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86岁老人66年间写下千万字日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2:0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86岁老人66年间写下千万字日记(图)
部分日记手稿。

86岁老人66年间写下千万字日记(图)
老人在整理日记。

86岁老人66年间写下千万字日记(图)
1948年老人发表文章表达对内战的愤恨。

  核心提示 从1941年7月起,刘竞之老人就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从国家大事到家庭琐事,从工作学习到天象收成,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层面,600多册、1000多万字的日记,展现出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的真实状态。2007年5月和8月,记者两次前往刘竞之的家乡采访,聆听老人讲述世事百味,感悟老人的人格魅力。刘竞之老人今年八十有六,1941年7月从合阳中学毕业后,即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从任教的第一天起,写日记就成为他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坚持到现在。普通的农家院落,在刘竞之老人和年过八旬的老伴张桂贤的精心操持下,花木郁郁葱葱,静谧的院落一如两位老人通达的心境。

  日记里的经济

  解放后,刘竞之服从政府的安排,于1951年9月下旬到西安支援工业,在省农具厂(后称陕西省农业机械制造厂)工作,在技工学校任教,还管过伙食。

  记者在老人的日记中看到,1951年10月31日,刘竞之工资等级评为270斤小米(135个工资分),属丙等科员最高数,甲等科员最低数,工资分单价2469元,棉衣120000元,总计453315元。1952年8月23日评级为20级(省级四等科员)。当年7、8、9三个月补发工资671925元,10月份工资为606050元(此时每袋面粉79000元)。

  1952年底,刘竞之带妻儿到新建的农具厂,被安排住在丙等家属房三排四号。1955年4月18日,领取上半个月工资35元4角,继而又领下半个月工资35.4元,上下半月共领70.8元,以145个工资分计算。1956年评定工资级别,工资涨到82元。

  喜欢写文章的刘竞之1952年12月17日在《群众日报》发表了《学习志愿军的伟大精神》,被评为乙等稿,“955个字,稿费25600元”。

  “低标准来了,粮食供应减了,大人三口,小孩二口,供粮135斤,日均4.4斤,自购小秤一杆,坚持先称后吃:早晨一斤,中午2斤,晚上1.4斤,多加瓜菜,客饭收粮票。低标准的难关,我家平安渡过了。……养五个儿女不容易啊!12月1日,下班后接妻拉菜东齐寨,晚9点才到家。”

  在日记中,刘竞之还算过一笔家庭开支明细账:房子仅占一间,日用食粮和东西缺乏。其实由38元、74元、82元,七口人要生活,哪有节余?去年(1951年)9月至今年6月大宗开支:还妹妹80元,秋春季粮价30多元,买旧车子60元,两次给父亲20元,药费30元,买煤30元,买瓦1000页26元,给孩子买胶鞋三双14元,书报费20元,改清、变会(注:均刘竞之女儿)学杂费150元,孩子们买衣服50元,储蓄费30元,工会会费80元,烟茶费40元,其他费10元……总支出638元,欠外债50元,共收入工资720元,出入相抵外余32元[永田(注:刘竞之侄)、颖学(注:刘竞之小儿子)和我伙食未计]如此计算,根本不可能余钱。

  1964年8月,因为年迈有病的老父和岳母都在合阳,刘竞之决定回老家侍奉老人。

  从西安回到合阳老家后,刘竞之仍在教育系统工作,到和家庄中心小学当校长。1973年元月13日“关于我家劳动分配,据已经升到8年级的小女小青说,劳动日830个,日值0.45元,应为373元左右,除粮油折价外尚余百元左右,全家人高兴!1964年回乡至今10年总是欠队户,年年缺粮吃,由于全家人的辛勤劳动而今年变为余户!先不说经济收入,政治上是个‘大跃进’。特别是我妻张桂贤喂牲口半年就有200个劳动日,值得称赞啊!”

