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教师应如何面对高中课程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1:11 三秦都市报

  三秦都市报·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版专家组成员、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于劼

  首先是学习和实践,以及促进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任何一件事情,认识和态度最重要。本次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重大变革,是一次课程系统的重新构建,是一次自上而下从整体上自主化地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工程。只有给予本次课改这样的认识和定位,教师才能够有正确的思想基础、情感基础和行动基础,才能不等、不靠,跟上改革的步伐和要求。如果思想认识问题没解决,或者没有很好解决,观望心理、等待心理、依靠心理可能就不会消除。就会信心不足,决心不大,态度不坚决。不坚定、不积极、不热情、甚至敷衍了事的态度,是推动课改的最大绊脚石,所以,教师作为课改的实施主体之一,要克服观念性障碍,还要克服情绪性障碍。只有以积极、热情、参与、支持的态度对待高中课改,我们的心情就会开朗,情绪就会高涨。课改工作在我们眼前的境况就会改观,就会看到课改的光明前景。

  教师还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法。课改目标的达成要靠教师去实现。教师真正的成长和完全适应课改要在实践中完成。特别是,教师的校本培训,教师的适应性准备不能等到以后,而是应该从现在就开始。

  许多人在说起“课改”的时候,习惯在前面加上一个“新”字,即“新课程改革”。这个“新”,当然不是仅指时间概念,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从课程分类、课时规划、课程内容、教材使用来看。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的构成;每个模块10周,每周4课时的教学时数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及教材使用的多样化等,都是以前所没有过的,都是新鲜的,这是“新”最为直观和浅层的表现。其次,较深层面的表现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的变化。新课程反对“满堂灌”、“满堂问”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关注学生经验,培养学习兴趣;提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等。评价中要改变一张试卷定优劣的简单方式,提倡评价多元,方式多样,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第三个层面是,要不断地增强课改工作的适应性,提高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以校本研训为平台,学习新课标,熟悉新教材,领会、消化课改新理念和新要求,逐步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要参与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方案设计中的亮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切入口和重要载体;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将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联系起来,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与社会发展联系的制度化桥梁。选修课程的设置是区别于旧课程体系的最大变化。分为选修I(限定性选修课程)和选修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个性的最集中、最自由的阵地。既可以作为学术拓展性课程来开设,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也可以作为技术实践型课程来开设,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教师应当认识到这类选修课程的独特价值,积极策划和设计,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努力打造自己的课程品牌。

  教师要进行学生学习、特别是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对教师来说既困难又尴尬。困难是因为不熟悉,不熟练,无经验。尴尬是因为大部分教师的成长不是在师长的指导下完成的,许多人的人生轨迹毫无计划,甚至从事教师职业都情非所愿。一个无法规划自己的人根本不可能指导规划别人。所以,了解人,了解人的发展及其规律;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是教师必须要补习的一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