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居民把“镇家之宝”捐给了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07:16 南京晨报

  昨天上午,84岁的沈德炎老人精神十分好,一大早他就冒着火辣的太阳到了石头城社区,原来石头城社区博物馆昨天开馆,他要去参观。这还是全国首家社区历史文化馆呢。

  老人一路走,一路向记者介绍博物馆的展品:三国时期的弓弩、兵器仿制品、“王濬楼船下益州”的楼船模型、南朝时的耕具……走到博物馆的东南角,沈德炎老人所捐赠的8张选民证被摆放在这里。最早选民证发自1953年

  记者发现,在这八张“选民证”中,最早的一张是1953年的,而最晚的一张则是1987年的,其间相隔了34年。在其中最早的1953年“选民证”上,文字都是用繁体字书写,选举人为“刘萼”,性别“女”,发证机构为“南京市秦淮区选举委员会”。而最晚的1987年“选民证”选举人则为“沈刘氏”,发证机构为“南京市下关区选举委员会”。

  既然是同一个选举人,怎么会出现姓名和地址的不同呢?沈德炎老人向记者表示,这些选民证上的姓名都是他的母亲刘萼女士,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家住在秦淮区,而60年代后,就搬到了下关。这就是为什么发证机构会出现不同。而“沈刘氏”这个名字也是搬到下关之后,老母亲把丈夫的姓氏和自己结合起来的。

  选民证藏在皇历里

  “这些选民证的发现真是非常意外!”沈德炎向记者介绍,1992年,91岁的母亲刘萼去世,当时儿女们在安排完老母亲的丧事后,并没有注意到母亲留下的这批“宝贝”。直到有一天,沈德炎在翻阅母亲生前非常喜爱的老皇历时,意外地从皇历里散落出一堆老纸片,仔细一看,竟然是8张老“选举证”,这一发现让他非常吃惊,因为老人生前从未向人透露过她有收藏选举证的嗜好。

  “这些老选举证被发现后,被我当成家中的镇家之宝!”沈德颜老人表示。

  读懂遗愿捐出“镇家之宝”

  根据沈德炎的回忆,母亲刘萼生于1902年,成长在民国初年,曾经裹过小脚。她经历过上世纪20 30年代的军阀混战,饱受过日寇占领期的苦难。1938年,丈夫被日本侵略者杀害,她一个人抚养6个子女,最大的孩子16岁,最小的才刚刚断奶。全家就靠着她给人帮佣、做针线活、糊火柴盒,才艰难把孩子拉扯大。“母亲的前半生是苦难的。”

  沈德炎表示,正是因为以往的苦难,在新中国成立后,母亲对新中国的政权充满了热情,积极参加各次选举,并把参加过的选举凭证选民证一张一张地收藏了起来。“母亲的这种热情感染了我,所以我把这些老选举证捐到博物馆。”

  鼓楼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周国平先生表示,这8张选民证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选举制度的一个缩影和凭证,选民证背后还站着一位自尊、独立、爱国的传奇女性。周国平还表示,石头城社区文化博物馆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一个社区2000多年

  石头城的历史有2000多年了。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山上置金陵邑。

  三国时期,孙权在此修建石头城。三国、南朝时期,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通商码头。

  唐朝以后,由于江水西移,这里成了荒芜的空城。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这里又成了明城墙重要的一部分,并在石头城下形成一条繁华的街市,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清朝后期,这里变成了居民的菜地和坟地。

  解放前的石头城地区,只有15户人家。石头城地区芦苇遍地,交通不便,地势低洼,逢雨必涝,是当时穷人住的地方。

  解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昔日低洼的泽国变成了风景如画的石头城公园;原先遮掩在棚户区后面的鬼脸也露出了真容。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