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花中君子”走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09:36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在广西海峡两岸第二届兰花博览会即将到来之际,8月15日,记者来到容县容西乡祖立村兰花基地采访。走进花棚,一盆盆兰苗在微风的吹拂下正招展着碧绿的叶片,有的还在吐着花蕊。兰棚周围的墙壁上挂满了大幅的诗画,让人沉浸在幽兰飘香的境地,仿佛置身于兰文化的海洋。记者一边参观,一边听取中国兰花协会理事、容县兰花协会会长王江讲述兰花的习性和容县兰花发展的曲折历史。

  发现:容县是兰花原产地

  据王江介绍,容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各种兰花生长。但由于人们没有意识到兰花的价值,对兰花的生长不理不睬,以前只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中药材兰草(俗称芳草)出售。1997年7月,大批的台湾商人涌进容县,以每公斤40元的价格收购了30多车(大卡车)兰草,运到广东投资建成农场。容县的兰种资源因此遭受严重破坏,很多兰种变得稀缺。

  2001年5月,王江到广州一个朋友家喝喜酒。期间有一个客人看中了他朋友家的一盆兰花,他朋友就以2800元的价格卖了一苗兰花给客人。这件事让王江极为震惊,一苗兰花居然能卖几千元?回到容县后,王江开始查阅有关兰花的历史书籍,寻找种兰人。让他更为意想不到的是,名贵的兰花竟然出自于容县。

  容县兰花的悠久繁殖史让王江看到了希望。他一边组织当地的村民上山寻找兰种,一边筹划成立容县兰花协会。王江认为,兰花要发展,就必须有人保护和培育当地的兰种,并逐步在全社会形成惜兰爱兰的共识。他的号召得到了当地一些爱兰之士的响应。同年10月,经县政府批准,容县兰花协会在祖立村立垌屯兰花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在兰协的引导下,一年后,当地农民种植兰花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兰花产业初具规模。在2002年10月庆祝兰协成立一周年时,容县在侨乡广场举行了首届侨乡兰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爱兰之士前来观光采购。

  谋划:兰花产业促农增收

  为了把兰花培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容县兰协组织会员深入山中继续寻找名贵兰种,同时组织兰农学习育兰技术,传递兰花的市场信息。2004年9月,该县举行了“春兰行动”启动仪式,县政府为100位城镇下岗工人和农村困难户、五保户分别赠送10盆珍贵兰花种苗,鼓励他们通过种养兰花走上富裕路。

  县委、县政府对发展兰花产业高度重视,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支持兰花基地的建设,县农村信用社还对规模种养兰花资金有困难的农户给予贷款扶持。从2005年起,兰协每年组织全县村支书集中到县城或兰花基地参加技术培训不少于十次,每次都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授课。对家庭困难的农民,协会不仅免费送去兰种,还派出会员亲自下到农民家进行技术指导,不少村民由此走上了富裕路。松山乡三合村一位陈姓的村民2002年开始在自家的两亩地里种植兰花,起初只种植12苗,现在已发展到600多苗,培育出了四季兰、荷瓣兰、梅瓣兰等多个珍稀品种,价值100多万元。

  在兰协的带动下,容县掀起了种植兰花的热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县15个乡镇都有四季兰等10多个珍贵品种,兰花种植专业户达3000多户,种植面积1000多亩、兰苗6000多万株。容县容西乡祖立村立垌屯85%的农户种植兰花,全屯400多人每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仅兰花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500元。

  尊师爱兰:打响品牌走天下

  兰花是君子之花,教育界的开山鼻祖孔子倡导的花。与兰花相处日久的容县人渐渐感觉到,兰花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无私奉献精神,正是教师高尚品德的生动写照,师德与兰德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完美的融合体。于是,他们有了把兰花作为敬师花献给老师的想法。

  2005年9月10日,正是四季兰大量放香的季节,容县举办了全国首届以兰花作为敬师花的“尊师爱兰”大会。会上,中国兰花协会向容县的人民教师赠送了1500盆四季兰,台湾兰友游惠猛获知后,也送来120盆兰花给容县教师。很多教师看到全社会的各界人士都在关注自己,把自己当作兰花的象征,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大会的成功举办,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爱兰”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容县兰花的知名度,促进了容县兰花产业的提升。

  如今,作为侨乡容县的新兴产业,兰花产业已被定为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重点项目,品牌越打越响,兰花越销越远。容县兰协通过在网上开办商店和预订邮寄等渠道销售兰花,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全县6个兰花基地每天都有来自浙江、四川、福建、台湾等地的人自费前来观赏、购买兰花。兰花不仅销往国内诸省市,且成功地走出国门,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市场上纵横驰骋。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