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兔子“发电”蚯蚓“产金” 循环生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3:3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本报记者 陈泳

  种几亩地,养几只猪,种地生产出来的秸秆和猪排出来的粪便往沟里一排……这是千百年来我市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废弃物的处置越来越令人头疼。

  那么,农业生产真的就必须以环境污染作为代价吗?对此,专家们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将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既能减轻环境污染,还能节能增效,增加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为了加快发展这种新型的、生态的、先进的农业经济形态,国务院、农业部和省政府分别就农业循环经济作出了要求,我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实践证明,当种种综合利用方式将农业生产各环节有机地“循环”起来,曾经的废物不再是污染环境、令人生厌的垃圾了,农民甚至在里面淘出了“金”。

   模式探索

  N0.1 生态能源型 会“发电”的兔子

  走进大邑县斜源镇旭平兔业的现代化养殖场,眼前是美丽的花园、漂亮的庭院灯、鸟语花香,鱼儿嬉戏,俨然一个生态园林。“一点味道也没有吧?这里可有15万只兔子呢,靠着那个沼气池,我这花园、灯、食堂用气、热水器都靠兔子‘养’呢!”任旭平有些得意。

  任旭平的沼气池有110立方米,可以解决掉每年15万只兔子的粪便污染,同时产生出每天可供80个人生活的沼气。记者看到,这个大池埋在地下,上面接了管子,一根是输气的,生成的沼气就通过它传到厨房、卫生间和庭院里,供全场人烧火做饭洗澡照明;另一根管子上有个泵,一拧阀门,沼液便直接送到了养殖场背后70米高的山坡上,那里种着兔子们的牧草,同时沼液还是院子池塘中鱼儿们的营养;处理过后的沼渣正好用来肥园子里的土,让整个庭院郁郁葱葱,花团锦簇。

  任旭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还不算原来处理兔粪的成本,光是现在节约的照明、蜂窝煤、肥料等费用,一年就在2—3万元左右,而这个沼气池的成本是6万元,3年即可收回投资。今后,他准备把沼气和兔业同时作为产业发展起来,在西岭雪山到斜源镇一线,以村为单位建立集中的养殖场,同时在每个集中养殖村建一个大型沼气池,今后兔粪经处理产生的沼气不但可以作为全村农户的生活能源,经过技术处理后还可以用于柴油机发电、蒸汽锅炉的燃料。据悉,在他的发动下,现在旭平养殖协会中有80多户已有了自己的沼气池。

   NO.2 种养结合型 猪粪的“妙用”

  所有猪舍底部都建了明沟、暗沟;明沟将雨水等直接排入沟渠河流,暗沟则让猪粪和冲洗圈舍的污水进入发酵池和多级沉淀池,再通过专门修建的架空管道流入蓄肥池,让村上的果农、菜农用来作肥料——在双流县公兴镇青云寺村,记者看到,成都吞拿养殖有限公司创新推出的“架空渡槽”技术,既实现了规模养殖场的污染“零排放”,又让农户们享受到了免费有机肥。

  吞拿公司是成都市的重点龙头企业,去年4月,公司投资了1200多万元在青云寺村新建了常年存栏1200头的良种猪繁殖场和年出栏2万头的标准化优质瘦肉猪的生产科技示范场。按照治理养殖污染的要求,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请来专家研制“养殖零排放”技术。据技术人员介绍,猪舍旁的发酵池和多级沉淀池达到了500立方米,经过发酵处理后的污水,不但减少了对农作物的损伤,还可以杀灭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使之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作物有机肥料的质量卫生标准。而猪粪中的干粪则被留在了发酵室里,经处理后卖给花木、蔬菜种植户或有机肥料生产厂。

  记者在该公司新建的蓄水池见到,经处理后的猪尿水清澈见底,无臭无味,果农、菜农用水泵抽上来直接浇灌果树、菜苗,既省力又不花钱,培植的蔬菜、水果又是绿色产品,卖得上价。而且这种自建的猪粪处理设备花钱少,包括建发酵池和300米架空管道以及蓄肥池,一共花了10多万元。而公司的养殖零排放给就近的300亩粮田和果树节约的化肥钱每亩达200元。

   NO.3 综合利用型 菌渣不再是废渣

  以前,金堂县清江镇菌农王义德每天都要做一件事:把种完的菌渣收集起来到处找地方堆放,可越来越多的菌渣找不到地方处理,令他十分头疼。自从政府推广了“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后,这样的烦恼已经没有了。

