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中新课程“新”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1:12 三秦都市报

  ——访西安市高中课改办公室专家指导组成员李鸿

  与以往相比,高中新课程在规划和设计上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变革和调整,创新之处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日前,记者专访了西安市高中课改办公室专家指导组成员李鸿老师。

  第一,凸显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和课程改革目标。新课程对高中课程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跳出了长期困扰高中课程的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定位的困惑,凸显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

  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的同时,提出了高中课程的6个具体改革目标:①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②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③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④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⑤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⑥赋予学校充分而合理的课程自主权。

  第二,构建以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为基本特征的新的课程结构。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突出选择性和多样性。

  一是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大学习领域。

  二是八大学习领域包括了课程价值相近的12~13个科目,其中的技术和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三是设置了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与灵活性的学习模块。模块化设计使科目的内部结构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第三,通过制订课程标准和多样化的教材凸显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时代性原则,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二是基础性原则,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学生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三是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要。

  第四,创建选课指导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实现课程体制与课程观念的同步变革。高中新课程选修学分I和选修学分II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生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选择性,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加强选课指导,而且还要加强学分管理,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同时,新课程要求和鼓励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本报记者王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