的每一次“神秘现身”总会引起自然爱好者的关注。然而,科学家断言,地球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谓的 “湖怪”。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教授陈毅峰说,按传闻中的描述,“湖怪”是指湖泊地区不为人类所知的大型哺乳动物。实际上,很多河流和湖泊中的确生活着一些哺乳动物,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长江的白鳍豚、江豚等。但是,相对陆地而言,淡水水系中这类动物种类是非常少的。据介绍,原本生活在海洋或陆地的哺乳动物进入湖泊,逐渐适应环境,并作为新物种繁衍至今,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相比而言,传闻中“怪兽”则显得若隐若现,行踪不定。据此可以判断,在一些地区“现身”的“怪兽”在数量上应该极为稀少。而按照生物学常识,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没有形成种群的动物是绝对不可能繁衍的。

  陈毅峰教授说,同一区域内,动物的体积越庞大,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就越高。湖泊中的大型哺乳动物位于金字塔食物链的最顶层,需要大量鱼虾等食物。目前,人类对水生生物研究在总体上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科学家的足迹几乎遍布地球上的主要湖泊,并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包括当地生物的食物链等等。

  传说的“湖怪”在一般爱好者的眼里颇具神秘色彩,但对于科学家而言,则没有丝毫研究价值。事实上,在最近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并没有真正发现任何以前未知的大型哺乳动物。

  “水怪”初现铜山湖

  27年前,库区水产队职工马海立的一次偶然发现,震惊了整个库区。当年9月的一个夜晚,住在库区一个小岛上的马海立心神不宁,想起家中没有办好的事情,就偷偷溜出职工宿舍,找了条机动挂帆木船,慢慢向库区岸边划去。

  静夜美景,使得马海立的心情变好,他加快了划行的速度,不一会儿就划到了仙人掌岛。他正要继续前划,忽然一抬头,看到两个发着绿光的“灯泡”在岸边闪烁。他有些好奇,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发光,就悄悄划过去。

  离绿光只有四五米远时,借着月光一看,马海立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趴在岸边的岩石上,半截身子在水里,另半截身子在岸上,有四五米长,两个发“绿光”的灯泡是它的眼睛。

  这个“怪物”实在太可怕了,狰狞的面目吓呆了马海立:它的头有牛头般大小,状如蛇首,上面还长有两只短角;嘴是扁平的,有簸箕般大;鼻孔有核桃般大;而其露出水面的皮肤相当粗糙,还附带有铜钱般大小的灰色鳞片;整个身子看起来像一条大蛇,但却带有两个爪子。

  很显然,“怪物”对马海立这个深夜前来打扰的不速之客也相当惊异,对峙片刻,它立即缩身入水,向东南方向游去,所经之处,激起半米高的白浪,散发出一股股恶腥气味。

  马海立生怕再出意外,也赶紧向岸上划去。回来后,马海立大病一场,休养了一个多月。病好后,他申请调离库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在这里待下去。“他被吓得太狠了!”马海立当年的同事、水库管理局赵华卿主任至今仍然记得当年马海立讲述时恐怖的表情。

  12年后魅影再现

  水库发现“水怪”的消息不胫而走。有水库职工想一探究竟,但随后的数年时间,“水怪”再也没有出现。细心的赵华卿发现,自“水怪”首次露面之后,库区一二十斤的大鱼逐渐减少,布下的渔网也经常出现大洞,洞大得能过汽车。

  人们逐渐相信了马海立的遭遇,并期待与“水怪”的再次遭遇。

  机会终于出现,1992年,“水怪”仿佛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再次浮出水面。这次有确切的时间记录。

  当年的8月9日中午,正在吃午饭的赵华卿突然看到经常来水库垂钓的几位舞钢钓鱼爱好者惊慌失措地朝他跑来,并且边跑边喊:“水怪出现了!水怪出现了!”见到赵华卿,他们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告诉赵华卿:为了钓到大鱼,他们选择了一处靠近水岸比较陡峭的地方,那里水深有20多米。

  下钩之后,他们静静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平静的水面突然掀起巨浪,一股浓烈的鱼腥味扑面而来。接着水面冒出一个庞然大物的前身,鼻孔中喷出水柱,带爪的前肢扑打水面,张着簸箕般大小的嘴巴。

