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病重的李敏老人想见她资助过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13:06 中国徐州网

  “李敏老人最近身体很不好,看样子没有多少日子了。她现在有个心愿,想和曾经资助过的13位贫困学生见上一面 ,也许是最后一次。”

  22日一早,户部山社区居委会张桂香主任给我打来电话。她说话的声音很悲伤,让我听了心中一震。

  “王敏在盐城建湖中学教书,去年还来看过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余海芹开学应该念大二了,这是康园园……” 李敏老人在户部山社区主任张桂香的帮助下,用颤抖的双手翻开一本发黄的老相册,向我介绍她资助过的贫困学生。言语中, 充满关心和思念。 本报记者白雪摄

  感动:老人爱心助学多年

  她提及的那位李敏老人,去年我曾经采访过,就居住在户部山社区居委会对面的莲花小区5号楼1单元102室,今 年她已经85岁高龄。

  那次采访的内容,是她曾经资助过的一位师大贫困女生,毕业上班后,带着丈夫看望李敏老师。临走时,趁李敏老师 不注意,偷偷留下500元钱。而李敏老师发现后,硬是追上去把钱退回。那时,她已经得了心脑血管疾病。

  2005年我市第八届精神文明新人新事候选人简要事迹中,这样介绍她:李敏,女,83岁,云龙区户部山社区居 民,小学退休教师,1996年74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敏老人一直在关注失学的孩子们,从1994年开始资助睢宁、 丰县等地的贫困孩子上学,已资助了12名面临失学的孩子(至今为13名)。她先后多次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19 9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颁发的“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2005徐州日报社“三报 一网”爱心助学最高年龄捐助者。《徐州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而她的经历更是值得一书。她老家在山东,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解放前和妹妹逃难来到徐州,开办了马市街小学, 从此和教育结下不解之缘。解放后,妹妹去了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在徐州,在户部山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上世纪80年代退 休。

  老人又从枕头下拿出钱来交给社区主任,帮助她捐献给徐州日报爱心助学。

  回放:爱心捐助仪式上感人一幕

  2006年8月28日上午,徐州日报社“三报一网”举行爱心助学捐助仪式。这是李敏老人最后一次参加公开的捐 助活动。

  当时的报道中专门有一段介绍她的文字:在捐助仪式现场,有一位被人搀扶着走进来的老奶奶。她叫李敏,今年84 岁,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从国家建立希望工程开始,她就用微薄的退休金每年资助一位贫困生,至今共资助12人。记者采 访时,得知她体弱多病,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听力也已基本丧失。平时,她常犯头疼病,打一针要花75元钱,为了资助贫困 学子,她常常舍不得花钱打一针。睢宁县王集镇王东村学生余海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受她资助,今年考取了南京交通职业技 术学院。在捐助现场,李敏老人从口袋里掏出500元钱,用颤抖的手数了一遍,牵过余海芹的手交给她。余海芹哭着对记者 说:“李奶奶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是奶奶让我感到了这个世界充满爱,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送李敏老奶奶来参加捐助活动的是彭城办事处办公室副主任李健康。他告诉记者:“李敏老人十几年来资助余海芹上 学,现在她已力不从心,我决心接过她的接力棒,帮助老人了却一个心愿!”

  现实:垂暮老人重病缠身

  得知老人重病在身,我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摄影记者赶到李敏老人家。

  她家是一套一室一厅的简易套房,屋内光线很弱。卧室内摆着两张床,李敏老人被别人搀扶着,坐在一张南北摆放的 小床上。

  一头银发的她,胳膊瘦的大概只比擀面杖粗不了多少,脸上的皱纹一道道很深很深。一双眼睛,看着别人似乎有些走 神。伸手和走路,身体都是哆哆嗦嗦的,需要借助拐杖和别人搀扶。

  “她的左耳朵已经听不到了,右耳朵听力也不好,你问她问题要凑近右耳朵大声说,或者找别人‘翻译’。”张桂香 主任急忙提醒我。

  “老人的身体很不好,我们担心她随时都可能‘走’了。”张桂香看着老人小声对我说。“这几年,她的身体每况愈 下,经常得病。再加上本身还有心脑血管的疾病,我们时刻都为她的安危担心。”

  半个月前,老人突然在家昏迷晕倒。家人急忙拨打120,把老人送到

医院急救。医生检查发现,还是心脏病突发所 致。“回家后,老人就告诉我们,她的日子不多了。”

  心愿:老人只有两个要求

  王主任对李敏老人爱助学的事情非常熟悉。“老人退休后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除去医药费、生活费所剩 无几。用邻居们的话说,李老师的钱除了买药就是资助学生。”环顾李敏老人的家,除了一台旧电视、老

冰箱和陈旧的老风扇 外,再也没有其他家用电器。“李敏老人生活窘迫、非常俭朴,对自己近乎苛刻,但是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却是出手 大方,10多年来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钱就达10750元。”

  我几乎难以抑制心中的情感:“李老师,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吧,我们一定尽全力实现你的愿望。”

  出乎我的意料,老人用颤抖和嘶哑的声音,告诉我她有两个心愿。

  老人让张主任扶她站起来,掀开小床上的凉席,从褥子下面拿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张主任:“前几天我买药花了1 00元,剩下这200元,你替我捐给徐州日报社爱心助学。”张主任含泪接过这200元钱。

  然后,她面对着我和摄影记者小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的日子不多了,我想他们了。他们都长大了吧,我想 见见他们。有些人不好找了,找他们有困难,希望在我临死前见上一面啊。”

  尽管她的言语有些颠倒混乱,可是室内包括我在内的人们都明白她的意思:13位受过她资助的贫困学子,其实一直 是她最牵挂的。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的老人,最想看到的是,这些受过资助的贫困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获得好工作,过上 好生活,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

  她的两个要求,我感到对于居委会和我们来说就是责任和义务。

  李敏老人能否在她所剩不多的日子内,见到她朝思暮想的13位贫困学子,我们将追踪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