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业主电话遭中介“轰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2:35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冯兰蔺 通讯员高亮亮报道 制图邬思蓓

  新房刚刚交付,房屋中介公司、装修公司锲而不舍“轮番轰炸”,业主的个人信息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

  “我的手机号、所购房产的位置、楼层、房型与面积,对方都一清二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刚在莲花南路的春申景城小区买房的徐小姐上周向本报“百姓议案”打来电话。

  被迫接听陌生电话

  李小姐的新房就位于莲花南路上的春申景城。今年5月,这套小区二期的复式房刚交房,李小姐接听的陌生电话渐渐多了起来。

  “最先打来电话的是房屋中介,问我是否有出售新房的意向。然后是装修公司,新房需不需要装修。”李小姐告诉记者,电话都是直接打到她手机上的。一开始,她也没怎么在意,只是礼貌地回绝。后来,陌生电话越来越多,且每次都是不同的公司,对于李小姐本人和新房的信息大多都很准确,这让她不禁警觉起来。

  “后来,接到这样的电话,我都会反问对方是怎么得到我个人信息的,当然这没能问出个所以然。”

  信息流出基本有三类

  记者分别联系了春申景城售楼中心与物业管理处。售楼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对客户档案都是加密的,一般的销售人员根本拿不到,因此客户信息绝不可能泄漏。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了解业主信息的机构有很多,比如办贷款的银行、办贷款保险的保险公司等,建议业主去这些地方查一下。而物业公司负责人则表示,他们不会泄漏业主的信息,业主对他们的怀疑毫无根据。

  随后,记者又根据李小姐手机里的通讯记录,找到了最后3个打来电话的中介公司。

  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一些“行规”:业主信息流出途径无外乎三种———一是直接从开发商那儿拿,当然这只有少数和开发商关系特别好的中介才做得到;二是从售楼中心买,因为售楼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从他们那儿购买信息比较容易,多数中介公司通过此类方法操作;三是向专门的信息公司买,有些公司专门做信息生意,他们有自己的渠道能拿到业主的信息,而且特别详细,但价格较高。

  “此外中介公司之间也会相互买卖信息,这么大个盘子一家中介也做不掉。”据这位中介透露,春申景城的业主信息正是他们从其他的中介公司买来的,因为是新盘,又是大盘,刚刚交房后的信息是“最有价值”的。

  已构成侵犯隐私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春申景城,李小姐的经历绝非个案。许多二期的业主都遭遇过同样的情况———从5月中旬到7月初,有时每天会接到几十个“咨询电话”。甚至一些交房已三年多的一期业主,也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吕靖表示,根据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的140条和《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29条,业主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擅用已经构成了对业主隐私权的侵犯,业主可以收集通话录音等证据,主动进行维权。

  此外,吕靖建议业主平时要注意隐私的自我保护,不妨在购房合同、物业管理合同中加上保护业主隐私的条款,如:未经允许把业主资料泄露给第三方的,应承担违约责任等。一旦发生此类纠纷时,也可根据《合同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