  赵华卿将信将疑,等他跑过去亲自查看时,水面已经恢复平静。

  “水怪”频现吓倒几拨客

  “水怪”这次出现以后,平静的铜山湖再也不能平静。“水怪”魅影频频出现。

  1995年8月5日,平舆县办公室主任邱兴会带人来泌阳考察学习。学习之余,泌阳一位副县长陪同游览铜山湖,他们找了一辆机动船下水,当船行至距离岸边50多米时,邱兴会突然发现船的前方有3个成一条直线的黑色上浮物。当船行至离3个黑色上浮物只有20多米远时,它们突然下沉,水面顿时陷落成一条深沟。船上人大惊失色,忙呼游船掉头。

  2001年5月3日,“水怪”再次出现。当时是下午3时左右,天气很好,100多名游客正在等待乘坐游艇。忽然有人喊起来:“快看啊,出现水怪了!”众人顺着他的手指,发现前方100多米的湖水中,有一个黑色的脊背正一拱一拱地前行,看不到首尾,但从其脊背估计,它有20多米长。“水怪”这次走得很快,所过之处,水花翻溅。大约10分钟后,“水怪”消失。“这次看到的有100多人,有水库职工和游客。”一位曾目击的饭店老板说。

  众多人的见证,让“水怪”更加引人遐想。

  6人目击百米“水怪”

  “去年和今年又出现过两次,目击者曾向我做过报告。”闻讯记者采访,主抓铜山湖旅游工作的马道林场旅游办主任赵书奎说。

  在蒙蒙细雨中,热情的赵主任骑摩托车将我们带到铜山湖森林公园一个叫做“栗枣园”的饭店前。该饭店紧邻湖区天然浴场,这个地方湖水深三四十米,正是“水怪”经常出没的地方。

  饭店女老板陈忠玉正在喂猪,听说我们采访“水怪”,就带领我们来到饭店北边的水岸边。

  陈忠玉指着北边的湖区说,今年5月29日下午4时许,她和饭店厨师、帮工李德柱与陈运改及两个孩子来这里忙活,厨师李德柱给房顶搭建遮阳棚,而她和陈运改则在菜地里抽蒜薹,两个孩子在一旁玩耍。那天天气特别闷热,没有风,像要下雨的样子,正忙碌着,站在房顶的厨师突然大喊起来:“水怪!看啊,水怪出来啦!”“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果然看到有一个东西在水里。”陈忠玉说,他们看到平静的水面上起了一道黑背,高出水面近两尺,宽也有一尺多。这道黑背很长,比深入湖区的两个堤坝之间的距离还要长一二十米。

  从形状上来看,黑背左边应该是头,右边应该是尾巴,其中中间部分比两头高很多。“它静静地停了十多分钟,开始先从左边下沉,然后是中间部分,最后是尾巴”。“我们当时兴奋地大喊大叫,想让孩子的爸爸和几名游客也出来看看,但他们不相信。”陈忠玉说。

  据记者目击,“水怪”出现的地方离菜地有近200米,而两个大坝之间的距离也足有100多米。记者后来也乘坐快艇实地察看两个大坝之间的距离,证明记者当初的判断没错。这样算来,“水怪”应该有150多米长。这样大的鱼让记者难以置信。“你们当时是不是看花眼了,或者是出现了幻觉?”记者不无疑惑地问。

  “不可能!我的两个孩子都看见了,连戴着近视眼镜的李德柱也说自己看见了。”陈忠玉说。

  记者问到另一目击者陈运改的地址后,和赵主任一起前往其家胡李冲村求证。正在家做晚饭的陈运改详细地向我们讲述了当天的情况,无论时间、天气、黑背形状及出没情况,跟陈忠玉所讲情况丝毫不差。次日,记者在铜山湖森林公园拍照时遇到从此经过的李德柱,他讲述的情况与上述两人讲述情况相同。“我戴着700度的近视眼镜都看见了,能有错吗?”李德柱一再反问。

  “水怪”究竟是何物种

  陈忠玉他们看到的“水怪”究竟是什么东西?“陈忠玉他们看到的应该是大鱼。”马道林场旅游办主任赵书奎分析说,铜山湖水库属长江流域的唐白河水系,经汉水入长江。它建成于1969年,建成后第一次投放的鱼苗是从长江中捕捞的,有青鱼,其野性比较强,生长得也比较快;还有一种被叫做“赶条”的,头比较柔软而且是尖型的,能长到1000多斤;前些年还投放过中华鲟,它生长得也比较快。

  记者在陈忠玉的饭店里看到了刚刚从水库里捕获的“赶条”,头软而尖,黑背,通体柔软。这证实了赵主任的话。“它在水里厉害着呢,速度像火箭一样快,没人敢惹它,也很难逮。”陈忠玉的丈夫李德良说。“这水库里有不少大鱼。”赵主任说,水库捕捞出来的最大的鱼有118斤,而钓鱼爱好者经常钓到100多斤的鱼,最大的重达127斤。