  1979年12月,刘竞之的退休费只发69.33元,即按80%发。1980年2月2日,刘竞之离校,良石村干群欢送到家,“我给教师都留了纪念诗”。

  支援工业到西安后,一家人免不了要回家探望亲人,来往交通的麻烦让刘竞之记忆深刻。

  2007年8月15日,刘竞之告诉记者:“过去从合阳到西安,真是费周折,交通很不便利。”

  1956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四)“官印(注:刘竞之乡亲)套车送儿媳妇……去咸阳,我和颖彰(注:刘竞之大儿子)坐车,车行12个小时才到大荔,即买汽车票三张,每张1.66元。为父买‘正痛片’托官印捎回去。10点到渭南,10点40分上火车,12时半到西安,下三点搭火车,三点半到三桥。真艰难曲折啊!”刘竞之说,他把这个记下来,就是想让后辈人知道,过去的交通多么不便利,而今天的社会发展又是多么让人高兴。

  日寇轰炸课堂挪到山沟里

  在刘竞之老人的记忆中,到党家洼去教书时,村里派了一位老者,牵着一匹骡子去接他。1942年到百里坊任教时,报酬是现金600元,小麦一石(折400元),即全年薪酬1000元。

  1948年1月18日(农历腊八)应聘秦城,年薪小麦七石(每石275斤)。“物价暴涨生活难,宁挣麦子不挣钱!1948仍留此,仰侍俯蓄难上难!”

  1941年7月22日“从合阳中学30级毕业后,家庭再也无力供我升学了,故找教育局,经局长梁芝生介绍给督学党纪三(兼党家洼小学校长),到该党家洼村任教。该村仅有20~30户人家,开学仅有三个学生,动员督促后,学龄儿童共有16名,编为四个年级,每级四个学生,该村比较富裕,人情也好,我下定决心,教好这16个学生,师生17人,共同劳动清扫校园,自制教具,一起活动与游戏……那时正是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日寇不停轰炸我合阳等沿河各县,宣传抗日热潮高涨,我校9月24日在县‘求知楼’捐款公演《消灭汉奸》小剧,受到各界称赞……”

  1941年8月25日星期一阴清晨黎明之际,忽闻城内警钟“铛铛铛”不止地响着,上午过了几次飞机,不知敌人又往哪里轰炸了,无辜的人们,惨死,受这种奇怪的杀戮,真无人道。今午作了一篇散文诗歌。(题目《可爱的秋天来了》)

  1941年10月25日秋季会考,我领党雪花等七名学生到南伍冢应考,路经孟家庄见敌机一架,在县城投弹二枚,随后又一架投弹十几枚,万恶的日本鬼子……次日方知,炸了屈家巷,伤四五人,死一条驴……

  1941年10月26日,绕道回家,行程中,见到日寇飞机遍撒“诱降”传单,阅之气愤!到家见妻有病,儿缺奶。多次延医治疗,病轻后我返校,岂料学校已被(国民党军队)预备役第三师占用,遂又回家,直到11月16日复课。

  1941年12月8日日寇飞机又在县城上空投炸弹(此前已经多次了)虽死伤不大,但人心慌慌,中学学生不得不又到荒沟上课!

  发表文章谴责倒行逆施

  1947年5月7日物价暴涨惊人

  “钞票币值低,物价涨如飞,一石麦子四十万,家家粮仓虚!一斤棉花价上万,穷人难穿衣。嗟哉啥世道?光利富家儿。”

  国民党军队在合阳的倒行逆施,让刘竞之忍无可忍。他将耳闻目睹的情况写成了一篇文章,寄往有过往来的陕西著名报人李敷仁,文章很快于1948年发表在《群众》第十六期上,题目叫做《胡匪在合阳暴行》:

