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治疗骨折难见“小夹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07:53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讯 8月22日,省城某医院骨科病房,家住济南市历下区的二年级学生刘辉,左前臂刚刚打上钢板、石膏,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等待伤口的愈合以及随后的拆线、取钢板等一系列手术……而传统接骨使用的“小夹板”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帮他减轻痛苦。据了解。“小夹板”如今已少有人用,难觅踪影。

  由于许多病人要“整齐”,动手术就成为治疗骨折的主要方法。对此,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省注册名中医药专家董建文教授满脸无奈。他说,中医接骨讲究的是“对线不对位”,要求力线的吻合,成人和儿童接起来的长骨即使有点偏差,功能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一些病人、家属一看片子上“对位不齐”,就会找医生,甚至认为是医疗差错或事故,要求赔偿。这反映了对医学的无知,完全没有必要。“没办法,要整齐就手术吧,目前,省内外各大医院治疗骨折几乎没有不开刀、不用内置钢板固定的,已经很少有人用传统的接骨用具‘小夹板’了。”

  “小夹板”对整骨技术要求高、经济回报低也是很多医生放弃的又一原因。据董建文介绍,一副“小夹板”大约3到4元,好一点的也不过20元,而且主要凭借手法整复,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所有费用加起来只有100元左右;而手术治疗的费用则高得多,住院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仅前期费用就在5000元左右,全部费用至少要1万元以上,是用“小夹板”的10倍以上。“费了很大的功夫,又没有多少经济回报,‘费力不讨好’,自然就没有人愿意用。”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治疗骨折,首选就应该是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这是一种有特效的方法,而手术的风险却要高得多。”董建文说,“小夹板”既可以固定断骨,防止移位,又能允许关节活动,还可以随时调节夹板松紧,使肌肉适当收缩,动静结合,可以保证功能恢复,也非常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快、效果好。而手术治疗要把骨膜拨开,再加上钢板、螺钉等,会给骨的正常生长和修复带来不利影响,术后发生不愈合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给病人用‘小夹板’这么些年,还没有见过不愈合的,而手术后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的病例却很多。”据董建文介绍,由于钢板固定后病人不能活动,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