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政府法院联手撒网捕“老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01:20 东方网-劳动报

  今天起,本市各级法院将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执行。与往年集中执行不同的是,各级法院执行庭不再是单兵作战,覆盖到街道的区域型执行网络,将保障法院执行庭彻底根治以往的执行难顽疾。记者日前在虹口法院采访时获悉,随着区税务局、市容局、财政局等8家单位的加入,虹口区率先实现了执行网络的全覆盖,区里所有的行政职能部门都是执行网络的成员。

  “原本碰到执行难,是一个人发愁挠破头。现在帮手多了,主意多了,解决方案也多了,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说起去年3月建立执行工作网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虹口法院执行庭庭长陈平满脸都是笑容。

  执行网络啃掉硬骨头

  陈平告诉记者,2006年3月,虹口区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执行网络。为了避免网络中的一些行政职能单位出现互相扯皮,缓慢作为甚至不作为的情况,虹口区委政法委将配合法院执行列入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责任的范围中。这意味着,案件执行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出现不作为情况,将被扣除考核分,如果积极配合,将予以考核加分。

  在评分体系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对于配合法院执行庭开展工作,热情大增,一些执行案件中的硬骨头逐渐被攻克消灭。据记者了解,在执行网络运作的一年间,虹口法院执行庭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确定以超执限案件、群体案件、社区民生案件以及关涉区域经济发展的硬骨头案件,作为依靠网络优势攻坚克难的重点,在网络成员单位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妥善执结四川北路104地块、福海大厦、教育园区周边环境改善等重大复杂疑难案件350余件,执行工作网络的功效得到初步显现。

  社区出人蹲点查访

  陈平告诉记者,执行庭在法院中承担“收尾”工作,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帮助债权人“讨债”和监督侵权人“拆违”是两项日常基本工作,“无论是‘讨债’还是‘拆违’,都要与社区打交道。”

  由于“讨债”执行的特殊性,执行法官经常半夜办案,守候伏击,却往往一无所获;由于“拆违”案件的特殊性,执行法官经常遭遇抗拒执法事件,有时候即便执行完结了,当事人还会通过上访、闹访等途径纠缠下去。“如果不依托社区力量,有时候工作会开展不下去。”陈平说。

  自从街道社区被纳入执行网络后,虹口法院执行庭办起案来顺当了许多。不久前,虹口法院在社区的积极配合下,执结了一起拖欠钱款的案件。为寻找被执行人,法院多次开展夜间执行、凌晨执行,但当事人却似乎“人间蒸发”,要在以前,该起案件将陷入执行中止的尴尬境地。当事人所在社区知道此事后,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委托专人蹲点查访,最终查明当事人下落。法院根据线索将当事人带回法院,强制执行。此外,在一些容易矛盾激化的“拆违”案件中,社区的提前介入,及时稳定了当事人的情绪,使得法院在随后开展的执行工作中事半功倍。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虹口法院将30多件案件交由社区单独化解或共同化解,目前1/3的案件通过自治方式得到了彻底化解,其余案件也即将化解成功。

  相关链接>>>

  2006年1月至今年6月,虹口法院共收执行案件6305件,执结6135件,执结率94.4%,同比上升2.12%;到位标的88579万元,到位率74.64%,同比上升5.4%;妥善化解358起矛盾易激化案件,执行投诉、上访率同比下降10.24%。陈平说,这就是执行网络带来的成绩。作者:徐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