  记者了解到,此项技术由成都新三绿色化学系统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用秸秆作为生产食用菌的原料,产生的废渣采取四种模式进行处理:首先用生物酶,将菌渣中的蛋白质转化成生物饲料,加上饲养牲畜产生的粪便等进入沼气池转化为清洁能源,这一部分可转化菌渣10%以上;不能转化为生物饲料的菌糠(渣)等,则送入生态有机肥厂处理,生产出高效、优质、廉价、无公害的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此部分可转化菌渣30%以上;再剩下的糠渣通过堆放处理,将其腐熟后直接施入果园,再次转化30%以上;最后不到30%的废弃物经气化炉处理,产生出清洁无害的一氧化碳气体供人们烧火、做饭。据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经此项目产生的肥料成本比普通化肥低16元/亩。

  无独有偶,都江堰市去年在全市推行的“腐熟秸秆还田技术”,也是将秸秆转化成肥料直接还田的成功范例。推行这项技术,不但可以避免村民烧秸秆,而且省工、省时,还可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每亩节省60—80元的费用。

   N0.4 产业循环型 小蚯蚓大“能力”

  一条条蚯蚓也能成为循环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吗?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不太可能,但是彭州市丰乐奶牛场就让这个大胆的创意变成了现实。

  记者在丰乐奶牛场看到,专门用来储存当地农作物秸秆的青贮饲料塔和300立方米的沼气池都已经修建完毕,奶牛产生的尿液和污水等将被送入这个沼气池中进行处理,分离为沼气和沼液。其中沼气作为整个奶牛场的生活能源,做饭烧水都使用它,沼液则被排放到农田中,用来喷灌种植作物和养殖奶牛所需要的牧草。“你可不要小看了蚯蚓,它们就像催化剂,让我们的循环农业更有效。”据奶牛场负责人介绍,牛干粪可以养殖日本蚯蚓,蚯蚓既可以作为钓鱼的饵料,其粪便还可以作为花卉、果树、蔬菜、烟叶等的有机肥料。“它吃进废料,产出肥料,真可谓全身都是宝啊!”场主说。

  据了解,目前丰乐奶牛场用牛粪养殖蚯蚓30亩,年产值约84万元,纯收入达60万元。当地农民也通过这样的“养殖—粪便(蚯蚓)—有机肥—种植业”循环模式,在奶牛场饲喂奶牛、养殖蚯蚓、出租土地、种植牧草和出售农业秸秆等产业上的年收入可达209万元。不仅如此,由于蚯蚓将牛粪“吃”掉了,整个奶牛场格外干净整洁。特别是场外800亩的林木,由于没有受到污染,现在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使土壤蓄水能力得到了增强,有效地调节了小气候,成为我市乃至四川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的典范。

  N0.5 高科技转化型 出国门的“猪血”

  除了动物养殖中的粪便外,屠宰中产生的猪血也是污染环境的“杀手”之一。可邛崃恩彼生物有限公司与荷兰SONAC公司合作将这些讨厌的猪血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食品级血浆产品,可应用于食品添加、饮料添加、保健品等方面。目前,这些血浆产品已出口到欧盟市场。“以前每头猪的血只能卖0.8元,恩彼落户邛崃后,收购价上涨到1.8元,仅此一项,邛崃市内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就年增收近150万元。”邛崃市农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像这样利用高科技和专利技术将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的还有很多。如成都双流友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还利用专利技术神奇地将畜禽粪变为了电。据了解,利用自己的大型养殖场,友昌公司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6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购买了30千瓦的沼气发电设备和沼液无害化处理设备。畜禽粪通过排粪沟进入一级沉淀池进行初级沉淀,然后在沼气池中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经过管道进入储气罐,经过加压设备的加压后,便可作为原料被输送到内燃机进行燃烧发电了。同时,经过设备的沼液还将进行厌氧和消毒处理,之后将其直接还田,作为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有机肥料使用。

   政策支持

  符合农业循环经济政府优先扶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行动,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三大重点工程”、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市农委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从发展方向、目标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今后4年 每年少用化肥5.0%

  《意见》规定,按照“推进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我市将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广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综合技术,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要达到9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0%以上,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20.0%,且全面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基本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建成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和生产基地,初步建立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在今后的4年中,要确保每年削减化肥施用量5.0%,年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250万亩以上。

   4个重点推动循环经济

  据悉,我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将遵循4个重点: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和“禁宰”、“禁养”、“限养”工作的实施,加快发展农村沼气,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卫生条件,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结合秸秆综合利用、耕地质量普查工作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实施,综合整治种植业面源污染,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重点推广免耕覆盖沃土技术,切实提高土壤肥力;积极研发综合配套技术,开展农业节水、节肥、节药等生产,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率;扩展和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力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末端排放或“零”排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每年新建示范点3个以上