  赵主任说,前几年发大水时,在水库的上游有村民发现了一条十几米长的大鱼,“比他们十多米长的船还要长,几条船将这条鱼围起来,村民用渔叉狠狠地叉它,还是让它逃掉了。估计这条鱼应该不下1000斤”。至于陈忠玉看到的100多米长的“黑背”,赵主任认为应该不是一条鱼,它们应该是一个鱼群,正因为是一个鱼群,连起来看才有那么长,一条鱼不会那么大。

  至于晚上看到的绿光,赵主任认为不排除是蛇的可能性。记者在胡李冲村采访陈运改时,该村十多名村民说,在离天然浴场一公里外的狼洞岭,去年曾发现过一条两丈多长的大蛇。当时一个叫“小铁头”的村民雨天出去捕鱼时曾与之相遇,僵持几分钟后蛇逃进一个能进人的山洞。“我听说后去看过,蛇过后压倒的草痕有30多厘米宽。”该村村民同时也是铜山湖森林公园护林员的刘国乾说。

  但村民们都肯定地说,以前发现的“水怪”与陈忠玉看到的不是一个物种,肯定是另外一种东西。“水怪”究竟是什么物种,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曾有库区一照相馆老板几年来一直拿着相机在库区转悠,准备拍下“水怪”魅影,也有报社记者曾蹲守了三个月,可惜他们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水怪”魅影依然疑雾重重。 据《东方今报》

  ■相关链接

  盛产湖怪的五个湖

  我国湖泊众多,自古就有许多关于湖怪的传说,其中主要有以下五处:

  1.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位于东北长白山主峰附近,是中朝两国的界湖,也是著名火山湖。长白山一带历来就有关于天池湖怪的传说,地方志上即有记述。1962年8月,有人用望远镜发现天池水面有两只怪物互相追逐。1981年《新观察》记者曾拍下我国惟一一张天池怪兽的照片。据多次观察,天池怪兽的特征是:头大(比牛头还大)、嘴突、颈长(1米左右)、体硕(3米以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天池只是在近代火山熄灭后的水积成湖,湖内只有微生物生存,根本不具备大型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这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

  2.神农架长潭:神农架长潭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新华乡石屋头村和猫儿观村之间。前后至少有20人在这一深潭中看到几个巨型水生动物,其共同特征是:皮肤呈灰色,头为扁圆形,眼睛大如饭碗,前肢生有五趾。据目击者说,怪兽浮出水面时,嘴里往往喷出几丈高的水柱。据地质学家考证,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神农架地层已从海洋中崛起为真正的陆地,地势不断上升,海拔不断增高。这一时期无数古老大型兽类如板齿犀、利齿猪等在湖边出没。在气候环境得天独厚的神农架林区,很有可能有某种远古大型动物躲过了第四纪冰川而幸存下来,但至于这些水生怪物是哪种远古动物,还是一个谜。

  3.文部湖:文部湖位于西藏申扎县,海拔4535米,面积为835平方公里。文部湖怪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被发现,其特征是头小、眼大、脖子细长,身子像一头牛,皮肤呈灰黑色。科学考察表明,文部湖的许多自然条件与英国尼斯湖极其相似,都是断陷湖。青藏高原在7000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当时海洋中生活着大量史前动物,恐龙也在其中。约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才抬升为今日的“世界屋脊”。鉴于此,有人推测文部湖中的怪兽可能就是适应了环境变化而生存至今的史前生物或恐龙。

  4.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尾部,海拔3196米,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湖怪的出现地点都是在海星山与湖的东岸之间,根据数次观察得出的湖怪的共同特征是:形体较大,颜色呈黑黄色。青海湖的水怪不像是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生物,因为几次出现的水怪都是藏头藏尾,无高大的驼峰,这些均不符合蛇颈龙的生活习性。但它也不可能是大鱼,因为鱼再大也不可能大到十三四米。这个难解之谜已经引起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5.喀纳斯湖: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山西部的额尔齐斯河上游,是一个很深的山间大湖,也是我国惟一属北冰洋水系的内陆湖。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湖怪中惟一初露端倪者。经专家论证,喀纳斯湖怪实际是一种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大红色,色体长约12一15米,头部宽1.5米,估计每条鱼重达2—3吨。它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成为它的食物。它是早被人们认为绝迹的鱼种,据说在该湖中生活了上万年,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捕捉到一条。

  本报综合编辑

  (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