  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全国的亲同胞细听一番:我家住陕西省合阳小县,刘竞之是名姓教学数年。教学生守本分闲事不管,抱不平作此歌为民伸冤。自从那蒋介石发动内战,无数的老百姓叫苦连天。解放军二月间解放合县,全县的老百姓人人喜欢。解放军军纪好待人和善,不扰民不拉差官兵一般。为百姓办好事人民高兴,男和女老与幼一律平安。实指望新民主从此实现,谁料想蒋胡匪又来侵犯。捉鸡鸭杀猪羊到处乱窜,又开箱又倒柜抢夺衣衫。征车差征粮草一时难缓,为抓兵把良民鞭打绳拴。似这等害民事难数难算,提起那强奸事气炸心肝!……渠西村点瓜人名叫老范,黑夜里被匪军打死田间。乳罗山西峰上贼扎营盘,对百姓对村庄乱发炮弹……

  刘竞之对记者讲:“我是1948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动身到韩城找解放军的,这个时间记得清,是因为当时村里过农历九月十三日的古会,当时国民党的部队进村了,我写了这个文章,为防止被敌人抓住,我就赶紧离开了学校。”到韩城后,刘竞之参加学习组,“学习了毛主席写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使我认识了革命;东北的解放和解放军的节节胜利,鼓舞了我,促使我革命决心更大!解放军打退胡匪在合阳的驻军后,我在当年的11月底回到学校”。

  在此期间,刘竞之在韩城街道的黑板报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但看到报纸,则是在30多年之后。1981年在地名普查中,“马友直(注:刘竞之朋友)同志赠我此周刊两份,才见到了自己的作品,心里高兴!”

  如今,这两份发黄的报纸,被刘竞之珍藏在身边。

  “家庭会”与伉俪情

  在刘竞之的日记中,老人多次提到他们的家庭会。

  比如1956年6月7日(农历四月二十九日)开的第二季度的“家庭会”:比较顺当!桂贤功劳大;个人比较努力!大女学习有进步、大儿子步子慢了,改清识字太少?颖学6个月体重17市斤。我的工作成效不大,但尽心而为之!安排要做的事:1.各人抓学习,争先进!桂贤要识500字,学会缝纫剪裁,学会简单的笔算和珠算加减法。颖彰完小毕业,争取考入初中,特别要品德高尚,身体健壮。宜清争取不留级。改清在学习识字,我负责教会。2.经济上较困难,要尽量节约!桂贤争取做点缝洗工作,颖彰记账,年底结算。3.每周工作学习做一次测评;每月10日前开一次家庭会。父母对子女要爱护、勤教诲、不责斥;子女要听教诲!大爱小,小敬大,对人有礼貌。4.注意卫生,争取不生大病,争当卫生模范。

  1970年2月10日“家庭会”:以毛主席语录统帅家庭会,提出各人的优缺点。改清近来劳动好,学学(注:即颖学)放羊勤,银华(注:刘竞之儿媳)自结婚到现在三四年表现好,小青听话。颖彰在外工作好;唯她妈吃苦大。鼓励孩子们尊敬爷爷,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全家人到齐,会开得好,我心高兴!我劝颖彰少调动工作!唯父病不愈,令我忧心忡忡!

  刘竞之常年在学校教书,家里的事都交给老伴张桂贤操持。从1940年两人结婚到现在,两位老人已经相扶相伴走过了67个春秋。在刘竞之的日记中,很多篇章都写到他对老伴的感激与深深的爱。

  1941年10月21日,收到家信,我妻桂贤农历八月六日生男孩,母子平安,我顿感病轻三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祖父自然更高兴!

  1975年7月16日“我妻张桂贤为女儿送馍后去肖家城看望母亲。我发现她近来身体十分瘦弱,给她煮了两个鸡蛋以补身子!她已50多岁了,一贯辛勤劳动,勤俭持家,家庭全靠她操持,一定要设法保护她的身体健康!我鼓起劲来,骑自行车把她送到肖家城。”

  2005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九)《祝老伴张桂贤“八一”大寿》桂贤劳动终生,抚儿育女有功,缺衣少食她忍受,从不为物去争!推磨吊水买菜,拉车下地收种,盖房、还当饲养员,功绩哪能算清!