  记者了解到,我市和区(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把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中,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农业循环经济要求的项目,应在农业产业化、农村扶贫开发、农村沼气建设等专项扶持资金方面,予以优先支持。要积极争取将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纳入市和区(市)县财政预算,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予以支持。同时,主动协调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力量,依靠市级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技术、新模式,积极研发、引进和应用农业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技术。据悉,全市将在金堂、双流、邛崃和蒲江等县(市)开展示范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推广和运用,同时,各区(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每年新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点(片)3个以上。

  目标已定

  2010年全市初步建立农业生态循环体系

  记者了解到,我市已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了明确,在今后的几年中,全市将通过实施禁宰、划定畜禽养殖区和禁养区、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推广免耕覆盖沃土等技术、推广可降解农膜、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加大执法整治力度等方式,确保到2010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农业生态循环体系。

  2007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9,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4%以上,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11%;建成7个以上符合循环经济规律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化肥的施用量同比削减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在200万亩以上。

  2008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到7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6%以上,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14%;建成10个以上符合循环经济规律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化肥的施用量同比削减5%;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在250万亩以上。

  2009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8%以上,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17%;建成13个以上符合循环经济规律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化肥的施用量同比削减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在300万亩以上。

  2010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到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20%;全面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基本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建成16个以上符合循环经济规律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化肥的施用量同比削减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在400万亩以上。

  试点金堂

  万亩“五彩云绣”编织现代农业

  牛羊粪便可用来养殖蚯蚓,其废弃物将为花卉苗木提供上等的有机肥;花卉产生的秸秆将作为动物草料和食用菌基料;而菌渣可用来加工成生物饲料;剩下的废物还可一并送入沼气池,作为项目区内农户们的生产生活燃料……我市首个重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金堂县“五彩云绣”立体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今后,该园区将利用科学的循环发展模式,力争让每个环节互相依托互为补充,基本达到自给自足,最终实现不再向外购买生产原料,不再向外界排放任何污染的目标。

  “五彩”产业 形成封闭循环

  在省政府科技顾问团、省农科院、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市农委等20余名专家论证编制的可行性报告上,记者看到,整个示范带吸引各类投资2.6亿元,占地13000亩,集养殖、观光、种植、生产加工四大产业和农村居民为一体,包括花卉、伏季水果、牧草、蔬菜、奶牛养殖、食用菌等“五彩”产业以及以沼气作能源的观光农业和农户居住、生活区。按照现代农业要求,专家们在制定规划时,对每个产业的废弃物产出、原料需求等都进行了精确核算,在产业布局上将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项目区内形成一条完整生态链。

   4大产业 农业产值每年增长8%

  记者了解到,根据生态链条,项目区将发展特色菌类1000亩,目前已引进龙头企业和业主近10家,实现规模种植近1000万袋;以伏季水果、优质洋芋等为主的无公害果草种植区4000亩,主要“消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有机肥;畜禽养殖区总占地1200亩,现已建成奶牛养殖场和养鸡场,发展存栏奶牛500头、蛋鸡12万只。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项目区还规划了加工区,引进业主发展有机肥生产、猪鬃制品以及食品加工等,现已引进企业12家,5个项目正在建设中。为了进一步节能增效,园区内还将开辟300亩国际农业合作与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专门进行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据悉,由于实现了节能增效,“五彩云绣”全部建成后,项目区内将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9%以上、综合城镇化率年增长5%以上。“该项目的启动,为我市探索丘区区(市)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找到了一条新路。”省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赵文欣表示。

  环境改变 打造远郊“红砂村”

  一座座川西民居掩映在玫瑰花的海洋中,小河边、树林里,游人们或垂钓或休闲,享受着恬静的田园生活……不久以后,“五彩云绣”项目区内也将有类似“红砂村”的乡村田园体验式休闲旅游了。

  据悉,为了尽可能地将每一个环节消耗的废弃物用好用尽,示范带内将依托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池,同时农户集中居住后,产生的生活污染物也将进入沼气池,生产的沼气恰好作为项目区内的照明和燃料,沼液和沼渣则重新进入果园、牧草地内,为果草种植区提供生态有机肥料。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区已规划建设场镇中心村1个、农民聚居点10个,并在这些集中居住区建设生态小公园,并完善商业街、道路、绿化、路灯等配套。环境变好了,项目区内还将结合花卉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星级农庄和特色餐饮娱乐,吸引成都及周边市民前来。“环境变好了,我们这里也要成为成都市民享受田园休闲的‘后花园’!”村民们告诉记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