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孔明灯变成“许愿灯” 满天放飞出事故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09:30 温州新闻网

  

孔明灯变成“许愿灯”满天放飞出事故怎么办?

  图为几名四五岁的孩子在玩孔明灯。(郭大斌 摄)

  孔明灯变成了“许愿灯”?满天放飞的“火种”,万一出事责任谁负?孔明灯暴露法规空白,新问题呼唤新管理方式。

  放飞心愿埋下隐患

  年初以来,市区帆影广场一带逐渐流行起一种放飞“孔明灯”的玩法。这种集祈福和危险于一体的“玩具”,成为广场上空的一大景观,但也引来不少争议。

  按照商家的说法,孔明灯又叫许愿灯,顾客在灯罩外写上心愿,点亮放飞后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说法颇能迎合一些市民的消费心理,而且每盏灯只需5到8元,最便宜时10元可以买到3个。

  今年盛夏夜晚最壮观的时候,市区帆影广场上空曾飘扬着几百盏许愿灯,小贩们在纳凉的人群中极力推销,许多市民玩得不亦乐乎,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却提心吊胆。

  8月3日晚上9时许,曾有两盏许愿灯飞入帆影广场附近的两户居民家中,所幸主人当时都在家,点燃的窗帘及时被扑灭,这才没酿成大祸。不过从此以后,广场一带的许多住户每天晚上都紧闭所有门窗,生怕发生火灾。广场附近有许多老房子,西边的木材市场露天堆放着许多木材,稍远点的地方就是翠微山和江心屿。徐徐上升的许愿灯犹如繁星点缀夜空,煞是好看,可一旦掉落则很容易引发火灾。

  许愿灯放飞的是心愿,埋下的却是隐患。市木材集团公司林志敏心有余悸地说,今年盛夏夜晚,有好几盏孔明灯曾掉落到露天堆放的锯木、板材等易燃物品上,幸亏都被夜间紧急护卫队人员发现并及时予以扑灭。

  鹿城区消防大队大队长李宿龙介绍,孔明灯属于明火,外焰温度高达300℃,一般的纸张可燃温度是130℃,普通的木材在250℃到300℃之间。因此,孔明灯带来的火灾安全隐患非常大。

  “祭祀灯”咋成了“许愿灯”?

  “古人用来祭祀的驱鬼灯,居然被美其名曰为许愿灯,这不排除商家为了赚钱而进行炒作的可能。”市文联副主席金文平如是说。

  据《中国民俗词典》记载,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原为祭祀灯,用来悼念逝者寄托哀思。清光绪年间,孔明灯由福建传入我市洞头。每年农历七月廿四普度日,洞头县东岙村村民便在大仕庙设坛做法事,燃放孔明灯祭祀海神,祈求保平安。后来逐渐演变为一项民俗活动,每逢佳节或较大的庆典活动,村民们就会自发制作、放飞此灯。2005年5月孔明灯被列入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项目之一。[1] [2]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