  日记仍在继续

  尽管已是离休多年的耄耋老人,但刘竞之的生活依然充实。关心别人和社会,是他生活和日记的主题。

  1984年7月6日我村通电了!

  1997年6月30日晚在电视上看“香港回归”情景,令人思绪万千……今日回归祖国,百年耻辱雪矣!

  1999年7月18日在村小学学生中开展“暑假日行一善”活动。

  2006年5月11日(星期四中雨晚室内15℃,室外9℃):我的病情有了较大的减轻,今天下午大痒了几个小时,晚上精神较好!中雨下了一整天,真是农民之福,人民之喜!自2月27日下中雪(多被风吹至低洼处),迄今七十多天干旱,豌豆旱坏,小麦长不起来,且人民发生疾病。估计此雨有半市尺墒情,小麦颗粒可以饱满,产量也不会低,真是一场好雨。

  从1982年开始至今,刘竞之老人还在自家大门外办起了黑板报,风雨无阻,如今已经办了500多期。因国家提倡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故从2004年第5期(总456期)开始,老人把“双文明”改为“三文明”板报。2006年3月半以后叫短平快板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3月4日下午在京闭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草案解读》,《十件应该花时间去做的事》中提到“花时间思考———这是智慧的根源;花时间工作———这是成功的途径;花时间助人———这是快乐的源泉”……《百岁老人谈养生》《治抽筋的简易方法》《好媳妇习引雪》《不孝的歪理》《蛋鸡饲养多久最合算》等,内容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老人养生、家庭教育、历史故事等等,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欲做好工作非刻苦学习不可”

  如今,600多册日记,被老人珍藏在一个约1米长、0.8米宽、0.6米高的写有“竞之日记”的大木箱里。早年,写日记所用的是用毛边纸锥订成册的的本子,32K大小,全部用毛笔写就,现在则用小学生写字的笔记本,笔则换成了钢笔或油笔,日记厚者约1cm,薄的也有60多页。

  刘竞之在他《竞之日记选录(1941-2007)序》中说,当我步入社会之始,任教于党家洼时,颇感学历低,文化知识底子薄,教书育人,应付社会要求……诸多困难?悟出欲做好工作,非刻苦学习不可。怎样学呢?那时的小学校设备差,连图书也没有,除熟读背诵一些自己认为有益的古典文章之外,就只有练字作文,因而选择了写“日记”,因为日记既可以练字,又可以叙事,更能监督自己的言行。效法孔子的“学而不厌”,体验曾子的“三省”!……每天晚上写日记的时候,自己当天做了哪些有益的事,就顺利地写进去;当天工作中有哪些缺点和失误甚至于错误时就比较难下笔了,但自己一想,日记就得记实事,就决心写下来,作为教训以警以后。久而久之,自己的言行就更谨慎了,自己的行止就越来越端正了,知识和能力越来越增长了,越来越难离开它了,它就成了我终生伴侣。岁月虽短,记性难长,多年的往事当回忆不起时,翻翻日记就查出来了。

  在2007年8月14日的日记中,老人写道:

  人生的价值,不是由人所处的地位和从事的职业决定的,而是由人对社会的奉献决定的。只要尽责社会,有益他人,无论干哪一行,都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刘竞之老人的日记,所记皆为老人感同身受的事情,从字里行间,记者深深感受到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日记所述者巨,记者所翻看的部分,仅可窥整个日记之一斑(记者采访期间,用3小时浏览了其中两本日记,要读完全部600余本日记,非数月不可)。但沉浸其间的历史资料,仍为我们较为清晰地展示出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值得方家整理研究。

  (在引用刘竞之日记时,为便于读者阅读,记者对其中个别提法、标点符号进行了修改,特此注明)文/图记者雷县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